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6

观自在菩萨

观,观照般若、向内、凝视、专注、心流、禅修、内在

自,我(身)、内心、规律、逻辑、五蕴(色、受、想、行、识)

在,存在、现实、虚无、万事万物、自然

“观”即观点、看法,是智慧,观就是般若,般若是叫我们对待事物应有怎样不寻常的看法。修观的“观”是动词,是观察、观看。是对宇宙人生的最深入细致的看法。在法相宗中讲“观”叫“周遍寻思,周遍伺察”。观不是只看一点,而是周遍的看,看得叫“寻思”,看得叫“周遍伺察”。我们看问题应“如猫捕鼠”那样集中全部注意力。

“周遍伺察”是指对某个对象或场景进行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它强调了思考者需要从多个角度和方面去观察和考虑问题,既注重于细节的观察和收集,又关注于整体结构和内在逻辑的掌握,以便能够全面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通过周遍伺察,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根源,发现其中的关键因素和潜在的风险,从而提出更加全面和有效的解决方案。

周遍伺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广泛性:周遍伺察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不仅要关注表面现象,还需要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去深入理解问题,形成全面性的认识。

2. 细致性:周遍伺察要求我们在观察和思考问题时注重细节和微小的变化,从中发掘出内在的规律和联系。

3. 深度性:周遍伺察要求我们在思考问题时要从表层现象逐步深入到深层次的本质,以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方式进行思考。

4. 综合性:周遍伺察要求我们将各种不同的信息和观点进行综合整理,以便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实质。

止观:止是定。观:即慧。我们对于世间的事事物物都要通过观察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止观强调的是观察内心与外界的现象,以达到无我、空性等境界的成就。

其中,“止”指的是专注或冥想,即通过专注于某个对象或意念,使思维逐渐平静和消退;“观”则指的是观察或洞察,即通过对内心和外界现象的观照和体验来增加对生命和宇宙的理解和认识。

在具体实践中,止观通常结合在一起进行,以相互促进和协调。常见的止观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观察身体和呼吸:通过观察身体和呼吸的变化来培养专注力和清晰度,同时也可以帮助冥想者感受到当下的存在和自我。

2. 观察思想和情绪:通过观察自己的思想和情绪来了解自己的内在世界,并增加对其影响的认知,从而有助于改善自己的心态和情绪状态。

3. 观察环境和他人: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他人的行为,了解身边事物的真实本质和意义。

六度的含义如下:

1. 布施:给予物质或非物质的帮助,以缓解他人的痛苦和困难。

2. 持戒:严格遵守戒律,远离恶业和罪过。

3. 忍辱:忍受痛苦和挫折,不轻易放弃。

4. 精进:刻苦努力,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修行中。

5. 禅定:通过冥想等方法,深入内心,实现身心的平静和专注。

6. 智慧:获得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明白真实的自我和世界的本质。

证悟是指对某种思想或境界的领悟和理解,体现了个人的哲学、信仰、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和提高,使人更加洞见事物本质和本质之间的联系,从而有助于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和面对问题,也是人们在成长和进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们在寻求答案、探索真理、发现内在自我等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深刻、清晰、彻底的认识。证悟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思考、反思、探索和实践,才能逐渐达到。

冥想是一种修行方法,旨在通过集中注意力、深入自我来实现身心的平静和内在的觉醒。冥想可分为多种类型,但其核心都是通过专注于某个对象或内在感受,使思维逐渐消退、情绪得到调节,达到平静、专注、放松和内在觉察的状态。

由观强调通过深入观照内心和外界的现象,以增加对生命和世界的真实认知和理解。能够帮助冥想者深入了解自己和外界,并有助于提升对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和认知。同时,由观也可以帮助人们减轻焦虑、压力和紧张等负面情绪,增加内在的平静和自信心。

止观和由观的区别

止观是一种修行方法,旨在通过观察内心的思想和情感,以达到消除烦恼、培养智慧的目的。其中,“止”指的是停止对外界事物的执着和執著,而“观”则是指通过深入的内省和思考来认识自己和世界。

由观则强调了一种基于经验的哲学观点,认为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绝对的实体或本质。

总的来说,止观更注重于内心修行的方法和技巧,而由观则更注重于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自在”就是解脱,解脱就会自在,解脱是针对缚,烦恼就是缚,由于这个缚,所以众生流转生死,我们每天被烦恼缚着而起惑造业,作无意义的事,烦恼使我们不得解脱、不自由,要解脱、自在就必须断除烦恼,断我执习气,这就要靠观,才得自由、自在。

众生由于执著有个常恒不变的我而造种种业,由观——真正的观才能把所执的“我”看清、看透,就不为他所缚,而得大自在。断尽我执,就能成就阿罗汉。

观察照见一切实相真理的智慧,清净无苦的智慧,不思善、不思恶

菩萨起了智慧观,看透了所执的我是欺骗我们的,就不再为我所缚。我们遇到每一件事都应,观清了才能正确地解答。正确地认识,才不会被困难所阻碍,人的殊胜处就是能观,由观而得解脱自在,观主要是通达“无我”,我们现在只是发了笠口提愿心,未通达无我,只是粗略地了解一点表面,没有通过,要真正观照到“无我”的道理,就要按照理论修观。

四念处就是让我们观,念即是为了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四念处****:指的是对身体、感受、心智、诸法四个方面进行观察和反思,以培养内在觉知和觉察能力,并提升对生命和宇宙的理解和认知。

具体来说,四念处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观身不净:通过深入观察自己的身体,认识到身体的无常和短暂性,逐渐摆脱对于身体的执着和執著,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无常和空性的,从而消除对于身体的执着和執著,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放。

  2. 观****受****是苦:通过观察、感受和体验都带有痛苦和不安,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感受和体验的本质特征,摆脱对于感官上的执着和執著,减少心理上的负担和痛苦。因为过多地追求感官享受或者对于痛苦的逃避会导致更大的烦恼和不安。因此我们应该警觉和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感受和欲望,并通过修行最终达到超越痛苦的境界。

  3. 观****心****无常:通过深入观察自己的心灵活动,认识到心灵的瞬息万变和虚妄性,心理现象的无常和短暂性,它们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实体,而是一个时刻变化的印象和流动的过程,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无常和空性的,从而消除对于心理现象的执着和固执,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放。在观心无常的修行中,我们需要以专注、平静的心态关注自己的心灵活动,包括思维、情感、意识等。

