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如期而至。
其实过了20岁,生日就不想太具备形式感,可是还是一早醒来,高高扎起了马尾,对着镜子里的自己微微一笑,“生日快乐”。
打开手机,即使隔着时差,父母的祝福永远如期而至,看着爸妈发来的红包和暖心的文字,对家的思念甚是深切,这几年的生日都不是在家过的,而且离家越来越远,但是父母都是第一个会给自己送生日祝福的人。想想25年前父母抱着襁褓中的我那种激动和喜悦,再想想现在离家已经几万英尺,估计当时的他们不会料到,转眼间我已长大,而且有一天会离开他们的怀抱和目光,越走越远。
走出房间,Steffeno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和face kiss,用意大利语和英语分别说了一句“生日快乐”,走到客厅的桌上,发现桌面安静地躺了一个柠檬蛋糕,80多岁的老爷爷像一个18岁少年似的,”big surprise”,很感动离家这么远依然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也不枉我大费周折地搬了一次家。
打算每年生日都记录一下这一年的经历和成长,可是发现自己中文真的退步太多,当初那个出口成章落笔就停不下来还想做流浪写手的自己应该不会料想到人生居然有想记录些许却遍地寻词的窘迫时刻吧,在25岁的今天把看中文书籍列入计划单内,应该也不算晚吧~
这一年,生活的起伏也算是比较大,以前从未有过读博士的念头,会和大家一样把女博士列为灭绝师太之列,但是慢慢发现自己有了这个潜质和兴趣,或者说硕士的研究经验已经改变了我的性格,让我更喜欢上了研究性的事物,也或许新西兰的一年,让我脱去了浮躁,更能看清楚自己的内心,所以我还是坚持了申请,也很幸运拿到offer和奖学金,再一次踏上了故国他乡的路。这一次,并没有当初到新西兰的兴奋,经过一年国外生活的磨砺,期许已经没有当初那么高了,诚然知道所有机遇背后的压力和新一轮的挑战。
博士生活才开始两个月,每天都周旋于导师和论文之间,必须承认,对于目前的我来说,非常乏力但是收获之丰富也是始料未及的。博士开学第一天,大家的自我介绍就有点震到我了,从来没有想到会和来自世界各地名校的骄子们成为同组,其中不乏来自哈佛剑桥鼎鼎有名的高校,也没想过年龄跨度会如此之大,从而更让我明白了,学习研究真的是一辈子的事,无论20多岁还是70多岁。简直爱上了每次的组会,当大家为了一个想法激烈辩论甚至争论不休但是会议完了之后还能谈笑风生共进晚餐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了学术和思想的魅力,撇开偏见各抒己见畅快淋漓的感觉是如此美妙。每一次课程也是收获满满,从怎样做学术会议报告到怎样完成论文再到统计编程学习都让我充分感受到学习的美好。只是压力从未消失,要适应意大利口音的英语本就不易,还要应付急性子加强迫症的导师,凌晨两三点收到邮件已成家常便饭,做presentation不理想会收到那双蓝眼睛里放出来的带着杀气的光,规定的任务不给任何理由和借口必须如期完成,即使在外地出差还要skype视频汇报进度。开始一个月每天回到家倒头就睡,然后才起来做饭喂饱自己顺带安慰自己,虽然现在已经慢慢能够适应这种节奏,但想想未来三年要这样度过,有时候就有一种生无可恋的绝望。
和每一段经历类似,每个地方都会遇到或好或坏的事情和关系。在奥克兰,有吴爸爸吴妈妈的无限关心和照顾,会每周做各种好吃的;会分享我们的心事,或愉快或抱怨;会教导我为人处世,在我离开奥克兰的最后一天送我到机场然后我在机场遇到问题又半夜跑来帮我处理直至送我回国。在帕多瓦,又遇到mode和steffeno,在我每天从实验室回来非常无力的时候说笑逗我开心,给我做晚饭然后一个词一个词地教我意大利语;陪着我大包小包搬家然后和房东谈判;知道我不喜欢意式咖啡,每天早晨给我做一杯卡布奇诺,晚上回家晚了还会去接我。。。这些生活的小细节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信任是我之前从没想到的,每次遇及,都会感叹上帝美妙的安排,即使有语言障碍,还是让我毫无隔阂地感受到了世界满满的爱意。当然这一年也经历了很多不公平的待遇以及不开心的回忆,奥克兰贪心的越南房东,懒散还不愿意承担责任的法国姑娘,严苛不留情面傲慢的德国教授,有种族歧视或者群体歧视的主管,意大利帕多瓦实验室嘲笑我的博士生代表,毫无人情味的宿管中心主任,为了要我电话晚上跟了我一路的意大利南方人以及总是喜欢在导师面前打小报告的同门,这些人这些事当时都像卡在喉咙里的骨头或者眼中的一根刺,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现在想起来觉得可以一笑而过了,而且正是这些经历塑造了我,面对强权的时候不卑不亢,据理力争,不在乎闲言碎语,只追随自己的心和坚持自己的原则,但是对人也不失热忱和真诚。觉得没有什么比看着自己成长更美好的事情了,而且一步步变成了自己期待的模样,比起之前懦弱柔软的性子,我想我应该更喜欢现在理性成熟的自己。
这一年满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或独自或结伴地环游了新西兰,在大大小小十来座岛屿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走过的每一个岛屿都许了一个真诚美好的愿景,犹记得南极繁点星辰下的感叹,皇后镇跳伞的惊险刺激,瓦卡蒂普湖独坐的下午以及湖边触目所及满世界的薰衣草,基督城每隔几米的教堂和我所钟情的海边图书馆,惠灵顿风情浓郁的博物馆,陶朗加的龙虾和让人心醉的夜景,来回几次的胡卡瀑布,奥克兰不能再熟悉的小吃和市中心留下或欢乐或悲伤的所有记忆。起初经历一些磨砺的时候,会希望日子过得快一些,快点离开这个和自己八字不合的国家,但是当生活中酝酿着小惊喜和小确幸的时候,又希望日子慢一些,让自己能够好好停留好好欣赏这个伴随自己成长的国家。现在看到来自新西兰和澳洲的教授,都忍不住多攀谈几句,会觉得他们是带着自己所爱所熟悉的城市的味道,回忆原来如此神奇。来到意大利后,紧张忙碌之余也会安排旅行计划,想打开欧洲这扇大门,和Handri的布拉格之旅突然让我发现,即使撇开了各自的母语,也能一路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各自都有了新的思考和认知。就让时间这样流逝吧,让岁月把自己打磨成更丰富更纯粹的人。
记得18岁生日那年许的愿望是希望自己25岁能够嫁出去,想和自己说一声,“对不起,没能完成18岁的心愿”,但是18岁那年也没有期待现在的自己是这样的模样,想和自己说,“谢谢你,辛苦了,为了一个美好的青春,你一直那么拼命努力,好好爱现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