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张磊,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靠近我,激励你,我能,你一定可以。
今天是2020年5月27日,这是我原创文章的第 183篇。
孩子“偷吃东西”,大人的第一反应:“这是个很不好的行为。”
试想一下,什么情况下孩子才会偷吃东西呢?
正餐没吃饱?
看到零食没忍住?
眼馋很久的东西突然出现,好奇心使然,小满足自己一下?
朋友家的小宝跟叮叮当当一样大,两岁10个月。当年叮当在这个年龄段第一次被发现“偷吃”的情形历历在目。
去了趟洗手间回来,找不到小叮当。搜寻了一圈,发现她撅着屁股趴在床的最角落。听我叫她都不抬头。嗯,有猫腻。
“小盆友,你在干嘛?”我顺势趴在她旁边。
她缓缓地回过头来,有些紧张。我看见她嘴角有巧克力渍,手里还攥着亮晶晶的糖果纸。
我心里一惊,天呐,还不到三岁居然会躲起来偷吃糖果。[惊讶][惊讶][惊讶]怎么办?怎么办?深呼吸,尝试轻松地跟她对话。
“你吃巧克力吗?我也要。”
她给我看了手里的糖果纸。
“好吃吗?”
她似乎放松了些,张开嘴巴给我看。
“哪里拿的呀?”
她指了指床边的桌子。
“你下次想吃巧克力跟妈妈说,妈妈帮你拿好吗?但是一天只能吃一个哦,要不然虫虫会来咬牙齿。”
她翻过身来看着我的眼睛,点了点头。看起来还有点怕怕的。过了会下床牵着我到客厅喝水。到客厅之后她依旧在观察我,我假装忘了这件事情跟她一起吃水果,聊其他话题。等到水果都吃完了,她才完全放松下来。
很庆幸今天这事只是我发现了,更庆幸是学了PD之后的我发现了。
三岁左右的孩子,大脑正在发育,开始有自我意识,或许会说谎,会偷偷做一些大人不允许做的事情。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大人的处理方式决定着她看待这件事情的态度。
我相信经过今天之后,她如果想吃巧克力会跟我提需求并商议两个人都能接受的数量和频率。
当我们看到孩子“偷吃东西”的时候,恭喜你,孩子的大脑升级了。开始明白有些事情她知道而你不知道。或者她知道可以怎么做到让你没那么快知道。
可是我们不希望孩子一直“偷吃东西”,这会影响正餐的摄入,还有可能导致蛀牙等问题,甚至是躲起来偷吃的地方有食物残留,破坏家庭卫生。
如何帮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呢?
我的经验是:
①允许吃零食
②制定规则
③严格遵守
①允许吃零食
孩子会偷吃,大部分原因是这项行为被长辈严令禁止。
对于家长来说,担忧是正常的,毕竟有的零食不一定好,而且吃多了影响饭量,也容易因为没有及时清洁而导致蛀牙。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很多事情,越禁止越严重。所以我选择,堵不如疏。
在叮当两周10个月第一次出现“偷吃”巧克力的情况时,我跟家人达成共识,公开允许叮当吃零食。
统一口径(大意)是:“你可以吃零食,但别忘记我们有吃零食的游戏规则哦。”
②制定规则
数量:3岁左右,每天只能吃1颗糖。现在6岁,每天餐后可以吃1个零食。
时间:餐后吃
地点:在餐厅或客厅吃,坚决不能进卧室、卫生间或娃娃屋(玩具屋)。
③严格执行
这是最艰难的一步,因为孩子是不断成长变化的,每一个阶段都有执行难度。
比如叮当3岁左右,跟她约定好1天1颗糖,我会给她一个专属的糖果盒子,如果有人送糖果或者刚好家里有多的糖果,她可以自己收起来。并强调这些糖是属于她的,别人没有权利拿。
当孩子的所有权被尊重了之后,她就不担心有“财产损失”,不容易担心没有“下一顿”拼命往嘴巴塞零食。
那时候叮当确实能做到每天只吃1颗糖,包括现在的叮叮当当也一样,自己的糖果自己保管,完全按照约定执行。
当叮当长大后我发现,这个方法只适用于幼儿园中班之前的孩子。当叮当上了大班之后,个子长高了,行动能力更强了,而且“见多识广”,招数也多。
最近半年,阿姨在打扫房间的时候经常发现有纸巾包裹的饼干、糖粉、巧克力等。清洁起来特别麻烦,更可怕的是如果没发现,第二天她拿出来吃,闹肚子都不一定。
这时候,我会找叮当单聊。
妈妈:“叮当,阿姨发现书架底下有纸巾包裹的饼干。”
叮当不说话。
妈妈:“我发现包的技巧不是很好。饼干都露出来了,这好容易被小蚂蚁、小虫子发现。”我假装自己是小虫子,发出“咔呲咔呲”啃饼干的声音。
叮当噗呲一下笑出来:“真的吗?真的会吗?”