  4. 观****法****无我:通过深入观察自己和周围世界中的所有事物,认识到它们都是无常和空性的,认识到身外之物的常变和虚妄,没有实质的自我存在

无我指的是人类的自我观念和执着,认为人类所追求的自我(如名利、功利、权力等)只不过是虚幻和短暂的幻象,真正的自我实际上不存在,没有固有的自我或灵魂,摆脱对于自我的执着和執著,认清生命和宇宙的本质和真相,通过理解和应用无我的观念,从而达到心灵的平静和解放。

在佛教中,无我被认为是“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盘寂静)中的第二法印。

无我的理解和应用在佛教修行中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超越自我:无我的观念可以帮助我们超越对自我的执着和執著,从而摆脱各种烦恼和困扰,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解脱。

2. 宽容与慈悲:无我的观念可以帮助我们超越分别和嫉妒,增加对他人的宽容和慈悲,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

3. 正确认识:无我的观念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生命和宇宙的本质和真相,摆脱迷惑和幻觉,走上正确的道路。

n 三法印

三法印,也被称作“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具体来说,三法印包括:

  1. 诸行无常:指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变化和流转之中的,因果联系和无常性,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实体和存在,珍惜当下和不執著过去、未来。

  2. 诸法无我:指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空性、缺乏自性的。万事万物皆为相应而生,所以没有独立实体,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是由贪欲、瞋恚、愚痴等烦恼所引起的,只有通过修行和觉悟,才能摆脱这些烦恼,从而消除了执著与贪婪等情绪障碍,获得真正的解脱和自由。

  3. 涅槃寂静:指达到涅槃状态,即彻底超越苦海轮回,放下执着,认识到自我的虚无性,摆脱对自我的执着和執著,消解痛苦,达到灭尽一切烦恼和痛苦等状态的境界,获得内心平静与自由。

n 缺乏自性

也称为“空”。它强调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缺乏自性、空无实体的。世间万物都是因缘所生,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实体和存在。

对于“空”的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相对空,即在因果关系和运动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对人们有现实意义的空;二是绝对空,即涅槃境界中的真空,超越了因果之外的空。

缺乏自性的观点启示我们去掉执著与贪婪等情绪障碍,追求平静安宁,同时认清生命和世界的本质,避免陷入虚妄幻觉之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和面对种种现象和事物,以及自己的行为和内心状态,从而达到超越烦恼和苦难的目的。

n 相应而生

也被称为“因缘和合”或“因缘相应”。它强调一切存在都是由多种条件和因素所共同作用而成,没有任何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所有事物都是因为有缘而产生,因果关系构成了宇宙的基础。相应而生指的是:每个事物都是由多种条件和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它们互相联系、相互制约,不断地变化和流转;同时,每个事物也是其他事物的条件和因素,它们与其他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n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深

行是修行、实践,所学的道理在思想上起作用,而付诸实践,这里的“行”主要指内心活动,是思维。

深是不断超越的过程,从“第一层意识”转换到“第三层意识”,因为“第三层意识”是最里面一层意识,所以用了“深”字

“深”是重要,精深的意思。

般若,洞察一切,认识本源、识别本真的大智慧,智慧彼岸(波罗),彼岸就是第三层意识,是隐形世界。

般若有两方面:一是深般若,二是广般若。广般若属实践,深般若属于认识,智慧属认识方面的,般若是指认识与实践两方面。只有深入地研究才能把问题看穿看透,实际上佛法无多旨。

波罗蜜多,究竟彼岸、超越彼岸,通往涅槃的必经之路,通过不断修行和实践,最终达到消除烦恼、智慧开启,即到达彼岸的过程。

深般若强调通过追求智慧和真谛,超越对事物的执着和妄念,达到平等、空性和解脱的境界。强调超越对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幻象,认识到一切存在都是无常、无我、空性、因缘和依存的。通过观照、领悟事物的真相和实相,超越表象和幻象,认识到一切存在都是无常、无我、空性、因缘和依存的。通过深入领悟这些真理,我们可以超越各种烦恼和困扰,达到真正的平等和解脱。

意识用来感知事物的为我的个体的存在,是指人类大脑对外界事物的感知、认知和理解能力,以及对自身内部心理活动的反思和把握能力,是般若的主体,是我之为我的我的存在,是“感知的主体”从被第一层意识控制,转换到由第三层意识掌控。“第一层意识”就是在显性世界中。人的肉体的大脑意识,“第一层意识”是在显性世界中的,而“第三层意识”却是在隐性世界中的。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n 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上帝视角的观察,自观自醒内心,仁者自渡,非现象界的可见的色。

五蕴,色、受、想、行、识,一切看到的为色,快乐和悲伤的感受为受,所有这些感受形成的思想意识为想,对思想的的行为支配为行,对外在世界的感受、思想、行为形成的认知为识。

一切看得见的形象,叫“色”。一切痛苦或快乐生起的感觉,叫“受”。一切由这些感觉生起的思想,叫“想”。 一切思想所引起的心与意志的使用,叫“行”。一切由感受、思想、意志得到的意识,叫“识”。

皆空,即无,虚空,不存在

照见五蕴皆空指的是通过精神觉悟,认识到人和一切存在都是无常、无我、空性的,一切事物都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实体或本质,通过观照和深入思考,我们可以看到事物的空性和虚幻性,并因此解脱于六尘之苦,帮助我们超越对自我的执着和執著,从而摆脱各种烦恼和困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和解脱,达到涅槃之境,即五蕴皆空。五蕴包括色身、感受、知觉、意识和心理活动等方面,是构成人的个体和世界的基本元素。

n 度一切苦厄。

度,帮助,脱离,波罗蜜多(到达彼岸),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以及般若

苦厄,其中苦,分为内在的、心里的、意识的、精神的和外在的、皮肉、环境、感观之苦。苦源于多欲、多思,动念间皆为苦,求不得苦

,我与外界的遭遇不幸、灾难、困境等。它可能是自然灾害、人工灾害、健康问题、经济困难、社会纷争等形式,给个人、家庭、组织、社区甚至整个社会带来负面的影响。

带来的一切因果,真解脱,即了却世间一切因缘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生执着心,才能生清净心

