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效率如何提升
认知心理学认为成人学习有三个前提要求的时候效率最好,一是有目标导向,二是有即时反馈,三是难度适中。
只要是读过大学,我们都至少学过12年的英语,效果呢?大部分都是哑巴英语。想想我们投入的时间,真心觉得这种学习方式的失败。
那为什么把一个人丢到国外3个月就能交流了?因为在国外,交流是刚需,有地方练习以及老外对你的发音和语法都很宽容,难度适中。这种时候三个条件都具备,效率就高,学得就快。
那么我们要选择书籍就要符合以下三个条件:
1、从遇到的问题出发选择要读的书籍。
我的心理学书籍就是在当年得了抑郁症的时候开始读的,当时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读到《生命的重建》时的震撼,还有毕淑敏的系列文章带来的心灵抚慰。
你要解决什么问题?这点只有自己知道。
2、从自己能实践的领域出发去找适合的书籍。
读书有效果的话,就一定要践行。如果学的知识没有用处的话,迟早会忘记。
我去年买过一本特别有意思的书,就是黄磊写的《黄小厨的日常》,让我的做菜水准提高很多。
3、要符合可读性原则。
想起当年第一次读你尼采的《查拉斯图拉如是说》,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智商,好在后来接触到了研究尼采很有名的周国平的书籍,才终于懂了尼采的理论体系。
一本书的可读性原则检验标准只能是自己,就如一顿饭菜的可口只能看是否合自己的胃口。所以不要让别人推荐书单,学会自己去寻找。
二、书籍如何选择
书籍按照对我们心智的帮助来划分的话,可以分为三类:娱乐性书籍、知识性书籍、心智性书籍。
如果比作爬山,娱乐性的书籍是下坡,越走越舒服;知识性的书籍是平坡,能开动,但是略微费力;心智提升类的书籍是爬坡,看起来会很累,但是真的会提升脑力和理解力。
说实话当我知道了这个书籍分类之后,我被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我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成长乏力的根本原因——娱乐类书籍读得太多,当年曾经用1个半月时间读了亦舒的100本小说,这可以说是低水平的勤奋。
现在依旧放不下这类娱乐类书籍,只是不再花费大块的有生产力的时间,而是放在累的时候翻一下,起到娱乐的作用。例如这个月读的阿瑟黑利《烈药》,还有在洗手间里放的村上春树《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提高心智的认知难度很大,属于“攻读”——需要大段时间,系统的阅读。例如我现在开始读的英文原版书《Beyond
Feeling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我每天拿出最清醒的早上时间来阅读。
知识性阅读的目标就是知道某事——所以特别适合碎片化学习和社交性学习。我学习这类知识的时间就是做运动时听音频加上后期的笔记。这个月读过后有感触的知识类书籍:《Succeed:how we can reach our goals》,《人性的弱点》,《哈佛减压课》,《穷查理宝典》,《控制愤怒》,《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百岁人生:长寿时代的生活工作》,《学会花钱》、《清单革命》、《战胜拖延症》
当然最好的书籍具备了这三种功能,不同时间能独处不同功能来。例如我这个月读的《穷查理宝典》。
三、如何选一本书
1、看书评。选书方法最靠谱的就是看书评,豆瓣或者亚马逊的评论,一本都很有用,一般平行比较几本书,选择一本。
2、看作者。
作者鉴别方法:
l公认的大咖牛人,例如吴军、熊逸、村上春树、查理芒格等人的书,,基本不会有太大问题。
l死去很久的作者。这应该是我在大学时读毛姆的书时得到的最有效启发,因为一个人死去很久,然而书籍却超越时间依旧长销,那就足以证明价值。顺便说,毛姆就是死去很久的作者,他的书很棒。
l写书频率要慢的作者。写得频率快难免粗制滥造啦,一般来说一个作者的第一本书还是可以的。
l能读英文原版就不要读翻译的啦,因为翻译的大部分书都很烂。
l编著的书就不要买啦,要么是没有作者,要么是有一堆作者。
3、看目录。一般购书的网站都有,看完目录后大概知道书的内容和框架,有的时候有趣的序也值得读。
4、最后再看章节。带着问题直接切入要读的章节,想系统学习可以从目录开始看。
四、如何读一本书
最愚蠢的方式,就是直接找一本书打开第一页,然后往下读。从头到尾只字不差的阅读只适合于为了重要考试的教科书或者极有价值的论文。
有人会说——从第一页读,这样不是更有系统吗?
第一,如果你脑子里没有框架,看完全书也不太可能有框架。
第二,大部分时候你读不完一本书,这种半途而废还不如直接读关键章节。
我们在读一本书时,先找到目标、调整好资源,带着问题进入,这么功利的读书就是为了让学到的知识更有助于我们的现实工作和生活,而不仅仅是拿着一本大家都在看的书说:“读点书总没有错,大家都在读。”
当然,你的时间充裕,你的精力充沛,你的思想深邃,完全可以采用系统化的阅读,不用如此功利。
[<82m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