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在朋友的推荐下读了《秋园》。不管是文章内容还是读后的心情,都像一弯水,表面平静却暗藏汹涌,总得说点什么,心中才好受一些。
《秋园》是80岁的女儿讲述自己1914年出生的母亲-秋园一生的故事:少年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秋园她来过,挣扎过,绝望过,幸福过。倔强的过完了她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出身医药世家的秋园生活锦衣玉食,却也没能逃过裹小脚的时代安排。上中学时家中变故,父亲和兄嫂相继骤然离开。还没有来得及从失去至亲悲痛中走出来的秋园,就被说亲嫁给了一个军官。那军官答应秋园,可以让她继续读书。
结婚后,秋园和丈夫搬去了上海,开始过上因战争颠沛流离的生活。上海沦陷后,他们坐上了开往重庆的船,但在湘阴停靠的时候丈夫决定下船,因为丈夫想再去看一眼又当爹又当妈,将他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瞎眼老父。秋园随丈夫回到了他的家乡,就一直留在了那。
回乡后,秋园因学识修养被请去当教书先生,与丈夫前后生了5个孩子,3个儿子和2个女儿。可先是小女儿一夜之间忽然发病离开,后来丈夫又因饥饿去世。
丈夫离开后,秋园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去湖北逃饥荒。在湖北靠裁缝手艺摆脱了孩子被饿死的命运,生活终于有点盼头。但当地突然清查外地人口,迫于无奈选择了改嫁,改嫁后过上了10年平淡的日子。但命运又给了她一个悲伤的剧本,儿子在领大学通知书的那天被大水冲走了。
老年再次丧子,这一次秋园被打垮了,她没有活下去的意志。可想到,还有3个在不同地方求生存的孩子会因她的离开而痛苦,她再一次选择活着。
随后第二任丈夫病重,秋园尽心照顾了他几年。第二任丈夫对她说:我死后,你就走吧。你是后妈,今后儿媳也许会对你不好,回到你亲生儿子身边吧。
在第二任丈夫离开后,秋园离开了湖北。她没有选择和儿子们一起生活,而是独自一人守着曾经一家人居住过的土房子,度过了自己的余生。
这就是一个普通中国女性——秋园一生的故事,浓缩来讲竟不过是寥寥数百字。她的一生就像浮木般随波逐流、挣扎求生,是乡间人物的生生死死。但“这些经历如果不被写出来,就注定会被深埋。”于是80岁的女儿写下了自己母亲一生的故事《秋园》。
《秋园》比《活着》更真实
读《秋园》的时候感觉像读余华的《活着》。如果说余华的《活着》是讲述了一个人历尽世间沧桑和磨难的一生,讲述了眼泪的宽广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那么《秋园》则是抛开小说的外衣,讲述了一个真实的女人充满挣扎、无奈、幸福而又绝望的一生。她身上有时代变迁的缩影,更有作为一个女儿、一名妻子、一位母亲充满坚韧和爱的一生。
《活着》展示的是人的伟大而平凡,而《秋园》展示的是一个真实存在过的人,平凡而伟大的一生。没有《活着》更宏大的生命主题,但《秋园》比《活着》更真实,因为它还是由一个80岁的女儿,把自己普普通通的母亲讲给世界听的故事。
我对《秋园》感触这么深,也许还因为,它里面的好几个场景勾起了我的故事和回忆。
【关于战争】
书中讲到范麻子的儿子被抽壮丁的故事。在那时:
“抽壮丁更是敛财的好机会。虽说是三丁抽一、五丁抽二,但有钱人可以出钱不出人,或者出二十担谷买穷人的儿子去顶替。穷苦人家拿不出钱,即使只有独子也难以幸免。”
范麻子说:“乡长,我有两个崽,大崽有些傻,做不得什么事。我身体不好,明眼人都看得出。家里几丘薄田全靠二崽种。如今二崽抽了壮丁,叫我们如何是好?”
