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煮茶法,是指茶放在水中烹煮而饮。
唐代以前没有制茶法,从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初唐,
人们主要是将茶树的叶子采摘下来直接煮成羹汤来饮用,
饮茶就像今天喝蔬茶汤,吴人称此为“茗粥”。
明清至今,煮茶法始终主要是在少数民族中流传使用。
煮茶法,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饮。
首先开始煮水,以精选佳水置釜中,以炭火烧开。
但不能全沸,加入茶末,茶与水交融,
二沸时出现沫饽,沫为细小茶花,饽为大花,皆为茶之精华。
此时将沫饽杓出,置熟盂之中,以备用。
继续烧煮,茶与水进一步融合,波滚浪涌,称为三沸。
此时将二沸时盛出之沫饽浇烹茶的水与茶,视人数多寡而严格量入。
茶汤煮好,均匀的斟入各人碗中,包含雨露均施,同分甘苦之意。
直接将茶放在釜中熟煮,是中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
直到唐代,饮茶开始由粗放走向精致,
茶艺展现出新的生命力,在中国历史上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除茶圣陆羽与其所著作的茶经,最为后人所知之外,卢同、皎然等也是非常有名的。
唐代饮茶以末茶为主,将茶叶研磨成末状再冲泡,
将茶末置于热水同煮后,开始讲究泡茶方式与顺序,也开始重视周边器具、环境与用水。
“茶”没有酒的浓烈,水的平淡,自有其独特的芳香与甘醇。
尽管潮起潮落、物换星移,千百年来中国人对茶的喜爱,却是历久弥新,茶香处处。
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不可一日无茶”,出现现茶馆、茶会,提倡客来应敬茶。
唐代人讲究煮茶,首先是要制作茶饼,当时已经细分为七道工序—采拍、焙、穿、封。
而具体的做法是:采摘新鲜的茶叶,放入甑釜中蒸,
然后把蒸将其拍制成团饼,以炭火焙干后,再用竹篾穿起来封存。
煮茶的时候,要把团饼茶拿出来,放在火上炙烤片刻,
然后将其放入茶臼或茶碾中碾成茶末,再筛过后,符合标准的茶末放在茶盒中备用。
正是在这种茶道的兴起中,唐代产生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著作——陆羽的《茶经》。
而陆羽又通过理论总结,尤其是在“四之器”、“五五之煮”和“六之饮”中,
列出了一系列工具,制定了一整套程序,
使得饮者从煎到饮的过程中,进入澄心静虑、怡情悦性的一种境界,
从而使喝茶从解渴式的粗放型 饮法向慢啜细煎的品饮型饮法过渡,成为一种高雅的艺术活动。
茶是中国的“国饮”,自神农尝百草时开始饮茶,
千百年来,茶经历了从药用到饮用,从煮茶到煎茶,再到如今的泡茶的过程,
茶对中华的文化的滋润远非我们如今见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