度一切苦厄是通过精神修行和慈悲心,帮助一切众生摆脱痛苦和困境,达到解脱和幸福。这是佛陀所倡导的“菩萨道”,即为了利益众生而发心修行。

具体来说,度一切苦厄的实践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修行自身:菩萨首先要通过精神修行和涵养慈悲心,修为高深,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他人。

2. 施与布施:菩萨要倾注心力,为众生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如施舍、教导等。

3. 普渡众生:菩萨以广阔胸怀和圆满智慧,普渡众生,帮助他们摆脱痛苦和困境。

舍利子。

n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色,现象界,世间一切有形物

空,意识界,对外在的认识,真实本性

不异,没有什么不同

一切都孕育在种子之中,即其本性

不要着相,安然当下,安心当下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色不异空”是用来表达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性。其中,“色”指的是物质形态,本质是没有固定、独立存在的实体,只是由于各种因缘条件而呈现出的现象。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无数个微小的因缘条件所组成,而这些条件的变化和组合又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现象。因此,如果我们能够透过表象看到这些微妙的因缘条件,就能够认识到一切现象的本质是空性。这就是“色不异空”的意义所在。

这个概念也可以被理解为,虽然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事物和现象,但它们本质上并没有区别,因为它们都只是由无数个微小的因缘条件所组成。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对事物的執著和固执,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智慧和内心的平静。

n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一些现象界都是虚空,没有实性的,现象实相与本质空性

“色”指的是所有有形、可见的存在,“空”则表示没有永恒、独立的实在本质。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则强调:所有色身都是由无定的空性构成的,所有的空性也同样地表现在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之中。

n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低层次的,对色的直观外在的感受,喜怒哀乐,生老病死,指感觉、知觉、意识等,是人类感知外在世界和自身内心的能力。受被认为是无常、苦和无我的,因为人们对外界刺激的感觉和感受随时在变化,并且往往会带来痛苦和困扰。受不是一个永久存在的实体,而是一个瞬息即逝的现象,如果人们过于依附于受,就会产生放不下的贪爱和执着,从而增加烦恼和苦难。

至于是火鸡还是农场主,取决于对外在事物对掌控和维度的认知层次

,对外在的思的层面的认知和理解,知觉、感知,并形成相应的认知体系,想被认为是无常、苦和无我的,通过正见、正思维和正修行,以观察和控制想的运转方式,从而解脱出世间的苦难,获得涅槃的境界。无常是指想虽然能够经验到,但它不是一个永久存在的实体,而是一个瞬息即逝的现象;是指想会带来痛苦和困扰,因为它往往受到烦恼和执着的影响;无我是指想并不存在一个独立的自我,而是由过去和现在的因果关系所决定的。

,思想和意识的统一,行为的表现,对客观事物做出的反应,是思想和感知转化为实际行动,指的是人类的主动行为和动作,包括身体上的活动和言语上的表达等。行是人们在生命历程中产生的各种行动和活动的总称。被认为是无常、苦和无我的。无常是指行不是一个永久存在的实体,而是随时在变化的现象;是指因为人们对于行的执着,往往会带来痛苦和困扰;无我是指行并不存在一个独立的自我,而是由过去和现在的因果关系所决定的。

,指的是人类对于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包括知觉、意识、记忆、概念等。识也被称为“第六根”,是观察外界和内心的根本。想的更高层面意识、感知的理解,对外界的感知和认识,在意识的基础上形成对自我及周围环境的认知,是认知和判断功能。

“亦复如是”常常用来表示这个观念或真理在不同层面上的重复和强调。

这四个蕴构成了一切有情众生的心理和生命现象,包括人类和其它动物。

而“亦复如是”则表明了五蕴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关系相同。具体来说,“受想行识”既不是无关紧要的虚幻幻象,也不是执着于物质世界的实在存在,而是由无定的空性和有形、可见的存在构成的。也就是说,“受想行识”只是人类存在和心理活动的表象,其真正本质是空性。

舍利子。

n 是诸法空相。

诸法,一切法

诸法”指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有形和无形的存在;“”则指缺乏自性、本体和实在性,是一种涵盖一切的基本特征;而“”则表示各种事物和现象所表现出来的形态和特质。

“是诸法空相”可以被理解为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是空性的表现和展现,即缺乏固定和独立的自性和实在性。这个概念强调了佛教对于空性的认识和理解,认为所有的存在都是因缘合生、无常变化和空寂的,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实体或本体。

通过理解“是诸法空相”的深层含义,人们可以认识到所有事物和现象都是瞬息即逝、因缘互依、空无自性的,从而超越执着和迷惑,走向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需要修行者具备广博的知识、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信仰,付出不断的努力和奉献,才能够领悟和实践这个概念,获得真正的解脱和幸福。

n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不生不灭”指的是一切现象都没有真正的生起和灭亡,它们只是在因缘和条件的作用下不断地变化。这个概念也被称为无始无终、诸法无常和涅槃。所有的现象都是由因缘和条件所组成的,它们并没有一个永久不变的实体或本质。因此,一切现象都是短暂的、无常的、流转不断的,既没有生起也没有灭亡,只是在不断地变化。

“不垢不净”指的是诸法本质上是清净的,没有任何瑕疵和污染;所有众生都具有成住坏空四相和三性(如来藏、法身、报应)等本质特征,这些特征本来就是“不垢不净”的。然而,由于因果的作用和烦恼的干扰,人们的内心会被种种执著和污染所遮盖和掩埋,难以达到真正的清净和明智的境界。

不增不减”一切事物都没有永恒、独立的实在本质,所有的现象都是在因缘和条件的作用下产生的,它们并没有一个永久不变的实体或本质。因此,一切现象都是短暂的、无常的、流转不断的,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只是永远地在变化。所谓“不增”,就是指没有从本质上增加或扩展的东西;所谓“不减”,则表明本性不受任何形式的削减。

