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想必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在中国,绝大多数家长都很在意孩子的学习成绩。尤其从改革开放开始到九十年代我国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再到如今大多数家庭根本不愁吃喝,人们都将心思放在孩子学习上,个个喊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与九十年代越是贫困的家庭越重视孩子学习的意识驱动不同的是,那时人们是受所谓的“鲤鱼跳农门”的思想影响,认为读书是困难家庭的孩子出人头地的唯一出路,而现在的家长已然摆脱贫困命运,却受经济高压环境的影响,自己一心忙于挣钱的同时对孩子的学习毫不松懈。
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人们固然难免受自古以来根深蒂固的通过读书挣取前程的传统思想影响,那是在基础物质文明尚未全面抵达、社会政治文明逐渐构建当中人类发展的一个必经流程,而在当今社会分工更加全面、文明建设相对成熟的繁荣时代,大多数人不至于为基本生计焦头烂额、在社会谋生中找不到位置的时候,依然将物质生活当作唯一追求、并与之同时将念书当作与之对接的唯一“出路”,这其实是一件愚昧且遗憾的事情。
教育永远是人的唯一出路,但念书不是,分数更不是!
我们见过太多家长为提高孩子学习成绩而拼尽全力,各种名师、习题、补课、培优一一不落,只愿孩子学习好、好上更好,而一旦孩子学习不理想就格外地急,想尽办法将孩子往学习好的这条“正道”上赶,像赶驴子上轿一样恨不得有一根鞭子挥赶着才好。
面对这种现象,笔者想说:若孩子学习不好,家长请放弃!
我们要放弃的是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在意,而不是孩子本身,恰恰相反,我们是在拯救孩子!
-02-
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什么是教育。尽管每个国家的学者对于教育有着不同的阐释,但毋庸置疑的是,从“教育”两字的根本出发,教育便是教导人们知识、培育人们成长。可以理解为:教为手段,育为目的。
因此,教育的意义是为了实现成长,而念书作为教育的一种方式,其根本目的也就应该是指向成长。
人的成长包含了知识素养(包括技能)与思想素养(包括品德)两大范畴,与之对应,教育理应包含“物质”与“精神”两大维度的内容。“物质”维度的内容有科学知识、技术本领、实践经验等,“精神”维度的内容有思想观念、道德伦理、审美志趣等。学校设置的教育科目大多属于前者(尤其应考部分),而后者接近于人们所定义的“素质教育”,但两者其实并不完全贴合。
在人们的实践中一旦套用“教育”一词,就从思想惯性上变得富有功利性,而真正精神指向的教育是如同芬芳洁净的空气一般,对人的心灵产生一种无形的渗透。它可以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可以发生在自我心间,其进行的过程便已生成意义,包括对日后的潜在影响。作为一种正面而愉悦的无形存在,它绝不刻意指向某种实际用途,但可以为所有行为渲染出美丽与芬芳。
正因为它的无形,尤其不具实际“用途”,所以人们对它忽视,加上它确实难以具象测量,社会便放弃对它的评定(思想政治课除外),家长们也就一味迎合社会正在进行测评的科目分数,而忽略掉这块更事关人的灵魂的部分。
人以身立于世,学好科目知识带来的物质创造的意义固然毋庸置疑,但作为有思想的物种,人更以心存于世,在物质创造的同时,我们更要塑造灵魂,人生才真正完整。
暂且不说成长包括了知识素养与思想素养,单凭知识领域家长们想孩子学好它从而具备某种能力,这个想法本无可厚非,毕竟知识也属于教育内容。若我们只是纯粹地为了孩子的知识成长而在乎分数也就罢了,问题是人们在乎分数是为了孩子考上更好的学校,取得更好的学历,从而拥有更好的工作,最终获得更好的回报,尤其是物质回报。对于这一点,相信大家心知肚明。
正确的逻辑应该是:人通过念书具备了一定能力(即得到成长)后,进入社会从事某项工作,将能力发挥出来创造价值,然后获得相应回报,包括但不限于物质生活。根据这个因果关系,应该是先追求成长,再创造价值,最后才是获取回报。
但是人们并不是先关心孩子成长,后自然而然获得成长后创造的价值相对应的回报,而是先朝着将来的回报而且是物质回报而抓好孩子今天的学习分数,这种本末倒置的思维与做法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且丧失了教育的根本意义!
