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面自身的消极反应
通过孩子,能唤醒我们挫败、不安、焦虑等消极情绪。孩子不会使我们有这种感觉,他们仅仅是唤醒了我们童年时遗留下的不曾解决的情感问题。我们的情感烙印能量来自父母。
该怎么做?
感知内心的宁静,发现痛苦与快乐的根源,观察自己的情感,尊重它们,与它们相处,与它们共同成长。
2.发现自身情绪化的本质
孩子激起我们情绪的时候,问下自己:我被什么刺激到了?
我们要认识到:情绪来自你本身,而不是由他人行为引起的。
我们之所以对孩子、伴侣或朋友身上表现出来的生活状况抱有抵触,是因为我们拒绝生活的形态。我们理想中的形态-我们的自负感遭到了撼动,让我们感到了威胁。
该怎么做?
保持清醒,按照现实的本来面目接受和应对它。教养孩子时依从他们的本性,而不是依从愿望,接纳孩子固有的本真。
3.如何善待自身的痛楚?
我们对自己的一些感情很难容忍。我们会选择逃避、抗拒、转嫁、发泄等消极应对。
该怎么办?
接纳所有的情绪。尊重、欣赏自己的感觉,不宣泄、不忽视情绪。学会与情绪共处。
4.如何应对孩子的痛楚?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驾驭自己的情感,就必须教会他们如何先向自己的情感缴械。接受这些情感的真实面目,鼓励孩子真实地体验自己的感受,邀请孩子进入一个开放的空间,将所经历的痛苦安放。
5.一步一个脚印地做。看见“不觉醒”是迈向“觉醒”的重要一步。
6.如何驯服自身的焦虑?
焦虑是一种无可回避的自然的情绪,与其把它看作是需要加以控制的东西,还不如把它作为一项自然属性加以接受,并且安静地观察它。只有获得觉醒,我们才能不受焦虑的折磨,也不会迁怒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