这个理念反映了佛教的“空”和“无我”思想,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因缘聚合而成,没有单独存在的本质。通过理解“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对世界和自我的执着和迷惑,理解事物的真实本性,从而实现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不垢不净”是指诸法自性的真实本质。自性既没有纯洁之处,也没有污染之处。换言之,它不受外在因素的影响,具备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一切事物都是由无定的空性和有形、可见的存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世界和个体生命并不真实,乃是幻相表象。自性就是真实的本质,而这个本质就像大海中的珠子,自己本身清净而不会被海水所污染,即使被海水覆盖,仍然保持着原有的清净。

n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空中无色”是佛教中一个比喻和形容诸法的概念,用于描述自性本空的真实状态,意味着超越表象和二元对立的清净状态,所有的物质世界和个体生命并不真实,乃是幻相表象。事物的本质就像空气中的颜色一样,既不存在也不具有任何颜色。它强调了所有事物都缺乏永恒、独立的实在本质,没有被外在因素所影响,具备超越二元对立的境界。通过领悟这个概念,我们可以超越表象观念,认识到所有事物的真正本质,从而摆脱对于物质世界的执着,最终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越痛苦的境界。

一切事物本质上都没有实体和固定形态的观念,即世间万物皆空。而“无受想行识”则指的是人类五蕴中最高层次的识别能力也是虚无的,此处的“无”不是不存在的意思,而是指它们没有独立存在的本质。

这两个观念都强调了佛教的“空”思想,即一切法都是无常、空虚、无我的,并通过对宇宙及生命的深入领悟,超越执着和迷惑,最终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n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佛教试图突破因果联系和主观体验的局限,超越认知的限制,进一步阐述佛法的普遍性、绝对性和超越性。这也强调了佛教“无我”和“空”思想的重要性,即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空虚、无常、无我,并没有实在的本质或实体。

n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眼耳鼻舌身意,6界,色声香味触法

乃至,省略其中的,直到无意识界

所谓“无眼界”,是指超越视觉和其他感官的境界,通常指一个人或事物不受限制、不设边界,拥有广阔的视野和开放的思想,能够超越传统、常规的局限性,具备更加综合、全面的认识和创新思维。无眼界并不是一种没有任何原则和底线的思维方式,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保持理智和善良,避免陷入盲目跟风、进入道德沼泽等危险中。

无意识界”,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意识范畴之外的一层心理现象和心理活动,超越任何意识和心理活动的境界。它包括了那些不为个体自我所知的、没有直接采取行动的、非意志所控制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这两种境界都是没有限制、无所不在、无处不在的,与生死轮回和痛苦无关,是真正的自由和平静之境。

无意识界对于个体和社会的作用是巨大而复杂的,它既可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潜在的创造性表达、自我保护机制等;也可能带来负面的影响,如情感压抑、创伤后遗症等。因此,透彻认识和理解无意识界是非常必要的,有助于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n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无明指的是人类由于无知和贪欲等因素导致的心智障碍和迷惑状态,是引发痛苦和不幸的根源。不仅是对理解事物真相的无能为力,还包括对于自身在内的万物真相的主动误解,执著于事相有具体化存在。是一种不真实、不清楚、不明了的认知状况,体现在对自身、他人和世界的错误看法和理解上。这种错误看法和理解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执着于个人利益、误解生死轮回、无视因果报应、陷入五蕴之中等。"无明",指痴暗的意思。也就是愚痴,它可以细分为无始无明和一念无明。一种就是来自外界所引起的烦恼,另一种就是来自本身所引起的烦恼。

“无无明”可以被理解为超越烦恼和执着的境界,即消除了一切迷惑和执着之后,彻底超越了相对世界和名与实等的限制。没有困惑的思想,也没有去除任何困惑的思想,甚至没有生老病死的想法,也没有已去除生老病死的想法;没有痛苦的想法,没有烦恼的想法,没有消除痛苦和烦恼的想法,没有消除痛苦和烦恼的方法的想法,没有什么智慧可得,也没有什么可以获得,因为没有什么是可以得到的。

通过理解“无无明”的深层含义,人们可以认识到真实的自性和本体,超越所有的限制和障碍,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需要修行者具备广博的知识、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信仰,付出不断的努力和奉献,才能够走向这个境界。

所谓的无无明尽,就是不要让自己,执著于无无明。当你明白了自身烦恼的来源,是因为无明引起的。这是好事,但是不要再将自己,陷入到为了让自己达到无无明,而紧守心中对无无明的执著。

这就相当于,当你明自了无明给自己带来了烦恼,你克制了自己的心念,明白了无无明是一种没有烦恼的状态后,你不要刻意让自己守在没有烦恼这种状态。否则,你就无法做到五蕴皆空。因为你希望自己一直保持无无明的状态,也是一种执著。

五蕴皆空,不仅是无明烦恼要空,也要达到没有无无明的状态。这样才能“度一切苦厄”。达到这种状态,无明烦恼不会对你起作用,你自心也没有无无明的概念,甚至连烦恼是什么,都没有任何概念。这个时候,你才是真正的达到了空,达到了前旁却那种了无牵挂的状态。

无明与行二者为过去因

识、名色、六入、触、受,此五者为现在果

爱、取、有三者为现在因

生、老死二者为未来果

前因今果,今因后果,如是辗转依因再感果,果上再造因,因果不昧,前后相继不断,生死轮回无尽。

“爱”、“取”和“有”是佛教中的三个重要概念,被认为是导致人类痛苦和轮回的根源。

”指的是对于某种事物或体验的执着和渴望。“爱”被认为是造成痛苦和迷惑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人们往往因为对于身心和感官体验的执着而陷入轮回和痛苦之中。

”则指的是基于“爱”的执着而产生的行为,即试图获得和保持对于某种事物或体验的占有和掌控。“取”会导致贪欲、嫉妒、怨恨等负面情绪和行为,增加了痛苦和轮回的可能性。

”则指的是对于某种事物或体验的執著和附着,即试图让某种事物或体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有”会导致執著、执着和恐惧等负面情绪和行为,增加了痛苦和轮回的可能性。

“爱”、“取”和“有”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人们往往因为对于某种事物或体验的执着和渴望而产生“爱”,试图通过“取”和“有”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这些行为增加了痛苦和轮回的风险,因此要超越“爱”、“取”和“有”的束缚,从而摆脱生死轮回的限制。

名色”指的是人类心理活动的过程。其中,“名”指对于事物的命名、分类和思考等认知过程;而“色”则指身体和外在世界的形态和颜色等感性经验。因此,“名色”也被称为“识”的前行,即意识所需先经历的感性认知阶段。

六入”则指的是人类通过六个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接收外界信息的过程。这些感官与外界相互作用,从而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心理活动等各种感性经验。这些感官的作用和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构成了五蕴之一,即“受”。

在佛教中,名色和六入被认为是导致痛苦和迷惑的原因之一。人们往往因为对于身心和感官体验的执着和執著而陷入轮回和痛苦之中。因此,超越名色和六入的束缚,摆脱生死轮回的束缚,是每个佛教徒修行的终极目标。

人如顺着生死潮流,则无明缘行,乃至生缘老死,于是乎永受生死,这叫作流转门。反之能逆了生死潮流,则无明灭,乃至老死灭,于是乎获得解脱,就是还灭门。这是说要向死而生吗?