总之,让孩子念书我们应该唯一关心的是孩子的成长,这种成长可以在某种程度通过分数来验证,但分数并不是验收成长的绝对标尺,尤其是一味以获取高分为目的而得来的分数。
-03-
中国家长对孩子分数的重视与整个社会环境有关,重视分数的背后是对物质追逐的热衷。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推进与经济政策的不断完善,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得到了快速提升,中国人从改革开放以前那种贫困境况里逐渐解放出来,一心想摆脱之前穷怕了的日子,在国家政策与社会环境等大好背景下,继续保持经济建设猛赶直追的势头,现阶段正处于经济建设高潮时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氛围下,人们对于物质创造持有高涨热情不足为奇。
国富民强、社会进步这些都是好事,然而,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人们进行热火朝天且卓有成效的经济建设同时,却因一心所向而难免走向偏颇,从而掉入物质的深渊而让精神落空。
著名学者萧功秦在研究东西方文化时指出:“在美国的中国人的生活追求与西方人相比有一个相当大的区别,那就是旅美中国人无论事业成功与否,都喜欢沉溺于物质生活的享受,只要中国人在一起,无论是台湾人、香港人、大陆人,都非常讲求生活的享受与安乐,谈话的内容不外乎就是房子车子票子。”
“欧美人也有不少关心物质生活,但是更多的人在追求其他东西。有的人喜欢冒险,而在物质享受方面相当随便,有的人成了亿万富翁,但生活十分朴素,始终开一部普通的车子。他们对于别人以何种方式生活,物质生活如何好,可以完全不在乎。但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喜欢追求‘标配生活’,多少岁之前应该买房,多少岁之前应该买车,多少岁之前应该达到什么职位······为了过上这样的标配生活,中国人把生活过成了竞技场。”
文中还提到,有一次萧功秦的自行车坏了,修车时车架上的《西方哲学史》掉了下来,给一位中国人看到了,他像发现外星人似的看着萧功秦:“都什么时代了,居然还有人读哲学!”这让萧功秦不得不感叹:“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太单一了,大家都像一个经济动物。”
万事无绝对,或许萧功秦先生对中国人的研究结论未必百分百精确,但作为一个常年在各个民族与各种文化当中穿梭的知名学者,其见解多少能够反映一些端倪。
诚然,正如那句常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追求”。无论你是热衷于物质享受,还是执着于标配生活,只要能给你带来满足旁人无权干涉。何况物质享受也好、标配生活也罢,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来的,这更是无可厚非。更别说那种出于对家人的爱、为了让家人过得更好一些的情况。不但如此,物质成就有时还是衡量一个人价值、能力甚至生活态度等重要指标。总之,从个人角度,人们通过正当努力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不存在任何毛病;从社会角度,大家共同创造物质文明,促进社会繁荣,这都不成问题。
但问题在于,就像萧功秦所说的人们的价值追求太单一了。一,我们绝不否认物质的意义,但物质与物质追求是两个不同概念。作为人的生活构成,物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笔者从来不反对物质,而反对的是将物质当作一种价值观,内心对其充满迷恋并以此指导所有行为。可以理解为,当“物质”是一个名词时,它是客观的,是中性的,它代表着吃穿用度这些现实存在;当“物质”是一个形容词时,它是主观的,是贬义的,它代表着一种由肤浅物欲构成的价值追求。二,人们追求物质的同时往往忽略了精神,也即价值追求的单一化,心中只装有物质而缺乏真情、良善、美好及内心丰盈这些精神成分,这才是笔者所反对的地方。
现实世界里,笔者见过太多一心崇尚物质而思想肤浅、内心丑陋之人,这既是个人的悲哀,也是社会的悲哀。从个人角度,生命荒废了更具深层意义的精神功能,无法体验人生真正的美好,这是对生命的浪费;从社会角度,人与人之间难以发生美好精神互动,这既导致世态炎凉,又影响社会和谐。
这个世界上能够给人带来真正愉悦的绝对来自于精神而不是物质,如果内心充满荒芜,即使拥有再丰盛的物质,人生同样了无生机。我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更要填充自己的内心,从而收获生命真正的美好!
