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信息泄露和骚扰电话就像一块“牛皮癣”,虽然有关部门多次“亮剑”整治,但仍然“呼个不停”,教育培训、房产销售、保险理财等领域是重灾区。
朋友C因为近期有和朋友一起做生意的打算,缺少资金,再三思量下,在某App平台申请了一笔网络贷款。
“您好,我们为您申请到了最新的大额低息贷款优惠”“看到您近期有贷款需求,本平台利率低、打款快”……让朋友C没想到的是,本想“神不知鬼不觉”凑点本钱,不承想却闹个“满城风雨”。每天手机都会接到不少网贷平台的推销电话,不仅有自己贷款过的平台,还有很多自己从未关注过的平台“毛遂自荐”。而且,打开微信朋友圈、抖音短视频,全都都是推送的相关借贷广告。
有C这样遭遇的人不在少数。家住武汉的大学同学小强是个资深“足球迷”,平日里喜欢在网上分析各种足球场次的胜负。在他看来,这应该算是个“冷门领域”,没想到他也经常接到一些彩票店的推销电话,这些店铺不仅集中在他所在的城市,甚至有远在广东的彩票店给他打电话,更“神奇”的是,这些彩票店都知道他的爱好是玩“足球”。
小强说,这不得不让我怀疑我的个人信息在网上遭到了泄露。平日里都在家门口的一家彩票店购买彩票,为了更深入地分析,他还下载了某款专门汇集各类足球资讯的App,平台注册时填写了个人信息,他不知道自己的信息究竟是从哪个渠道泄露出去的。
而在相关专家看来,大数据时代下,个人信息资料的获取、使用变得更为方便,人们在使用网站、App时大多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浏览痕迹则会暴露出个人喜好和需求,这些合法收集到的个人信息一旦遭到泄露甚至恶意买卖,就会带来此类“精准”推销问题。
网上信息泄露、骚扰电话“叫不停”等等,背后暴露出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仍然严重。根治网上信息泄露和骚扰电话,需多部门齐抓共管,从源头入手,打出“组合拳”。
近年来,相关部门一直在加大对个人信息泄露买卖等行为的打击力度。但当前个人信息收集渠道过多,除线上外,线下的一些问卷调查、登记个人信息领取小礼品等不正当渠道也令人防不胜防,一旦发现问题后很难知晓是哪个环节或哪家企业进行泄露,监管和维权都不容易。针对这些问题,除了要提醒大家注意个人信息保护外,相关部门也应加大宣传并畅通举报渠道,积极鼓励民众举报各类信息泄露和骚扰电话短信,并从民众举报中及时发现执法线索,通过技术手段增强监管能力水平,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屈小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