“无明缘行”意思是没有觉悟的原因和行为。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无明:指的是人类内心的无知、迷惑、执着,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和对事物的误解。无明是烦恼和苦难的根源之一,因为它会导致人们产生错误的认知和行为,从而陷入痛苦的轮回中。

2. 缘:指的是种种因缘条件、环境和背景,包括前世善恶业果、现世因缘和未来结果等。这些因缘条件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形成各种不同的结果和后果。

3. 行:指的是人们的行为、言语和思想,是受到无明和缘所影响而产生的各种状态和行动。在佛教中,人们的行为和言语都是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所驱动的,因此需要通过修行来消除无明,提升自我认知和境界。

因此,“无明缘行”强调了人类的思想、行为和体验都是受到种种因缘条件和自身的无明所影响和塑造的。这个概念强调了众生与环境及其他众生成因的相互关系和依存性,也说明了烦恼和苦难的根源在于内心的无明和执著。对于修行者来说,“无明缘行”是一种深刻而具有启发性的观念,透过对于真实本质的认知和觉醒,以正确的思想和行为来消除无明和积累善果,帮助他们认清自身的局限性和烦恼根源,从而实现内心的自由与平静。

“生缘老死”指的是人类生命的四个阶段或者说四种境遇:

1. 生:指出生、诞生之时。

2. 缘:指生活、成长的过程和环境,包括家庭、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所构成的各种缘分和关系。

3. 老:指年老、衰老、渐渐失去体力和精力的状态。

4. 死:指死亡和离世的现象,也就是人类一生的终点。

“生缘老死”强调了人类生命的无常性、短暂性和苦难性。它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把握机会,不要被世俗的名利、执著和欲望所迷惑;同时也引导我们认识到众生的生死轮回和涅槃解脱的境界,以此为动力,修行佛法,达到超越生死和烦恼的境界。

解脱是要有般若智慧,有了般若智慧,则自然不会愚痴(无明),也就不会有错误的行为(行),没有行为上的不良作为,则自然没有不好的潜能(种子)随识流转,乃至不会有五蕴、六根、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这便是出世的解脱。而在空性中,是没有实在的有情在生死中流转,也没有实在的有情在涅盘中解脱,所以说是“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有情”,指的是具有情感和心灵的众生。“有情”包括了人类、动物和其他生命形式。所有的有情众生都经历着生老病死、轮回和苦难等共同的命运,都渴望着得到解脱和幸福。因此,佛教鼓励人们尊重世间万物,关爱并保护有情众生,不伤害他们,避免造恶业。

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生"。是佛教"三世轮回"中的基本理论。这十二支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称"十二支"。

“亦无无明尽”可以被理解为“在超越了矛盾、对立、名与实之后,也没有边界、限制或障碍”,即一个超越相对世界和所有执着和障碍的终极境界。这个境界表达了佛教对于智慧和觉悟的最高追求,是在深刻领悟空性、缘起等基本概念之后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通过理解“亦无无明尽”的深层含义,人们可以认识到真实的自性和本体,超越所有的限制和障碍,从而获得完全自由和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需要修行者具备广博的知识、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信仰,付出不断的努力和奉献,才能够走向这个境界。

n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老”指衰老、衰弱,而“死”则是指生命的终结。

“乃至无老死”可以被理解为超越生死轮回的终极境界,即彻底消除了生死的障碍和限制,实现真正的解脱。

通过理解“乃至无老死”的深层含义,人们可以认识到所有生命都是无常的、缘起的、空寂的,从而超越生死的痛苦和轮回的束缚。这需要修行者具备广博的知识、深刻的理解和坚定的信仰,付出不断的努力和奉献,才能够走向这个境界。

“空寂”,通常用于描述禅定和觉悟的境界。它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越了世俗尘嚣、没有烦恼纷扰的内心状态。人们往往被贪欲、瞋恚、无明等苦恼所困扰,难以获得真正的平静和内心自由。而通过禅定和觉悟的修行,可以超越这些苦恼和执著,进入到一种空灵、清净、宁静的境界,即“空寂”。

“空”表示的是事物的本质为空无、无可言说,一切皆是无常、无性、无我,没有任何固定不变的实体和自性;“寂” 则表示的是内心的宁静和安静,没有杂念、烦恼和执著的纷扰。因此,“空寂”可以理解为一种内心彻底的放松和安静,超越了世俗的束缚和干扰。

“缘起”,通常指众生和事物由于种种因缘条件相互关联和产生的现象,人们如果能够认识到因缘的存在性,就能够摆脱执着和烦恼,以此实现解脱和平静。世界上一切存在都是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没有任何事物是单独存在的,人们通过观察和思考身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超越痛苦和无明,达到内心的解放和光明。

根据佛教的“缘起理论”,一切众生和事物的存在都具有十二因缘,包括了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构成了宇宙的变化和轮回。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可以被理解为彻底超越生死轮回和一切痛苦的终极境界,即彻底消除了生死的障碍和限制,实现真正的解脱。这个境界表达了佛教对于苦难和生死轮回的终极追求,是在超越烦恼和执着之后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境界。

“乃至”则强调了这个特点的深度和广度,即不仅仅是超越了生老病死等问题的表面现象,更是彻底消除了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源和原因。

“无老死”指超越生老病死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只有通过深厚的修行和实践才能达到。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已经摆脱了生命过程中的苦难和束缚,达到了永久解脱的境界。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无老死”并不是指人类永远不会老化和死亡,而是指人类可以超越生命的局限性和有限性,达到内心的解脱和平静。在这个意义上,“无老死”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境界,而非物质层面的状态。

n 无苦集灭道。

外在的生老死导致的苦,是成为苦难的成因,通过修行消除烦恼,是达到涅槃的途径

“苦”指生命中的苦难和痛苦,包括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如生老病死爱欲等的煎逼;万法具有三种性质,即无常、痛苦、无我。人生充满着痛苦和苦难,这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所以称为苦谛。