-04-
正因大人们拥有这样的观念,所以以同样的价值标准去要求与期待孩子。每个父母都希望孩子拥有优异的成绩,将来考取优越的学校,进而成为职场优秀的人才,然后按部就班地从事一份稳定的工作,领取一份稳固的薪水,拥有一份稳惬的生活。
在现代社会分工里,每个人都好比一切围绕经济效益而运作的市场流水线上的一环,在各自的岗位上如同严谨而冰冷的机器一般日复一日地操作着。每个人都带着空乏的大脑与麻木的感官,遵守着同样的规则,覆蹈着同样的轨迹,操持着同样的口语,演练着同样的表情,成为千篇一律的木偶人,没有思想,没有个性,没有温度,没有趣味,一切只为了工作而工作,一切只为了挣钱而活着。
为此,每个人都带着面具做人,各种虚伪、逢迎、圆滑、做作充斥在人群当中,看不到真实、正直、诚恳、生动,人人生怕自己成为与众不同而被淘汰出局,从而丢了工作、失了利益。
笔者不禁感叹,这样的人生有意思吗?这样的生命有乐趣吗?可悲的是,人们对此毫不自知,这更加证明一味为挣钱而活会使人变得精神麻木,丧失生命本该有的鲜活与多彩,从而使人生的意义大打折扣!
沉重的现实压力与膨大的物质欲望使人们辛劳疲惫,这种疲惫在没有精神滋养的状况下人更加感到累。为了对抗这种累,人们唯一通过物质享受来缓解,然后为了补漏进一步投身到物质追逐当中,从而形成物质与疲惫轮回替换的恶性循环,而精神与愉悦从未出现。
人们用各种食材制成的美食填喂自己满口谗涎的胃,用各种布料织成的美服披裹自己满腹虚荣的身,用各种土木筑成的美景衬托自己满目空洞的脸,用各种胴体铺成的美色发泄自己满脑生物的性,所有的成分都是物质,所有的抵达都是躯壳!
多少灯红酒绿,多少纸醉金迷,多少男盗女娼,多少伤风败俗,所有人的眼里只有金钱与欲望,没有思想灵魂,没有精神信仰,没有道德廉耻,没有人格操守, 只要有钱,做什么都愿意;唯有物质,其他都不在意。多少豪宅华庭里散发着腐败,多少官场职场里发生着丑闻,多少名流红人上演着丑陋,多少俗民鄙众制造着疯狂,你说他们会真正快乐吗?不,这只是快感,而不是快乐!而这些人里面有多少是原本纯澈生动的昔日孩童,正是在父母按照社会“正统路线”的思想管教下而最终成为其中的一员!
人生之所以美好,在于灵魂的生动;生命之所以可贵,在于精神的富足。唯有内在丰盈,才能拥有幸福而卓越的人生!
