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3月19日凌晨,明帝国的末日来临,北京外城火光冲天,内城失守,到处是李自成起义军的身影和惊慌失措的百姓。见到大势已去的崇祯皇帝,万念俱灰,披头散步,在太监王承恩陪同下,自缢于万寿山歪脖子树下。只留下遗书:“朕自登基十七年,逆贼直逼京师,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致逆贼直逼京师,然皆诸臣误朕也。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可以想象,崇祯皇帝当时是多么绝望,多么无助,他自缢身亡的场景多么地悲壮而有戏剧性,凝结成国人心间的凄美意象,并成为影视剧取之无禁的素材来源。每每读到明史这一段,我总是长叹一声,深深同情这位勤勉的皇帝。
不可否认,崇祯皇帝是个勤勉有为的皇帝。17岁登基,企图力挽狂澜,拯救风雨飘摇、千疮百孔的大明王朝。他智取魏忠贤,铲除阉党,宵衣旰食、事必亲躬,比起明朝史上各路奇葩皇帝算是不错的,连闯王李自成都同情他:“君非甚暗(崇祯皇帝不算太糟),孤立而炀灶恒多(即便他被孤立,却颇能为人民国家做出许多打击贪官污吏好事);臣尽行私,比党而公忠绝少。”
这个不近声色、励精图治的年轻君主,如何起早贪黑、辛辛苦苦走上破家亡国的不归之路?是不是真如李自成所言,为大臣所误呢?我认为不是这样的,反而是他误了大臣,滥杀中上层干部,凉了人心,致使君臣离心离德,天下分崩离析。
《大明亡国史--崇祯皇帝传》中提到,崇祯对大臣刻薄寡义、不担责任,黑锅全部推给大臣,如何让大臣不心寒。
随便举几例,卢象升(培育天雄军)、袁崇焕(培育关宁军)、孙传庭(培育秦军)是崇祯皇帝的三张王炸,都被他直接或间接逼死。
皇太极从喜峰口攻入京畿,兵部尚书卢象升引天雄军来救,却因为崇祯的疑心得不到兵权,结果因为兵少被围,战死河北。
剿灭高迎祥、李自成的农民军立下大功的孙传庭,因为谏阻秦军北上蓟辽,就被以“恃娇”之罪被革职下狱三年之久,正是这三年里,李自成发展壮大。无人可用的崇祯将诏狱里的孙传庭放出来。刚开始不了解情况的孙传庭只跟崇祯要了五千兵马去迎战李自成大军,到前线定睛一看,敌方竟然有50万人,赶紧请求增兵。刻薄的崇祯皇帝无视他的请求,孙传庭仰天长叹,捐躯报国后,崇祯居然疑其诈死,家无抚恤,人无谥号。
袁崇焕在崇祯刚即位时就信誓旦旦地说,“五年建部(建州女真)可平”。崇祯大喜过望,同僚一问大惊失色,“你牛逼吹太大了”。袁有点忐忑,但强作镇定:“他刚上台,我是宽慰下他,给他一个定心丸。”同僚摇头:“今上英明,可不是能糊弄的人。”随后袁崇焕每天睡不安稳,老是琢磨如何达到五年的目标,才有了杀毛文龙、和皇太极达成交易的种种举措。可惜的是,他的努力没什么用,三年之后,星夜驰援勤王的袁督师被寸磔于京城,肉被刽子手一块块卖给北京老百姓,当场生吃,血流齿颊。
如果说这三位都是被崇祯刻薄寡义弄死的,那么下面的大臣就是背锅侠。
兵部尚书陈新甲跟崇祯密谋,跟后金谈判,合作对付李闯王。崇祯同意了,说你去谈判。后来谈判好不容易谈成了,结果陈新甲一个失误,把消息给泄露了。举朝大哗,说怎么能投降呢?结果崇祯皇帝就窝了一口气,杀了陈新甲,当时明代朝廷里面为数不多的号称知兵的兵部尚书就这样死了。还有次皇太极又祸害他,走了之后,崇祯实在气不过,抓了几十个大臣押赴菜市口斩首,当时有大臣就在刑场上对他破口大骂 。
据统计,在位期间崇祯杀过两位首辅,换过三十一位正部长及五十位大学士(包括流放、处死、下令自尽),杀督师总督11人,杀巡抚11人;留给李自成的遗嘱仍然是杀光百官。
可以说,整个大明的亡国悲剧,崇祯的性格悲剧起到很大作用。明史评价他,性多疑而任察,好刚而尚气。任察则苛刻寡恩,尚气则急遽失措。明史专家孟森在《明史讲义》中则这样评价他:“.帝茫而无主宰,而好作聪明,果于诛杀(袁崇焕、卢象升),使正人无一能任事(钱龙锡、刘鸿训),惟奸人(魏忠贤阉党余孽之王永光、开城迎闯之曹化淳)能阿帝意而日促其一线仅存之命,所谓‘君非亡国之君’者如此。"
他不会想到的是,自己打拼了17年,政绩还不如整天做木工的皇兄朱由校。天启年间,能做实事的人留在了较好的位置上,税务体系正常运营,大多数文臣武将为代表的公务员阶层都非常愿意为政府卖命。征饷与田赋,农民尚可承担,农民日子虽苦也可凑合,不至于大规模起义。
如果可以穿越时空,我会对崇祯皇帝说,非文臣误你,是你误文臣,只有君臣和睦,大明才有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