“集”指苦难的成因和根源,包括贪爱、嗔恚、愚痴等各种烦恼;描述导致痛苦的原因——贪、瞋、痴,以及各种烦恼、妄想、执著等等。这些因素汇聚在一起就是集谛。

“灭”指消除苦难和烦恼的方法和途径,即八正道;通过去除贪、瞋、痴等烦恼和执著,可以摆脱痛苦和苦难,这就是灭谛。

“道”则指修行者走向解脱和涅槃的途径和境界。指通向解脱和涅槃的方法和路径,包括戒定慧三学、八正道、四禅八定、十善业道等。

“无苦集灭道”可以被理解为通过领悟四圣谛所带来的内心的平静、智慧和解脱。这需要修行者转化无明,通过正确的视角、思想和行为,超越烦恼和执着,从而达到内心的自由和平静。这个过程需要修行者不断地努力和奉献,才能够逐渐消除所有的苦难和痛苦,获得真正的幸福和解脱。

n 无智亦无得。

智,知识与经验。无是不标榜智慧,就不用纠结得到的东西。

绝圣弃智,绝巧弃利,绝仁弃义

得,拥有,获得。

所谓“智”,是指人世间的聪明才智,有垢有净到无垢无净的心,没有分别心。“无智亦无得”就是没有了人世间的聪明才智,也没有了人世间的尘思惑和见思惑。

尘思惑是人类内心最大的困扰之一,也是造成痛苦和不幸的根源。因为执著于世俗欲望和享受,人们会经历种种痛苦和挫折,同时也会失去自己的本性和真正的自由。

见思惑被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它会影响到修行者对于真理和智慧的把握,使得其无法摆脱痛苦和苦难。特别是在涉及到佛法的理解和信仰方面,见思惑更容易出现。

“无智”指人类对于真实本质的无知和迷惑。在佛教中,“无智”被认为是所有苦难和烦恼的根源,因为它导致了人们对于自身和世界的错误认识和执着。

“无智亦无得”表示在涅槃境界中,人们不再受到错误认识和执着的束缚和限制,达到了内心的解放和平静。在这个境界中,人们已经超越了表象和观念上的所有分别,体验到了真空和无相的本性,达到了精神和存在的最高层次。

当人们没有了尘世间的逻辑推理,没有了事物内在的欲望,只有用最高意境的智慧来指导自己的人生的时候,那么,人生就会得到觉悟,获得无上的自由自在。

n 以无所得故。

“以无所得故”,指的是修行者在冥想和禅修中,刻意放弃“得”的心态和渴望,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在实践中不执着于任何外部条件或自我掌控的目标,也不要追求任何具体的精神境界或成就,通过正念和觉察,深入地反思和观照自己的内心,认识到世界万物的无常和相互依存性,从而超越执着和烦恼的束缚,达到心灵解脱和平静的状态。修行者通过禅修、观察思维等方法,去掉对于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和执著,摆脱贪婪、愤怒、痴迷等消极情绪和习惯。在这个过程中,修行者不再追求外在的利益和回报,也不再执着于形式和表象,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的冥想和体验之上,不断深入自我,直至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n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菩提萨埵”通过观照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消除自我和他人之间的隔阂和分别,为他人带来善缘和智慧,从而逐渐接近解脱和觉醒的境界。指的是具有强烈追求成佛、为众生造福的精神和意愿,以及积极实践修行的人。

n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生活中,总有太多的事情让我们身不由己,总有许多的烦恼扰乱我们的身心。

但其实,我们被烦恼、忧虑缠身,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把它留在了心里。

正所谓,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一切都是心的挂碍。

让心变得简单,人才能活得潇洒自在。

菩萨因为运用那到达彼岸的大智慧的缘故,清净的心没有一丝挂念,没有挂怀和障碍就免除了恐惧害怕,便脱离了异想天开的梦幻杂念,最终觉悟得道而成正果。

“心无挂碍”指的是修行者之所以会陷入痛苦和无明的境地,就是因为被执着、贪欲、习气等种种因素所牵制,从而形成了各种烦恼和障碍,这些烦恼会使我们失去理智和平静,从而导致更多的伤害和冲突。通过正念和觉察,认知自己的烦恼和障碍,并采取对应的修行方法进行改善和转化,最终超越执着和烦恼的束缚,达到内心的解放和平静状态。不受外界环境和他人言语的影响,保持一颗清明、自在的心。

无挂碍故” 指的是修行者之所以会陷入痛苦和无明的境地,就是因为被各种执着和烦恼所牵制,形成了各种障碍和困扰。透过正念和觉察,在超越了执着和烦恼之后,认知自己的烦恼和障碍,达到一种自由、解脱的状态,体验到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不再受痛苦和无明的困扰,不再受任何精神或物质上的束缚而感到内心平静和满足。

无有恐怖,是指透过正念和觉察,认知自己的恐惧和焦虑,并采取对应的修行方法进行改善和转化,最终超越对死亡和未来的恐惧和焦虑,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在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修行者不再被未知和不确定性所困扰,也不再被死亡和生命的终结所恐惧,而是能够保持一颗坚定、从容的心态,面对生命的起伏和变化。

“正念”意为通过细致观察和感受当下的身心状态而获得的。它强调了人类内在世界的觉察和觉知,包括自我、环境、身体感受、情绪和思想等方面。正念的修行需要逐渐建立起稳定、持续、专注的觉知能力,把内心的注意力集中于当下,并且不受分心、妄想、困倦等因素的影响。

觉察强调了人类内在世界的觉知和觉知能力,包括自我、环境、身体感受、情绪和思想等方面。觉察需要依靠禅定、静坐等种种方法来培养和加强。觉察的修行需要逐渐建立稳定、持续、专注的觉知能力,把内心的注意力集中于当下,并且不受分心、妄想、困倦等因素的影响。通过觉察修行,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内在状态,消除贪嗔痴等种种烦恼,增长智慧和福德。

n 远离颠倒梦想。

不要留存不切实际的念头人才能活的通透醒悟,太多的杂念反而会扰乱心思。如同凤凰涅槃,抛弃纷纷扰扰才能达到心灵的纯净。

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世人相信眼见为实,其实非“实”,一切皆为因缘和合,故不可执著于相,尤其是我相。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生命应有身心灵三个层次。心代表认知,也表现情感。心,既可向下追求身体各种欲望满足,也可以往上寻求精神或灵魂的自由解脱。

