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缺爱
父母工作特殊,常年不能回家,出生不久的艾茜被放在农村爷爷奶奶家寄养。
小时候,看到同学被爸妈接送上学、嘘寒问暖,艾茜的心里充满了羡慕和嫉妒。
“父母每年才回来5天,爷爷得照顾体弱多病的奶奶,我得不到关爱,也找不到归属感......”
艾茜默默地伤感着,读中学时,主动选择了寄宿。
后来,她执意报考外省的大学,远离让她感觉不到足够温暖和被爱的家乡。
毕业后,她与男友一同前去离家千里之外的广州,两年后却遭男友劈腿,痛不欲生。
从小一直感受不被爱的艾茜,始终都渴望爱,寻找爱。
“这辈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到人好好爱我,填补曾经爱的缺憾。”
感情中,艾茜不断受伤,不断找寻,直到遇到了现在的先生,随他一起移民到了加拿大。
这些年,先生出门工作,艾茜在家看护年幼的孩子。
随着疫情加剧,生意萧条,家里的经济情况日渐拮据。
先生承担不住如山大的压力,偶尔与艾茜吵架,埋怨她不能为自己分担。
委屈、难过和悲伤齐齐涌上,“我只想得到爱,怎么那么难?父母不爱我,爱人竟也不爱我?”
2. 标准
当艾茜在电话里痛哭流涕,我能看到,带着潜意识对过去的某种投射,她的内在住着个不曾长大、等着关爱的小孩。
所有的痛苦和难过,源于她对爱有一份本能的渴望,却总是求之不得。
内心深处,每个人对于父亲、母亲、家以及幸福生活,是有一个衡量标准的。
当现实达到或超过了自己的标准和期望,她才感觉满意。
当现实离自己的标准和期望相差些许或很多,她感觉很糟糕。
感觉不好时,恐惧、悲伤、难过的负面情绪不断发酵,会进入自我攻击和自我贬损的情绪模式。
“我可能不够好,不然为什么没有人爱我?”内在黑洞不断叫嚣,撕心裂肺无以复加.......
生而为人,我们本自具足,从不缺爱;缺少的,只是感受爱的能力。
彼时,艾茜已被先生照顾得很好,衣食无忧,她对生活的标准是:得到更多的爱以治愈童年。
不曾去想,这个世界生存着很多自出生就缺失父母的孤儿,还有许多幼年时失去双亲的孩子。
对于那些孩子,他们的标准只是:活着。
能够吃饱、能够长大就是天大的好事,他们根本不敢奢求什么爱与归属感!
对于艾茜,想要幸福也很简单,把标准和期待稍微降低一些就好了。
降低标准,不是因为我们生活得太惨;而是相比之下,我们其实拥有了很多的幸福。
3. 聚焦
生命中所有的发生,都是由我们曾经的感受,心心念念聚焦而来 。
过去的感受一点一滴聚焦,呈现了现在;现在的感受再一点一滴聚焦,形成了未来。
所有心念聚焦,都源于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评价、看法和感受。
你是怎么看待和感受这个世界的,这个世界就像回向镖一样,回给你这些。
宇宙法则里:你关注什么,什么就会扩大。
你觉得世界对你不公,产生了不幸的感受;世界,就回给你更多的不公平。
当你觉得世界恩宠你,产生了满满的幸福感;世界,就回给你更多的宠爱。
过去的感受,已然形成了现在的体验;而未来,由我们当下的感受决定。
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完美!假如盯着自己的缺失,你会一直在悲伤中纠缠,在难过中徘徊,在匮乏中痛苦。
相反,聚焦你所拥有的一切,感恩自己感觉幸运、喜悦和满足的地方,看待这个世界满满的欢喜、爱意和欣赏......
你会发现,世界会从各个角度返回给你更多的喜悦和幸运;你会发现,爱你和善待你的人无处不在!
转变固有认知,降低幸福标准,聚焦幸福感受,你我未来,自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