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已经周五了,明天后天要休息了,老师想把下面这篇文章分享给我五年级68位同学,同时也希望孩子们能把这篇文章推荐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看,或者是读给他们读读给他们听好吗。
前段时间,微博上有这样一个热搜话题:父母总哭穷会导致孩子自卑吗?
评论区全是清一色的回答:“会!”
其中,有两条留言都获得了超高的点赞:
网友@过气女星翠兰说:我出去吃好的,不敢告诉爸妈,会被骂浪费钱,但是我对象可以跟他爸妈很坦白的说,今天去吃了什么好吃的。相比之下,我就很自卑。
网友@不解释不反驳说:我花钱永远大手大脚,想要的东西也很多。我知道,这是小时候想要的东西没有被爸妈满足的原因,我知道这种习惯不好,但就是改不掉。
父母哭穷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知道赚钱不易,不要肆意挥霍,体谅父母的辛苦。可如果过分地跟孩子强调家里穷,会给孩子一种很强的心理暗示:我很穷,我比不上别人,我不配拥有好的东西。
心理学家李雪说:“身穷穷一时,心穷穷三代。若父母没有觉知,把匮乏感和愧疚感传递给孩子,那么孩子未来跟金钱的关系也将沉重而艰难。”
心穷的孩子,一生都很难过得轻松。
贫穷的种子,是怎么深入内心的?
知乎上有个提问:被刻意穷养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一位匿名网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是普通的工薪阶层,家境不错。
幼儿园的时候,班里流行玩芭比娃娃,她特别想要一个。可无论她怎么请求,妈妈就是不给她买,还反复强调,已经花了很多钱在她身上,不能再多花钱了。
当别的小朋友都有娃娃,就她一个人没有的时候,那是她第一次清晰的感受到,一种自卑的情绪在心中蔓延。
她说:“我没有要求父母给予我多么优越的条件,只希望他们能够给予我能够生存下去的安全感与信心,但是没有。”
高考那一年,她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仅仅因为父母跟她说学费高……其实,明明家里有两套房、一辆车。
在父母刻意哭穷中长大的她,变得敏感、脆弱、玻璃心。实在是难以想象,父母的穷养给她造成多大的心理阴影。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父母哭穷并不会让孩子变得更优秀,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父母自以为用哭穷,来夸大生活的不容易,却忘了贫苦的种子,一旦种进了内心,早就根深蒂固,深入骨髓。
哭穷,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感触特别深:
一个小女孩,很希望能有件自己的衣服。因为她穿的,都是姐姐们不要的衣服。
有一天经过一家店,她看中了一条公主裙,很喜欢。
店员说,不买就不要试。妈妈看了看那条裙子的价格,298元,斜着眼深深地剜了她一眼。
小女孩说:“那个眼神,我永远都记得。那之后的很多年,再遇到好看的裙子,我只能远远地看着,脑子里不断回想妈妈的那个眼神。”
还有一次,桌子上放了一个新娃娃,她以为是妈妈给她的考试奖励。妈妈却说:娃娃是给朋友女儿的,谢谢他们的照顾。
看着心爱的娃娃不属于自己,她伤心难过了很久,因为妈妈从来没有给她买过新的玩具。
打那之后,她就这样一种感觉:好东西似乎永远只属于别人,我配不上。
童年愿望的一次次被打压,从未被满足过,只好把所有得不到的原因都归结于“我不配”。
殊不知,不配感,是孩子不幸开始,伤孩子一生。
常常对孩子哭穷的父母,很难养育出自信的孩子,会让孩子觉得低人一等,卑微到尘埃里。
父母要做的,不是刻意哭穷和打压,要让孩子知道,有些东西只是暂时无法得到,并非你不配,你配得上一切美好。
小时候得不到满足,
长大后会报复性消费
《做家务的男人》有这样一个情节:
袁弘问妻子张歆艺:如果能让你回到过去,重新活一次,你愿不愿意?
张歆艺说:“我不愿意,我小时候太苦了。”
中学时期,她没有一条属于自己的牛仔裤,衣服全是她妈用旧毛衣织的,连鞋子都是穿爸爸穿过的。
有一次,她看中了一双小白鞋,特别想买,只要99块。妈妈许诺她,考试考到班上前几名,就给她买。
为了这双小白鞋,她将玩耍的时间,全都放在学习上。然而,妈妈并没有兑现她的承诺。
张歆艺说:“我没那么用功的念过书,考到全年级前几名,可我妈还是没有给我买。”
从那时候起,小白鞋成为了她心里的执念。她暗自发誓,等到长大之后,自己挣了钱,一定要给自己买好多好多的白球鞋。所以到现在,张歆艺的鞋都是白色的,而且她有很多很多白色的鞋。
原来童年时期的匮乏感,带给孩子的伤害竟这么大。
心理学上,有一个说法叫做补偿心理:幼时得不到满足的,长大后超过限度的满足。
这是一种童年的心理创伤,对一个人的伤害贯穿岁月,烙印在心底,很难彻底根治。
一边喜欢过度消费,囤积东西,一边又会感到愧疚不安,内心的空洞成加倍的放大。
当孩子带着这种匮乏感走向成年,走向社会,注定一生都不会轻松。
好的教育,是及时回应孩子需求
心理学家李雪,曾经讲过她自己的童年经历。
小时候,她的家庭条件不算富有,但是她的爸爸却给她营造了一个富足、快乐的家庭氛围。
有一次,在放学的路上,她看到有卖小龙虾的,很是好奇。
于是,她跑去跟爸爸说:“小龙虾好可爱,我要买一只小龙虾当宠物。”爸爸没有因为她提的要求指责她,而是耐心地问道:“你要几只。”
小李雪说:“我要一只就行。”结果,爸爸给她买了3只小龙虾。手里拿着小龙虾的她,觉得无比幸福。
她说:“我爸爸是一个好爸爸,我提出的要求他都会尽可能满足,是他给了我富足的感觉,我的人生才不会感到匮乏。”
一个心穷的父母,他会不知不觉将这种匮乏感传染给孩子,像一把无形的枷锁,牢牢地把孩子困住。
而一个内心丰盈的父母,他会及时回应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感受到被满足的感觉,更有底气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孩子们,这篇文章看完了吧,读给家长听去吧。如果能让这篇文章或者说文章里的理念在你和家长之间慢慢的发酵,进而能为你的未来打造一个更加合适的软环境,老师就忍不住说:阿弥陀佛!幸甚至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