远离颠倒梦想,是指修行者透过正念和觉察,认知自己的执着和欲望,并采取对应的修行方法进行改善和转化,最终超越颠倒的梦想和偏见,认识到生命的真实本质,达到内心的解脱和清明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修行者能够看到事物的真相和本质,不再受执着和颠倒梦想的束缚,保持一颗清明、自在的心。

n 究竟涅槃。三世诸佛。

“究竟”通常指的是真理、实相或终极目标,也就是涅槃的境界。

涅槃指的是超越轮回、达到一种无上的境界,彻底解脱生死循环之苦,成就永恒的幸福和平静。

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

佛陀是指彻底觉悟、具备完全智慧和慈悲心的人。他们通过修行与证悟,超越了生死轮回的苦难,达到了彻底解脱与平静。三世诸佛则是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时期内,出现的所有佛陀。

n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

认为只有通过深入思考和领悟,才能超越表面现象、迷信和执着,真正理解生命和宇宙的本质。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强调了通过依照智慧的修行,达到内心解脱和彻底觉醒的重要性。它强调了修行者需要通过深入思考、觉察和实践,不断增强自己的智慧能力,逐渐超越烦恼和执着,最终实现内心的解脱和彻底觉醒。

n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在佛教中,这是修行者通过内心的参悟和领悟,达到最高境界的状态。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包括三个部分:

1. 无上正等正觉:指的是彻底领悟了生命和宇宙的本质和真相,超越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束缚,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2. 菩提:指的是“觉悟”,即通过清净的心境和深刻的领悟,认识世间万物的真实性质,从而解脱于烦恼和痛苦之中,唤醒内心的觉醒与自由。

3. 阿耨多罗:指的是“最高”,是指达到了内心最高的境界。

“阿耨多罗” 是一个古印度的地理概念,意为“尊贵之地”,通常被译为“中土大陆”。这个地区是佛教的起源地和重要发展中心,涌现出了各种不同的佛教教派和学派,并且创造了许多著名的佛教经典和文化遗产。

n 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

大神咒包括了佛陀所说的关于般若的精华,并详细地讲述了如何通过顺应因缘、了解无常、深入观察、认清自性等种种方法来消除烦恼和实现涅槃的境界。大神咒的内容广泛,包括了观想、福德、智慧、菩提心等方面,与佛教的其他经典共同构成了佛法的全貌。

大明咒的内容包括了许多佛教教义和修行法门,如菩提发心、六度、四无量心等,同时也涵盖了一些密宗的修行方法和神秘的符号。这个经文被认为具有超凡的力量,可以消除众生的业障和烦恼,增长福德和智慧,帮助人们实现内心的平静与善良。

“无上咒”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通常指能够消除烦恼和带来利益的超凡力量。在佛教经典中,有很多被称为“无上咒”的密语或法语,如《大悲咒》、《心经》等。无上咒的修行需要在正知正见、持戒、禅定、智慧等诸多方面上下功夫,需要长期坚持和精进。同时,无上咒也是佛教中一种非常重要的信仰实践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消除烦恼、增长智慧、提高福德,并且掌握一种超越生死和追求真理的宏伟愿景和价值导向。

n 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能除一切苦”意思是佛法可以帮助众生摆脱一切烦恼和苦难。通过正念和觉察的实践,修行者能够逐渐超越执着和烦恼,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解脱,最终消除了一切苦难。

n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意味着这种修行方法的重要性和功效,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深入思考和实践,以便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周围的世界,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和自由。

这个咒语强调了缘起性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等种种重要的佛教理论和哲学思想,同时也呼吁人们不要执着于任何境界和对象,认清自己的本质和真相。这个咒语的含义非常深奥,往往需要反复品味和领悟。

n 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揭谛是强调内心的觉醒和开悟,以及净化心灵、解脱烦恼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经历深入的思考、冥想和反省等阶段,才能逐渐认识到事物背后的真相和本质。

菩提萨婆诃是指追求觉悟和智慧的伟大人士。他们不仅追求自己的解脱,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修行和教化来帮助众生摆脱烦恼,实现解脱。他们认为自己的修行不是为了个人得益,而是为了利益所有的众生。

“萨婆诃”是佛教中一种重要的口头表白,通常用于持诵经文和念诵咒语时的结尾。意为“致敬、敬礼”,表示向佛陀、菩萨或其他神明致以敬意和感恩之情。

n 三句义

《金刚经》中的“三句义”,有它固定的表达式,如第一句话,“如来说,世界”,紧跟第二句话,“皆非世界”,紧跟第三句话,“故名世界”。

三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如来说,世界”,意思是:如来说,有一个世界。

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由实体组成的世界,所以第二句话马上提出:“皆非世界”。(西方人的宇宙观是实体的宇宙观,他们无穷无尽地追问世界成立的实体基础是什么。而我们在成长教育过程中,一直受到西方科学的影响,中国人也开始有实体的观念了,这个实体的观念不仅仅存在于我们对物理学的学习中,也逐渐开始影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这句话的含义是否定世界是一个实体(或理解为否定世界由实体组成),但却不能否定这个世界的存在,这个世界虽然不是由实体组成的,但是它由“缘起性空”组成。佛教最基本的原理就是“缘起性空”

那什么是“缘起性空”呢?