看到这,我想起2年前去探访抗战老兵的故事。在看望的六十多位老兵中,当我问他们为什么参军时,他们有的回答说:是被抓壮丁的。
当我第一次碰到这种回答的时候,我有点“不太满意”这个答案。难道不是应该民族已到生死存亡之际,“十万青年十万军”自愿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么,怎么就这么“被动”的走上了战场呢。
后面, 我才慢慢意识到自己的这个“不太满意”是多么的愚蠢和可笑。如书中所说“战事发展非人力所能控制,微弱的个人就像一段浮木,在时代的滔天大浪里载沉载浮,不知会被浪头打往哪一个驳岸。”
那些被抓壮丁走上战场的人,大多数都是连饭都没得吃的穷苦人。是与其饿死,不如到军队多吃几天军粮,还多多少少可以为这条命增添一点来到这个世上走一遭的意义。
他们基本都没有读过书,只能做冲在最前头的兵。在开战的时候,他们大多先死。而他们死后,几乎没人会知道和记得他们的名字,他们中可能有的连个正式的名字都没有。
而这些活下来的抗战老兵,一句”抓壮丁“里,又包含了他们多少的故事和苦难。
【关于饥饿】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书中说“真正尝到饥饿等于活埋的滋味。”在小时候,我也经历过饿的滋味,但饥饿等于活埋的滋味到底是什么滋味呢。
那个年代,什么都没有的吃,所以什么都吃。生米、麦秸煮的浓稠水,好一点的草被吃了之后就吃树皮,连有毒的野菜都煮来吃。只要看到能吃的就争先恐后的扑过去。
书中有一段描述让我大吃一惊,也让我稍微有点理解什么叫饥饿如活埋。
“我屙不出屎啊!我不舍得把谷办成米,就连谷壳一起磨成粉,煮成糊糊吃。可肠子消化不了啊!现在堵住了屁眼,就是屙不出……”
大家面面相觑:这次分的一点谷,人人都是连壳磨成粉吃的,谁都逃不过这一劫啊!二痞子连忙找了根棍子,一下一下帮长根老倌把屎从屁眼里拨出来。
后来几天,人们连躲都不躲了,就在田边上拱起屁股,你帮我拨,我帮你拨,连羞耻都顾不得了。有些人连血都拨了出来。人们脸色惨白,面无表情,唯有哎哟哎哟声不断传入耳中。”
看到这的时候,我心中涌上一股说不清的惊恐和悲痛,还夹杂着让我感到羞愧的尴尬感。这究竟是怎样一种生存环境?而我们真有幸,活在了一个物质丰盛的年代。
【关于乞讨】
饥饿实在是受不了了,秋园的丈夫就因饥饿全身水肿后离开了。从小锦衣玉食的大小姐秋园,放下了教书先生的身份,拿着布袋带着女儿出去当了一名乞丐。
秋园带着她被裹过的小脚,走到几十里外的村庄开始乞讨。有时会遭到恶狗的追赶,有时候会被一群细伢子发现是乞丐后戏弄嘲笑。但如果哪天有讨到米回家,一切的苦难和嘲笑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想起小时候,家里也会经常有来讨米的人。他们穿得有些破烂,背着一个袋子,拿着一个碗。运气好,会得到一戳米,运气更好点,碰上哪户人家正在吃饭,可以蹭上一碗饭。而运气不好的时候,就需要用手里的棍子打恶狗了。我记得小时候,我们那里几乎每户都会养狗看家。
每次碰到乞讨的人,我妈妈都会用一个铜制的米桶舀半桶米给对方,大概是两三俩。他们会将自己的布袋拉得大大的,生怕有一粒米掉在地方。他们一面笑着夸女主人菩萨心肠,一面又乞求能不能再多给一点。
不论乞求多久,我妈是万万不可能再多给了的,因为我家的米也差不多只够吃。我还记得小时候收的粮食要上交一部分,为了保重口粮,家里边的大人会在上交的粮里里面掺一些谷壳。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那时候的粮食产量低。
那时候碰到来乞讨的频率也很高,有时候一天好几波。他们还有的是从安徽、河南等地方来的。有一次,我妈妈和婶婶去集市赶集,家里就剩我们几个小孩。一个中年妇女来家乞讨。
我们学着大人的样子,给他们半桶米。他们把袋子口拉得大大的装米,一面感激一面乞讨可不可以再多给点。于是,我们将他们带到家里的米缸前,给他们舀了满满的好几大勺。赶集回来后,妈妈自是把我们几个都骂了一通。
我当时想,那个乞丐真坏。知道大人不在家,就诓我们给这么多,害我们被骂。不过,现在却很庆幸,当时不懂事的我们给了他们那么多米。那时的我们虽然物质不丰富,但不至于饿死,而他们真的是处于饿死的边缘。
没想到自己一下子说了这么多。《秋园》里还有很多的故事,推荐大家有空可以去看一下。
秋园的一生是悲苦的,但在这个悲苦的一生中,她从未向命运屈服过。她身上的那份倔强和生命力,是蕴藏在中国千千万万普通女性身体里的。《秋园》带给人直面生活的力量。
《秋园》如《活着》一样,都告诉我们: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