文/易水寒
大概很多父母都有同感,经常会被孩子的叛逆和无理取闹弄得焦头烂额,不知如何应对,甚至一触即发,怒火中烧,责骂孩子。自从有了孩子,我变得更有耐心,自问很少发火,却还是有极限。一直没找到如何教导孩子,与孩子相处的正确方式。孩子每个成长阶段都有困扰我的问题出现。
前些日子偶然看到《0~12岁,给孩子一个好性格》(原名《童年的秘密》),这是一本由一对瑞士夫妇倾情书写,赠送给中国家长的好书,我一口气就将它读完了,受益匪浅。希望将本书的好观点以及自己的感悟与跟我一样为孩子成长困惑的爸爸妈妈们分享。
这个年代出生的孩子,已经跟我们小时候不一样了,小家庭的价值观日趋淡化,从而走向全人类的集体意识中去。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比我们广得多,我们与他们沟通已经不能完全把他们当成一无所知的孩子来看了,如果我们能成为他们的朋友,获得他们的信任,走进他们的世界去感知他们的感受,也许沟通会更加顺畅。
孩子的一大天性就是爱玩,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要,不会克制自己。那是他们幼稚的本性在驱使,作为父母,我们可以给他们一定的限度,让他们知道要讲原则,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但我们去限制他们的方式要让他们能接受,从他们习惯的认知角度去分析引导,尽管他们一时不是特别明白,只要我们态度温和而坚定,事后他们就会平静下来,慢慢想明白我们这样做是在保护他们,一旦他们感觉到这种坚定态度,并且感到安全踏实,他们的焦虑就会消失。千万不要开始坚定,被孩子一闹就妥协,这样的教育会适得其反,愈演愈烈。
孩子在很多时候都很难说到做到,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比如说好看一集动画后睡觉,结果看完又想看第二集,他们可能会闹,已经不顾自己之前的承诺。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态度坚定,但要温和。我们以身作则言而有信,才能让他们通过多次尝试明白这是个不可挑战的准则。平日里,我们自己更要说话算数,对孩子的承诺要及时兑现。我们的言传身教会让孩子走在坚实的土地上,不会感到被欺骗而不愿再相信。失去了信任感就失去了安全感,而安全感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很多时候,孩子会无理取闹,前一秒还笑逐颜开,后一秒一言不合便跟你翻脸,甚至莫名其妙让你摸不着头脑。这个时候我们千万不要着急,只有自己先平静下来,才能让孩子跟着平静下来。如果跟他们对着干,会适得其反。因为孩子很多时候无法像大人一样解释事情,他们会说我就是想要这样,就是想要那样。甚至我们没同意,他们还会骂人。但他们所谓的骂人,往往十之八九并非本意,他们只是想表达他们的不满,所说的话也许是今天听到哪个同学讲的,或者模仿之前听到的大人对话。我们不要太在意,这个时候如果闹得凶,可以先让他们冷却一下,我们先做自己的事情,等他们平静下来再用他们能接受的言语和方式跟他们解释沟通。如果孩子说不清为什么刚才生你的气,我们可以试着去猜猜他们的心思,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这样孩子会觉得我们理解他们、看重他们。
很多孩子吵闹其实并非真的出什么事了,而是吸引大人的关注,或者觉得父母陪伴的时间太少了,希望以这个方式获得疼爱。《芳华》里的何小萍小时候为了跟妈妈睡一晚上,硬是把自己折腾得持续三天高烧,才换来在妈妈的怀里睡一晚,真的让人心疼至极。如果我们都能好好地跟孩子沟通,明白他们的心思和需求,是不是更能处理好亲子关系呢。孩子跟大人一样,他们心情不好肯定是有原因的,只不过有些原因在我们看来十分幼稚,可对于他们来说,却是很重要的。如果我们能换位思考,多俯下身去,走进他们的世界,试着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他们沟通,也许会发现意外的美好。很多时候,我们这样的尝试都会有惊喜,甚至发现孩子是帮助我们成长的老师。
孩子跟我们一样,有很强的自尊心,请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渺小。比如,他们在学习穿衣服,拉拉链,教会他们后就给足他们时间尝试,不要着急去帮忙,那样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很没用。孩子是潜力无穷的宝藏,时间会让他们慢慢发光。请用我们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掘孩子每天点点滴滴的进步,给他们鼓励,为他们做出的努力鼓掌,让他们越来越自信。
