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盛极一时的秦朝因一味严刑峻罚、滥用民力,导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逐鹿中原。
最终,出身农家的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击败劲敌西楚霸王项羽,赢得天下,开创了享国400多年的汉朝!
虽然刘邦和其他帝王一样,后宫佳丽众多,如吕后、戚夫人、薄姬等妙人,宫斗大戏不断;但有一个女人,却是他内心最柔软,也是一生最看重的女人。
这个女人就是刘邦的亲妈,和刘邦的老爸刘太公一样,她在正史上也没有正式的名字,只是称她为刘媪,也就是刘家的老大娘。
不过,因儿子刘邦贵为大汉开国皇帝的至高地位,刘大娘还是被追尊为昭灵皇后,位列汉朝太上皇后第一位。
应该说,刘媪在史书中出场次数很少,特低调,可就这么点曝光率,在各路史学大咖的一路演绎下,最终荒腔走板,留下几段啼笑皆非的传奇!
本乡野一农妇 史家神话闹大尴尬
刘媪生于战国末年,长大后嫁给了丰邑中阳里(今徐州丰县)的农户刘太公,日子很清苦,也就勉强能过得去。
不过,刘媪和刘太公的感情还不错,两人先后生了刘伯、刘仲、刘邦和刘氏等三子一女。
其中,刘邦是最小的孩子。
在古代史学家的笔下,刘邦的两位哥哥刘伯、刘仲和姐姐刘氏,都和我们普通人一样,是父母爱情的结晶,可到了公元前256年,刘邦出生的这一年,却出现了迷之尴尬的一幕:
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悦史君来简单解读一下:刘邦的母亲刘媪在大湖岸边休息,睡梦中与神发生了羞羞的事情。当时老天爷也闹腾起来,雷电交作,天昏地暗,着急的刘太公去看老婆,却发现一条蛟龙爬在她身上。后来刘媪就怀了孕,生下了刘太公的三小子,也就是刘邦了。
司马迁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出于神话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需要,想说刘邦不是凡人,乃天人之合;可这……这样真的好吗?
悦史君只能说,好尴尬!
除了这种流传最广的“尴尬”,三国西晋时期学者皇甫谧在其著述的《帝王世纪》中,又提出了另外一种“尴尬”:
(刘媪)游于洛池,有玉鸡衔赤珠出,刻曰‘玉英,吞此者王’。吞之,生子邦,字季,是为汉高皇帝。
悦史君再来简单解读一下:刘邦的母亲刘媪在洛池游玩,突然有一只玉鸡叼着一颗红色的珠子出来,上面刻着“玉英,吞此者王”,刘媪立即吃了下去,结果就生下了刘邦。
想来皇甫谧和司马迁的目的一样,都试图证明刘邦不是凡人,可好歹刘媪此时已经生过3个孩子,不是无知少女了啊!
吃个珠子就能怀孕生孩子,古代的性教育真心可怕噢!
慈母护犊情深 天不假年清贫离世
对刘媪来说,三小子刘邦出生闹出的种种笑话,只是后人想象;但刘邦长大后,却还是一点都不省心。
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悦史君再再来简单解读一下:刘邦仁厚爱人,喜欢施舍,胸襟开阔。常有远大的志向,不干家里的农活和杂事。到了壮年,试着做官吏,当了泗水亭亭长,公廷中的官吏他没有一个不混得很熟,还常常戏弄别人。爱好喝酒,喜欢女色。
前面悦史君提过,刘太公家里并不宽裕,日子紧紧巴巴,刘邦这种性格和做派,显然与这个家庭格格不入。
刘太公觉得儿子刘邦不务正业,经常训斥他;刘媪则护着这个小儿子,偷偷接济他,不让他受委屈。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等人揭竿而起,建立“张楚”政权,和秦朝公开对立。
刘邦也设计杀死沛县县令,被手下推举为沛公,开始了南征北战的生活。
曹魏陈郡丞如淳在注释《汉书》时写道:“高帝母兵起时死小黄北,后于小黄作陵庙。”
唐代学者张守节在注释《史记》时也写道:“沛公起兵野战,丧皇妣于黄乡。”
两处史料都表达了一个意思:刘媪在秦末兵乱之时就已经去世了,没有看到儿子刘邦称王称帝的辉煌时刻。
儿子称帝追尊 后世子孙祭祀不绝