妈妈:“真的。妈妈小时候也经常藏东西,很有经验哟。”
然后我教她如何收藏零食,比如拿保鲜袋装起来,放进家里的储藏食物的柜子里。如果是巧克力,必须放进冰箱,要不然温度高的时候会融化。
我们还一起讨论糖粉如何储藏,是放在保鲜袋里比较好,还是放在玻璃罐里比较好。
最后叮当自己也得出结论,藏在家里各个小角落里最不安全,会被蟑螂、蚂蚁吃掉。而且家里会有很多小动物很可怕。(我们在泰国的时候每天起床厨房都有无数小蚂蚁,叮当很不喜欢。)
当我们用开放的状态跟孩子沟通的时候,无形中也教会孩子更多的生活常识。而这些常识,又能够帮助她学会自理。
但叮当还是会趁大家午休的时候偷吃东西,比如爸爸买来给自己吃的薯片、冰箱里的巧克力、柜子里的咖啡糖等。
阿姨发现了会偷偷告诉我。
我会跟叮当再私聊一次。
我抱着叮当,用弹琵琶的手法,拨她的肋骨。此刻,请脑补配乐。
破完冰,跟叮当开聊。
妈妈:“哎呀,妈妈好喜欢你现在的样子哦。瘦瘦小小的,抱起来好轻松。爸爸应该更喜欢,一只手就能拎起来,另一只手打屁屁刚刚好。”
叮当:“我才不要瘦瘦小小,我要长高高。”
妈妈:“长成竹篙吗?(《捉妖记》里的角色)”
叮当:“才不是呢,我要长成艾莎公主。”
妈妈:“我也很爱艾莎公主,你看身材真好,很结实有力量。”
叮当:“我也要结实有力量。”
妈妈:“怎样才能结实又力量呢?”
叮当:“多吃饭。多运动。”
妈妈:“还有呢?多吃零食?”
叮当:“不吃零食。”
妈妈:“可以吃零食,但是别吃太多,比如每天餐后吃一点,会让心情愉快,又不会长胖。”
叮当很放心地点点头。最近两个多月,正餐都吃得很好,吃完之后自己会拿1个糖果或者饼干吃,自己会说:“这是我的饭后甜点。妹妹们也要吃完饭才能吃哟。”
写在后面,作为家长,不用见零食就怕。其实有很多健康的零食,比如各种坚果。我家里常备核桃、夏威夷果、葡萄干等。这些都可以适当给孩子吃一点,对身体有好处。
而且我也经常带孩子一起做甜品,我们把小步在家早教的《亲子厨房课》里面的甜品都做了一遍,有的还做了好几遍。
做完放在餐后吃,心情愉快,亲子关系还良好,同时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训练孩子的思维能力。
最重要是孩子不会躲躲藏藏,会更加有节制,坦荡地面对自己想吃零食的欲望。
【小结时间】
当孩子开始“偷吃东西”,说明孩子的自我意识苏醒,知道有些事可以背着你做,而且你不一定能发现。
面对孩子这个行为,请接纳这是成长的一小段路而已。积极、正向用童趣的方式引导,设定好游戏规则(边界),跟孩子共同遵守。
带着孩子一起体验更多甜品,而不只是局限在超市的膨化食品、加了各种添加剂的甜食。既然吃零食、甜品是大部分人的喜好,与其吃不确定是否健康的,不如带着孩子一起来制作更健康、好吃,还能培养孩子多项技能的甜品呢。
我是张磊,你的能量超乎你想象,靠近我,激励你,我能,你一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