-05-
想要实现内在的丰盈,并不一定要拥有多么高上的职业,也不一定要从事多么正统的分工。只要做着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保持着灵魂的生动,体验着精神的愉悦,施展着自己的思想才华并享受其中,而不是将物质回报作为唯一追求而让身体麻木旋转,那么任何职业都可以使人快乐而满足。
一个在安静偏僻的画室里用颜料尽情涂鸦想法的自由画家,一个在随意空阔的街道上用歌声倾情表达心声的流浪歌手,一个在乡郊野岭的工棚里用泥土醉心雕塑创意的手工艺人,一个在简洁狭小的工作室里全神绘制构思的刺绣师傅,以及形形色色从事着各种自己所热衷的工作的人们,或许他们没有丰盛的物质条件与丰厚的经济回报,但是他们在工作当中的收获,远胜于那些坐在办公室或者生意场里,麻木而单一地忙碌着所谓正经工作的人们。
当然,并不是所有办公室工作的人就一定是不快乐的,只要对自己从事的工作怀带思想趣味,且不失做人的生动与美好,那么一个会计师、律师、工程师或者业务员等等,同样快乐而满足且值得称赞!只是这些现代市场体制下的“正统”职业,大多缺乏精神层面的创造力,并在市场价值的驱动下,使人沦为为挣钱而生。
以笔者本人为例,同样也是通过分数一步步考取重点大学,当时报的是新闻学,可毕业后并不想从事不能充分表达个人思想而是模板复制内容稿件的新闻工作(当时这么觉得),便选择了广告公司,从事文案策划、编剧创意之类的工作。期间虽然也有屈从公司迎合市场的情况,但毕竟是广告行业,相对能够施展个人思想才华,所以对这份工作是比较满意的,这种满足感与工资待遇没有必然联系。后来因家庭原因回到二线城市,由于这里的广告行业发挥空间有限,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进入甲方公司从事品牌方面的工作。然而不但难以充分施展才华,而且一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而轻视所谓虚的思想内涵。笔者从来不反对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只是对一味追求市场而舍弃文化的做法不可苟同。
一个企业若缺乏精神内涵是不会真正成功的,一个民族若缺乏精神内涵是不会真正强大的,一个生命若缺乏精神内涵是不会真正卓越的!
更重要的是,职场里的人们大多圆滑而势利,外向世故或位高权重的人众人趋附,内向老实或正直独立的人群起攻之,每个人都向着“主流”而不是美好靠齐。对此本人极其厌恶,可是又不愿意改变自己,同样成为一个虚伪、圆滑、趋势甚至阴暗的人,或者说自己永远不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哪怕饿死也要保持内心的纯粹与美好,从而最终一次次丢了工作。
除了在工作上要保持精神的生动,无论是面对工作还是生活,善与恶、是与非,在笔者的心中格外分明,永远坚持内心的善良与正义,喜爱与靠近同样品质的人,厌恶与远离相反属性的人。对于这点,固然与人的天性有关,但与父母从小的教育更离不开关系,笔者父母素来教导我们拥有正面的精神特质。
或许本人在物质上是失败的,但在精神上我为自己鼓掌,因为我从未丧失生动与纯粹带来的精神上的富足与愉悦,而这种富足与愉悦不正是生命所该拥有的追求么?
人们之所以都按照常规路径最终成为千篇一律追逐物质而忽视精神的人,除了父母的思想教管与人性自身的劣根之外,与社会有着很大关系。一是上文提到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人们一心投身于市场经济而难免导致价值观偏失;二是现代生活压力庞大,面对高房价、高物价、高花销,人们不得不为了物质而忙碌而最终忽略了精神;三是市场经济时代,社会以经济与交易为核心,对具体实在的物质(包括服务)进行明码标价并热腾交易,对抽象无形的精神创造没有给与对等的价值回报。而能够感应内在、按照个人爱好而进行的工作不少在精神创造领域,比如文学、艺术、思想、创意等。最终导致这部分人不得不去从事现代有形商业而抛弃精神理想,甚至将文化艺术变质为逐利商品,大肆炒作与包装,却缺乏文艺作品本该具有的精神营养。这就是为什么社会上那么多的明星崇拜,而真正具有思想深度的文艺工作者乏善可陈,文化圈、演艺圈处处充满浮躁,却生产不出能够真正滋养人心的作品。总之,更多的生命因此失去思想的独立与精神的愉悦,社会也损失掉这部分人原本可以带来的精神财富。
每个国家的精神创作领域肩负着重大责任,若无法给人们带来丰沛的精神能量,整个民族都会变得思想麻木而一味追名逐利,最终不利于国家进步。当整个社会被物欲所笼罩,会导致各种社会问题,人们的幸福感会普遍不足,这些都是整个社会需要反思的!
