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Y是个勤奋上进的小姑娘,每天得到,知乎,公众号,把碎片时间塞的满满的,大有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态势和斗志。
但是最近她总是向我抱怨,很多道理听的时候总是满满的收获,但是时间久了,反而感觉,其实听与不听,没有区别。
就好比看了一部精彩的电影,看的时候很愉悦,看完之后的收获是,再次看到这个电影名称的时候,回一句,哦,这部电影我看过。甚至名字都记不得了,只是印象中的情节还有些记忆。
二维四象限分析法,黑暗森林法则,优先劣后的分配方式,各种思维方式、论点、方法论,好像除了第一次听完恍然有所得,彷佛新开了一扇窗似的新奇感觉之外,接下来就没了用处。
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道理本身是真的懂么?懂和不懂的区别难道仅仅在于听过和没听过么?如果从结果反推,模糊印象的记忆存在,本身就是基于行为定义“懂”的一个结果,这是种豆得豆的一种理所当然。如果期望结果不如意,那么需要做的就是对“懂”这个行为定义做某种程度上的认知升级。
历史上被誉为两个半完人之一,而且是囫囵个儿的王阳明,对这个问题做过深刻的研究,总结过这么一句话:知道做不到,等于不知道。
二维四象限分析法听过,但是一次也没有用过,不了解在何种情况下应该用什么方法去分析,不了解不同的分析方法各自有什么优势和局限性,这个能算懂么?黑暗森林法则听过,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反思过这个法则本身的问题么?这个法则的前提条件真的成立么?如果攻击本身也是一种暴露的话会不会导致均衡博弈?不同的人尚且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文明物种的价值观难道一定是一致的么?对一种观点没有做过种种思考的了解算是懂么?
按照结果定义进行反推,把懂的定义扩展为学会,那么信息获取,仅仅是第一步,实践执行,是第二步,对结果的反思和总结,才是最后一步。
然而抛开执行力层面的必要性先讨论可行性,过程的正确性可以保证预期的结果么?
不可以。
为什么?
因为少了一个甄选的环节。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信息的成本如此之廉价,前所未有。随之而来的就是海量的碎片信息,无数的鸡汤文字,让我们从之前信息匮乏的时代,突兀的转变到了有效信息匮乏的时代。我们被时代所强制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化出信息甄别的能力和信息消化的能力,否则,淘汰掉方式就是,你成了一个无所不知,却又一无所知的可怜人。
如果你的理想是做一个漫画家,但是却在不停的学习烹饪,练习游泳,这种努力对你的理想达成有足够的意义么?
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两个反问句:
道理你真的懂么?道理有必要都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