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读书」这个词语在汉语语句中的意思很有意思,从汉语词典里搜索到基本解释有三种:
① 看着书本,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
② 指学习功课。
③ 指上学。
「念书」
而这个同音多意的词语,在我的家乡那里,人们常把这个词念作 「念书」,并且在多数情况下是指上学。
记得最早能记住并理解这个词语是在六岁时候,由于性格太顽皮淘气,心里对这个词产生一种恐惧,恐惧的背后是对上学念书的厌倦,讨厌学校的种种教条约束,因此每每哭喊着不愿再上学、不愿意写作业,也每每被妈妈一顿批评胖揍再乖乖地上课、老实地写作业……
这个 「念书」几乎伴随着我渡过了幼儿园、小学、中学,同时伴随着家长的呵斥声。作为农村孩子来说,念书是大家人心中唯一可以“走出大山”的路径,因此不准看电视、不准听音乐、不准玩游戏是基本的念书法则,心无旁骛地念书是长辈们人人夸赞的好榜样,当然能配上满墙的大红奖状更好。然而作为一个不太爱念书的男孩子来说,遵守这些规则似乎是一种邪恶地折磨和无情地宣判,于是叛逆地找空隙偷看电视、鼓捣磁带,常在举国欢腾的节假日里去朋友家玩着小霸王,陶醉在二维像马赛克的移动画面里,而需要念的书和写的作业都抛在了脑后,总是在明天就要上学交作业的前一天挑灯夜战,搞得身心俱疲,这些偷鸡摸狗的小动作在长辈们眼里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日子过得飞快,随着年级和年龄的增长,渐渐少了对「念书」的玩世不恭,多了对走出去的渴望,期待老师、家长、朋友口中描绘的大学生活。
第一次意识到成绩为物是在初中,第一次看到班级成绩排名是在初一的期中考试,从考试前的自信满满到成绩公布后的心灰意冷,这样如此交替的心里变化贯穿了整个初中,越到后来越发现自己真不是一块念书的料,在初中的最后一堂物理课上,老师拿着 DV 拍下教室里的坐着每一位同学以记录现在我们,希望我们十年之后再会看这些视频,当老师站在讲台前问我们有什么梦想,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时。当时我的脑子里是一堆的不知道,老师问了班长,班长犹豫思考了一下,很智慧地回答了,暂时想的是能考上省重点高中,而另一位同学的回答是想当老板。其实这样类似的问题从小学毕业之后就一直脑子里间断地出现过,即使想过走出大山这样的抽象回答,但总是找不到具体的答案……
紧张地中考之后就是估分填报志愿,当自己的估分比本县的最差公立高中历史平均准线还低时,我心灰意冷,在长辈们的观念薰陶下,已经对职高产生了一种排斥,于是做着打算花钱补分的想法,填报了这个高中,唯一志愿并不服从调剂,然而幸运地是,当电话查询到真实成绩时,大大超出了我的估分,这个分数可以上一所当地倒数第二的公立高中了,而回想自己之前的估分时还是觉得自己赚了,能有个公立高中念就已经不错了,嘿嘿(这年之后,初升高改成了知分填报志愿)。
刚在高中念书,面对上来就很抽象的高中必修一和那一学期两本的英语教科书,让我有种从天堂进入地狱的感觉,这特么根本无法理解和吸收的知识,还有永远睡不饱的觉,我怎么能考上大学呢,曾经幻想好好在高中念书的热血积极,被一次次深奥难懂并做不完的试题和卷子打磨,磨得只剩下了一颗期待奇迹的心,期待自己能作为一批黑马,跌破广大群众的眼镜。
没有日常的肌肉训练和赛道熟悉,哪来的黑马?实打实的高考成绩,可以算得上是一瓢凉水,把自己心里那一撮侥幸的火柴苗浇个透心凉,还是老老实实地背着书包好好念书,再战一年,念好高四。这一年,少了点浮躁,多了点踏实,在高强度的学习进度和紧张的学习氛围里,渐渐明白,长辈们口中的「念书」不过就是通过念书上大学,而不是单纯地上学,至于上大学之后能干嘛,他们可能统一的口径是念大学可以找到工作呀,念好大学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呀,你看那谁谁现在的工作多体面,挣得多多啊……
到了大学,「念书」这个词已经渐渐不再耳边萦绕了,但中学物理老师的问题还一直在海马体里不间断地响起,因一直找不到具体的回答,这种问题也让我焦虑,焦虑到感觉自己正在跌入迷茫的深渊,面对如醉生梦死般的生活,我没有抵挡诱惑,试图用琐碎的情感充斥自己的记忆,用漫无边际的想法麻痹自己,并且意淫以此为乐。但是时间飞逝,骨干的现实不会哄骗自己,也不会怜悯地让自己一辈子呆在舒适区,正如能量守恒一样,没有付出和收获的平衡,再怎么硬撑着都是徒劳。自己搭架的空积木终有一天会垮塌。
「念书 = 念 + 书?」
大二的马思课里有一个实践课程,要求每一位学生站在讲台前自我口述分享一个与哲学思辨相关的哲理,并说出自己的心得体会,题材不限。犹记得在准备期间一直不知该说点什么好,出于课程任务的压力,草草地准备了关于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演讲主题,想引用王强(新东方王强)关于学生的概念诠释,但是除此之外,其他的论点和论据空洞十分乏味。
当很多同学都是采用念稿的方式,分享完自己的小故事并总结感想之际,聆听他们的演讲内容,再对比看看自己面前的演讲稿,感觉我面前的就是一坨翔,于是慌忙改写,但由于课前没有充足的准备,加之别人如此出色的讲演表现,让自己瞬间没有了灵感,脑子里怎么也现编不出自己比较满意的演讲稿子。
随着一个个学生上台讲演完毕,台下黑压压一片里低语躁动的越来越多,在老师催促还有谁没上台的赶紧上来讲的情况下,坐在后排角落的我,为了缓解紧张的心情,看了前方的一片观众,快速扫了一眼稿子,慌忙上台,演讲的内容逻辑空洞且无论点,还装逼+作死式得搞了个脱稿演讲,站在台上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紧张万分,瞬间脑子里一片空白,于是凭借着对稿子的临时记忆再加上自己的临场发挥,自我圆说地讲了三分钟,其演讲内容比稿子里的还虚幻空洞,整个的讲演效果从台下的众人更加厉害的躁动,走下讲台的那一刻,深深地感觉到自己亲手把整个讲演给搞砸了,效果糟糕透了。
这次实践课程因为学生人数太多,导致有些同学没有时间再继续上台讲演,于是在第二堂课上,老师腾出了一些时间要求他们补讲,而这些学生所演讲的内容和效果依然很出色,令我动容敬佩。反观我那糟糕的讲演,也在之后被同学批评讲得跟屎一样。
这个实践活动算是在大学念书过程中比较难得的一次,难得在于这是可以在两百人面前讲演的机会,难得在于这是唯一一次可以自由畅言的机会,而我没有把握住这次机会,终究其原因,心里有种强烈的感觉是在念书的时候,光念了,没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