公元前202年2月,楚王韩信和梁王彭越,联合原来的燕王臧荼、赵王张敖以及长沙王吴芮,共同上书刘邦,请他即位称帝。
刘邦顺水推舟,在山东定陶汜水(今山东曹县北)举行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是为汉太祖高皇帝。
刘邦称帝后,追尊母亲刘媪为“昭灵夫人”。
公元前181年,在丞相陈平等人的提议下,太皇太后吕雉、后少帝刘弘追尊刘媪为“昭灵后”。
(光武帝)二十年东巡,路过小黄,高帝母昭灵后园陵在焉,时延为部督邮,诏呼引见,问园陵之事。延进止从容,占拜可观,其陵树株蘖,皆谙其数,俎豆牺牲,颇晓其礼。帝善之。——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后汉书·卷三十三·虞延传》
(汉章帝)遣使者祠昭灵后于小黄园。——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后汉书·肃宗孝章帝纪》
从上述史料记载可以看出,一直到东汉时期,昭灵后刘媪的园陵仍然受到朝廷重视,并安排专人看管维护。
名字多种传说 悦史君巧解千古谜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
在司马迁笔下,刘邦的母亲刘媪姓甚名谁,没有一点线索。
然而,在此之后的史学家眼中,刘媪开始有名有姓,而且不止一种:
太上皇(刘太公)之妃曰媪,盖姓王氏,是为昭灵后,名含始。——三国西晋时期学者皇甫谧
皇甫谧认为,刘媪姓王,名含始。也就是说,刘邦的母亲叫王含始。
这名字……悦史君只觉得,好醉啊!
今近有人云‘母温氏’。贞时打得班固泗水亭长古石碑文,其字分明作‘温’字,云‘母温氏’。贞与贾膺复、徐彦伯、魏奉古等执对反覆,沈叹古人未闻,聊记异见,于何取实也?——唐代史学家司马贞《史记索隐》
司马贞在注释《史记》时提出,刘邦的母亲姓温,理由是某块“泗水亭长碑”上,“媪”应当作“温”。
悦友们怎么看呢?
其实,在古代,就有很多史学家,给出了答案。
皇甫谧等妄引谶记,好奇骋博,强为高祖父母名字,皆非正史所说,盖无取焉。宁有刘媪本姓实存,史迁肯不详载?即理而言,断可知矣。——琅邪县戴子、弘文馆学士颜师古《汉书注》
前汉初,去古未远,风俗质略,故太上皇无名,母媪无姓。……噫!高皇之父,汉史不载其名,而唐史乃载之。此事亦可一笑。——两宋时学者马永卿《嬾真子·卷三》
高帝起于微贱,不知族世。且亲莫如母,不知其姓,但谥昭灵后而已;近莫如大父,不知其名,但以居丰,呼为丰公。……高祖即位之后,采诸儒之言,泛祀其先。——两宋时学者郑樵《通志·卷五上·前汉纪》
予读王江刘氏谱,因思汉醇谨家法,虽千百世后犹得宗师其意焉。自汉高践位,系世表,而其祖第呼丰公,母为昭灵后而已,名字不传也。——明末清初学者郭金台《石村诗文集·卷下·王江刘氏族谱序》
秦灭六雄,废封建,虽公族亦无议贵之律,匹夫编户,知有氏不知有姓久矣。汉高帝起于布衣,太公以上,名字且无可考,况能知其族姓所出耶?——清代学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卷十二·姓氏》
这些文言文有人看不懂?不要紧,其实这些史学家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刘邦的母亲刘媪名姓,正史中早已无从考证,无论是“王含始”还是“温”,种种说法都是后人牵强附会,不足为信。
而在悦史君看来,刘媪嫁给了刘太公这么个普通村夫,说明她自己也是出身微贱,要不就是没有正式的名字,再不然就是因本名鄙陋而没有流传下来,索性就叫刘家的老大娘了!
悦史君点评:刘媪和同时代所有的村妇一样,普通的没有任何棱角;但因伟大的儿子、大汉王朝开国皇帝刘邦,她也不得不“接受”历代史家的各种演绎。
刘媪生前,儿子刘邦没给她少惹祸,家里境况可能还会进一步下降;可在她死后,随着刘邦称王称帝,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最终位列汉朝太上皇后第一位,享受历代子孙地位的祭拜,可谓福泽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