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是提倡书需要只字不差的阅读。我觉得读透一本书,读进去确实需要这样读,但是速读也有速读的作用。
曾经有段时间发现了牛人们都大量读书,自己每年才读基本,于是产生了一种焦虑。决定研究如何读书,而为了快速的缩短差距追上别人,我开始卖了速读相关的书《快速阅读》和《博赞速读术》。然后经过练习,发现确实能够提高通过快速阅读来完成文章后面的选择题。然而用这种快速阅读的方式,读一本书过几天能记住的东西却很少了。后来学习了更多的读书方法和学习相关的理论后,我懂得了,这种速读其实是一种快速从大片文字中找到关键词的方法。对于水分很多的书,是可以采用这种速读方式。比如看小说,查找资料,读那种里面故事很多的畅销书,里面大量的信息是冗余的,关键词只有那么几个。有些书的信息密度很低,就好像小说里面的一次冲突一样,用大量的废话来堆积。速读就是把握其中的提纲,找到关键信息的一种方法。在我们查找资料,查找引用之类的时候,这种速读能力是有用的。另外一个用途就是用于寻找一本书的整体框架,找到有那些值得我们只字不差阅读的部分。当我们读书到一定的量,就会发现很多书中有好多重复的部分,如果只字不差读完,会浪费我们的时间。只挑选那些我们没有掌握,能给我们带来新知的部分进行只字不差的阅读,能提升我们的效率。
第二个是关于阅读质和量的方面,老师认为只字不差阅读,质比较重要。但是在实践中,我发现这种方法对于有良好自控能力的,能坚持把一本难读的书啃完的人比较有用。而对于基础知识积累不够的时候,就开始啃高于自己水平的书,就算只字不差的阅读,获得的质也很低。因为当我们的基础积累不够的时候,对于有些书里面的理解会很困难。比如《如何阅读一本书》,《学会提问》,《超越感觉》,《原则》。我想对于我这样刚开始成长的阶段,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只有具有了大量的原始素材,才能理解建立于其上的各种基础理论。而在理解每一个概念的时候,也容易找到积累在我们脑中的其它概念产生关联,才会记得比较牢固。否则强行死记硬背下来的概念,也不能对于我们的生活带来改变。而对于自控力不够强的我,读的书中如果插入了一些故事来佐证,会让我理解更加透彻。比如专栏中《贵人》中举的老师父亲的故事,抱怨中举的金波以及老师去韩国的故事,都让我对概念理解更加深刻。
古典老师把阅读分为了认知性阅读、知识性阅读和娱乐性阅读。我认为认知性的阅读,比如这个专栏,《原则》、《非暴力沟通》、《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样的书就要逐字不差的阅读。而对于提升我们知识面,为认知提供素材的阅读,可以采用速读和跳读结合。重点在关注那些新的知识,那些我们不知道的部分。而娱乐性的阅读,采用快速阅读就非常合适了。一篇网上新闻,一篇朋友圈的水文,一个公众号的推送文章,都需要用快速阅读提取关键结构。如果其中有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的才需要只字不差的阅读。当然这种速读也是一种必要的过滤能力,避免我们浪费注意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