但是不要因为“性空”就执着于“空”,你就错了。世界作为实体,它是不存在的,要把它“空”掉;但世界作为“缘起”是真实的,不因为“性空”而否定了“缘起”的真实性。

于是,第三句话“是名世界”的意思是:这世界就是一系列“缘起”。

n 缘起性空

想要进入释迦牟尼的智慧,你必须有“缘起性空”的认知,即“缘汇则生****,****缘离则灭****,****万事万物****,****无不如此”。我们出生由父母组成的家庭里,我们在这个家庭长大,我们肯定希望这个家庭可以永远存在,但是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阴晴圆缺,这就叫缘起性空,万事万物皆是如此。

当我们在恋爱的时候,我们心目中希望寻找一个理想的丈夫或理想的妻子,这没错,但这只是我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如果我们真的将这个愿望构建成如柏拉图所说的“理念”(柏拉图对理想实体的统称),以理想妻子或理想丈夫该具备的各种“实体”标准去衡量对方。那我们就错了,具体错在哪里呢?因为“实体”本不存在,哪个女性是天生的妻子呢?亦或者哪个男性又是天生的丈夫呢?并没有。丈夫是由妻子”做“出来的,妻子也是丈夫”做“出来的。丈夫与妻子是“交互性关系”,缺了一方就没另一方,这种关系就叫做“缘”。当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其实他(她)也把我们作为父母”生“出来了,这都是“缘”在起作用。所以,“缘起性空”就是要教会我们破除实体制的观念。

n 何其自性

“何其自性”是指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智慧和佛性本性,即悟性、清净和无限的智慧。这种佛性本性是一种内在的、本质性的存在,不受外界因缘影响的干扰和损害,只要发挥其潜在的悟性,就可以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

n 本自清净

“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是佛教中表达一切众生都有本然的清净和智慧的概念。其中,“何其自性”意为所有众生都具备如来智慧和佛性本性,即具备内在悟性、清净和无限智慧的特质;而“本自清净”则强调了众生天然纯净和本来面目的重要性。

佛陀教导我们说:“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即所有众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性,因为每个人都具有清净的本性和无限的智慧。但由于我们的心灵受到了烦恼、无明等各种干扰,我们就难以发挥自己的全部潜力和本性,需要通过修行、学习、领悟等方法来实现开悟和解脱。

因此,“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提醒我们,在修行的过程中要认识和理解众生所具备的清净和智慧的本质,从而通过悟性和正知正见逐渐消除烦恼和迷惑,达到超越世俗的境界。同时,它也告诉我们,在自我修行的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心境、增强自身的悟性,以便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何其自性,本自清净”的真谛,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本自清净” 指的是一切众生本来就具有清净的本性,人的真实本性是如来智慧和佛性本性,即内在具备了清净、悟性、自性等特质。然而,由于我们的心灵受到了贪婪、嫉妒、愚痴等各种烦恼的影响,便难以发挥出这些本性的特质,导致我们在追求快乐时容易陷入贪欲的漩涡,在遭受困苦时则很难保持平静的心态,而无法体现其本来面目。

因此,“本自清净”强调了我们可以通过修行消除烦恼和无明,在内心中重拾清净和纯洁的本性,从而达到摆脱苦难、归向光明的目的。在佛教中,禅修、念经、供佛等方法都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本自清净”的真谛,实现人生的真正意义。

n 本不生灭

“本不生灭”指出所有的事物都是由无数因缘所构成,一切现象的产生都是由于因缘相应的结果,没有绝对的自主性或者独立存在的可能,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孤立存在的,而且也不存在永恒不变的实体或者自性。这意味着任何事物的存在状态都是无常的、流转的,没有固定的永恒性和不变性,也就是说“本不生灭”。

从禅宗角度来看,“本不生灭”亦可理解为人的本质超越了生死的范畴,即人的内心具有无限的智慧和潜力,不受生老病死等物理现象的束缚,可以超越生死轮回的束缚,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n 本自具足

“本自具足” 指的是一切众生从根本上来说,都已经拥有了所有的智慧和功德,没有什么需要额外获取或者修行的。即具有菩提心和正知正见,只要发挥其潜在的本质和进行适当的修行,就可以实现菩提道果,达到解脱和超越世俗的境界。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烦恼和无明的干扰,我们往往无法发挥出自己的全部潜力和本性,需要通过修行、学习、领悟等方法来达到开悟和解脱的目的。

n 能生万法

“能生万法” 指的是如来(佛)具有创造一切事物的无限智慧和能力。一切众生都是由因缘所生,没有绝对的实体和永恒的自性,所有的事物都是在诸多条件和因缘的作用下而存在的。因此,在佛教中,如来被视为生命和宇宙的根源,是能够引导众生脱离苦难、实现光明和解脱的至高存在。通过了解和信仰佛陀,众生可以得到智慧和福报,最终达到修行的目标。

n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一句出自《华严经》的名言,反映了禅宗思想中的一个重要观点。

这句话表明禅宗强调的是“无为而治”,即在修行中不要着眼于任何特定的、局限性的对象或者状态,因为这些都是短暂的、转瞬即逝的。相反,我们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内心的本质上,让内心保持空灵和安放,达到无所留恋、无所执著的境界。

在禅宗的修行中,通常会通过打坐、参禅等方式来实现“无所住”的状态。在打坐中,我们可以专注于呼吸,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的感觉上,避免其他杂念的干扰。在参禅中,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周围的环境、听取自然声音等方式,来清除杂念,进入一种自然、纯净的状态。

总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告诉我们,只有当我们不执著于任何物质对象或者状态时,才能真正地进入禅定境界,并培养出一种平静、自在的境界,从而达到超越世俗,体悟真理的目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491评论 5 45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856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745评论 0 319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196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073评论 4 35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12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31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15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85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78评论 2 30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56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15评论 3 31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583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898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74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497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697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230526 《会痛的不是爱》180笔记 所有前来向我请求帮助的人,都是为了拯救我 笔记 1 我们给出的(付出...
    每天微笑愉婉柔阅读 67评论 0 1
  • 圣诞节将近,今年的圣诞节不再由教会主持,因为克里米亚教区的主教已经死于哲小七的马刀之下。往年克里米亚最重要的新年活...
    b62591f200cc阅读 172评论 0 7
  • 今日启发: Elton: 《爱的多重奏》(Ⅶ) 【法国】阿兰·巴迪欧 “世界只在你眼中” 爱者开始通过两个人共同的...
    Eltonpeople阅读 50评论 0 0
  • 今天是我和老邓结婚三周年的日子,若不是收到他发来的红包,我早已忘却。仿佛三年前我们在南山婚姻登记处领证的日子还历历...
    行走的夏小陆阅读 52评论 0 1
  • 好治愈的“啊呜” 今天周末了,手头还有很多工作没有搞定,看样,明天是不能和闺蜜出去愉快地玩耍啦,霎时,心头的郁闷...
    南珊阅读 60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