切记不要当众责备孩子,让他们觉得丢人,那样他们不知道日后如何在别人眼中恢复自己的尊严,会一下子缩回自己的世界里,变得孤僻。责骂孩子,会让他们把耳朵关上,既伤心又害怕,他们不想成为我们眼中的坏孩子,也担心我们不再爱他们。他们渴求我们能用一种他们听得懂的语言跟他们说话,让他们明白道理。我们跟孩子讲道理也要注意时机,他们无法一心二用,在玩的时候,或者在闹的时候都不是讲道理的最佳时间,只有让他们平静下来才能听得进去。
书中的作者神奇地解开了孩子童年的秘密,使我明白了一个原来不曾在意的问题:五六岁左右的小孩子通常生活在一个充满感情、幻想和“故事”的世界里。用科学的语言来说,这就是儿童的“魔法”阶段。孩子并不生活在现实客观的世界里,或者说所谓的“成人的诚实”的世界里。小孩还没有获得根据成人所说的“现实”核对事情的这种能力。小孩子讲故事时,不能说他们不诚实。
正因为这个年龄的孩子有这个特点,我们更要区分他们到底是不诚实还是描述他们幻想的事物,不要伤害到他们原本美好的梦幻世界。这也需要我们在质量时间里走近孩子,聆听孩子的心声,跟孩子谈论他们觉得重要的事情。
孩子的表达方式跟我们不一样,哪怕他们心里很爱我们,有时候嘴巴上还是挑战你的权威。他们爱模仿大人,却很难懂成人世界。因为成人更看重理智和规则,孩子却善于观察,如果父母只要求孩子服从规则,而自己并不遵守,孩子很可能就会渐渐对父母失去信任,就不会不假思索地、乖乖地听父母的话了。所以,一流的教育不是说教,而是榜样的力量。老子《道德经》里的一席话让我醍醐灌顶: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确如此,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自身的问题。孩子是大人心境最直观的反映,如果我们清澈了自己的内心,孩子的心也随之纯洁了。
此外,我们要多尝试了解孩子的天性,如果仅仅用责骂和体罚来解决孩子的问题,就会轻易摧毁亲子间自然双向的关爱情感,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把自己武装起来抵挡暴力(包括语言暴力和体罚),他们稚嫩的心里将遭受巨大伤痛,影响他们的一生。
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智慧的父母会不断学习怎样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我们如果能更尊重他们的本性,多给予他们鼓励和理解,平等地对待孩子,他们就会体会到父母的谦逊温和,美好的品质就会随着他们茁壮成长,自然天性就会得到充分展现。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没有鼓励,孩子就无法生存。此书还语重心长地教会我们如何鼓励孩子,赢得合作。鼓励孩子要把握时机。在发生冲突时,鼓励是起不了作用的。友好退让也许是开始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之后,再来理性解释发生的事情和我们的感受,坚定而友好地告诉孩子什么使我们不安。孩子一旦感到自己被理解被尊重,他们就会大受鼓舞,合作就顺理成章。
平日里,我们要学着多鼓励孩子,而不仅仅是表扬他们。这就要求大人尊重、关心孩子的想法。让我们努力做到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多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了,还是仅仅只考虑自己?如果面对一个朋友,我会讲这样的话吗?如果我们能做到这点,相信我们的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教育孩子任重道远,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只有尊重他们的天性,循循善诱,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不断完善自己,孩子就会越来越出色。愿可爱的孩子们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