矛盾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对立与统一的,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事情往往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我们要保持与发扬好的,改善与规避坏的。从整体来看,社会美好大于不足,人心光明大于阴暗。即使社会存在劣端,即使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至少我们可以把握自己,努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摒弃单一的物质追求,注重精神的塑造,让内心实现丰盈,相信生命会更加绚烂、社会会更加美好!
我想在最寒冷的冬天去大地的最北方,我想在最炎热的夏季去赤道的最南方,我想要体验人生极致,我想要收获生命深刻,不冷不热的“中庸之道”不是我的追求。人生只有一次,我不想思想麻木地过完它;生命只有一回,我不想内心空荡地走完它!
我想去见我想见的风景,去爱我想爱的人,去做我想做的事。我想拥有一份真正喜爱并允我遵从内心的生活,一个真正相爱并与我交汇灵魂的爱人,一份真正热爱并任我驰骋思想的工作。我想在这人世间里走走停停、做做想想,领略各种风景,体验各种生动,品味各种美好!如此,天地间,我来过;如此,这一生,不枉行!
-06-
暂且不说任何事情没有绝对,尽管笔者认为现代教育使人日后变得麻木而物质,但并不等于笔者否定现代教育制度。相反,笔者认为它或许是当下最好的,因为它适应当前的历史阶段,而且所有制度都具有理想最大化的特质,否则它就会被淘汰。
与之同时,笔者并不反对分数。笔者的意思是:如果孩子学习好,在现代人才筛选考评机制下,这固然是好事;如果孩子学习不好,家长们也没必要一定要孩子学习多好,尤其是朝着为了未来更好挣钱的目标。
相反,他还更有可能摆脱那种大多禁锢思想而使人变得麻木而物质的正统职业,从而收获更加愉悦的人生。若一味强行地追求前者以实现将来更多的物质回报,这等同于让孩子变为挣钱的机器,他的人生不会真正快乐,很显然,这并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
生命美好而短暂,真正让生命厚重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真正使人生快乐的不是金钱而是内心,让孩子成为一个精神富足、内心丰盈的人,才是家长对孩子真正的爱!
倘若家长将孩子的人生愉悦作为目标,那么就该把重心放在教育的本质即关心孩子的各项成长上,而不是一味追求分数。愉悦的人生往往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即个人的兴趣所在。而且,兴趣往往代表天分,而天分会使人在其擅长领域做得更好,成为该领域的杰出者,这同样是一种成功,所谓“行行出状元”。
而兴趣或天分与学校的科目是不一定都对应的,甚至有时是相左的。在自然状态下,科目学得好的孩子,或许证明他的兴趣与天分正在此,而科目学得不好的孩子,或许说明他的兴趣与天分不在此。
作为家长,应该遵从孩子的自我个性,尊重孩子的自我成长。我们唯一要做的是培养孩子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三观之后,一切交由他自己去处理,包括学习!
笔者也是一名家长,自孩子诞生以来,就在心里期许:孩子,爸爸不指望你将来成为一个多么杰出的人,爸爸只希望你做一个善良而充满温暖的人,一个生动而富有想法的人,希望你一生遵从内心,去见你想见的风景,去爱你想爱的人,去做你想做的事,愿你一生快乐而丰盈!
作者:因仑 青年作家 自由撰稿人 广告人 思想&创意工作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因仑思想馆
——大家若对某个问题感到困惑或者想探讨某种观点,敬请关注公众号,将您的问题留言给我,我会就您的问题作出思考分析并发表出来,拒绝肤浅、摒弃淡薄,请跟着因仑,一起成为一个富有思想与情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