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北京折叠》与《三体》之差别所在,很明显,是很大的,毕竟在篇幅之上两者之间便有着天壤之别,但要说两者之间并无相似之处,那也不尽然。在我看来,《北京折叠》与《三体》虽然一个着眼于一座小小的城市,一个放眼于整个太空,但说起来,无论是郝景芳的《北京折叠》还是刘慈欣的《三体》,作品中的城市与太空都是人类的城市和太空,刘慈欣笔下的太空、三体人实际上也是一个被放大的人类社会。
郝景芳将的北京分成三个空间以此影射人类社会的不同阶层,在《北京折叠》之中少数人占据着大多数的空间和时间,第三空间的底层人群所面临的不仅仅是在泥泞般的生活中挣扎的困境,更是面临着被剥夺生命的时间与空间的残酷现实。在这部作品里,垃圾工老刀不过是现实世中众多“第三空间”人的缩影,他们都只是冰冷的城市机器中的一部分。就像古希腊神话中神给予弗洛伊德的惩罚一样,他们也在每天重复的劳动中接受着同样的“惩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所面临的最大困境,不是生存之难,而是思想的麻木以及对于思考的倦怠。
而实际上,刘慈欣在《三体》之中,除了有对人类全体命运的终极思考以外,其中所表现的冰冷的宛如黑暗森林的宇宙,其实同《北京折叠》中被不同的地层遥遥隔离开来的三个空间有着某种相似之处,三体人用智子锁住了人类的基础科学,与第一空间的智者们用日复一日的劳动锁住地层人群的思想是否有着某种共通之处。《三体》中以地球人同智子为代表的三体人,以及他们同躲在宇宙黑暗之处的未知高等文明之间的差距,又是否也是另一种层次之上的空间折叠呢?
此外,《北京折叠》之中老刀父亲在被进步的社会淘汰后依然坚守在此,虽然城市机器淘汰了跟不上它进化速度的人,但人们对他们亲手创造出的怪物依旧抱有温情。有如现今在北京苦苦挣扎的人,对于他们来说,支撑他们在这座城市里的重要原因,不仅仅有大城市的机会更有时光存存累计的情感牵绊。这样的情感牵绊同样也出现在《三体》中,《三体·黑暗森林》之中,从“冬眠”之中苏醒过来的大史和罗辑无法适应危机纪元的先进生活,宁愿生活在相对落后的地上城,对于大史他们来说,作为这个陌生的时代孤独的淘汰者,那个已经远离的时代才是他们情感的依托之所。
其实在此之前便看到过很多关于《北京折叠》和《三体》的讨论,作为两部同样获得科幻界的诺贝尔奖——雨果奖的作品,我想他们会被拿出来作比较也是情理之中,虽然很多人说《北京折叠》相对《三体》来说,其世界观构架实在不够完整,整部作品在想象力的宏大之上似乎也无法与其相较量。但是,抛开科幻这一外壳,至少;两位作家通过这两部作品所体现出的人文关怀我们都是能够体会到的。不管怎么说,我想,我们都要向这两部作品致以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