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轻澜
回首来路,磕磕绊绊,步履蹒跚;眺望去处,荆棘载途,云雾缭绕。这便是我的写作之路。
01 业余与专业的平衡
当我选择将写作当做业余爱好时,它势必为许多更重要的事情让路,写作随时可以开始,但有些事只能在特定的时间去做,否则便失去其意义。若是本末倒置,更是得不偿失。
因此,与我而言,寻求业余与专业的平衡十分重要。
首先是时间的平衡。用在专业上的时间必然比写作上的时间更多,否则专业成了爱好,写作成了专业,模糊了界限,便是舍本逐末了。
其次是精力的平衡。对我而言,专业是更严肃、更严谨的事情,困难也更难突破,需要更多的深度工作;而写作无疑于我是一种放松。每天尽可能先完成专业任务,再进行写作训练,看起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最后是心态的平衡。先阅读写作,固然一天都不必担忧因为专业学习及其他事情而无法完成,但不免于要担忧今日的专业任务未曾完成。因此,还是要先完成专业任务,再心安理得的去阅读写作,减少内耗。
02 我今天无话可说
在日更的情况下,写了十几天再回顾自己写的文字,似乎没有什么更有意思的事可写了,记录的都是日常,更像日记,达不到写作的训练标准。
现在三日一更,第一天写,第二天修改一遍(因为以前从未尝试过自己修改,因此先从一遍开始),第三天写在公众号或简书。到这篇是第三轮。在开始思考要写什么的时候,大脑还是会有一段空白期——不知道该写什么主题。
但这至少说明三点:第一,这三天周边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或是我没有观察到,因此缺少生活素材;第二,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注重素材的积累,不能仅局限于当下,还应有一定的想象力与联想力;第三,我的写作能力有待提升。
我今天无话可说——那就主动找一个话题来谈一谈,既然我打算长期坚持写作,那么可以先明晰自己拥有的优势及可能面临的困难,还可以时常反思,发现不足,及时提升。
今天无话可说不等于什么也不说,《深度工作》中提到不能等着灵感的降临。我倾向于自己主动去寻找话题,总有可以说的。以点带面,通过联想、回忆,内容便足以充实。但要避免一个事例反复使用的情况,不能原地打转,而应及时更新自己的素材库。回忆如醇酿,现实若新茶,各有滋味。
03 今日无人阅读
在本次动笔之前,我在本子上记录:不要去关注阅读量。但我还是会不自觉地瞄一眼,特别是我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时,会突然想起来,然后打开看一看。
自己的作品发布出来,希望得到“观众的掌声”,这无可厚非。但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作品的质量——即自己的写作水平。经过前两篇文章的修改,我发现自己存在口语化、段落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在此过程中,还能精炼以下自己的句子。这个过程只需要20~50分钟,何乐而不为呢?
在意是否有人阅读源于我本身在意别人的看法,当然,经过我的努力,这一点已经有所改善。当我聚焦于个人能力、人格的提升,我便无暇顾忌外在的看法了。同样,当我关注文章本身,或许会写出更好的作品。
04 写作瓶颈
至今我还未遇见过某一篇文章写到一半写不下去,或者再也无法动笔的情形。虽然目前为止,只要我愿意动笔,便能写点什么出来,但我不知道自己未来会不会遇到。若我遇见了,我会不会觉得之前的努力白费,会不会因此而放弃写作?
我希望自己能保持五分热忱、五分悟性,写作是难得又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的爱好,而我恰恰又颇有几分语感,虽不成文章,但记录生活、抒发感悟,绰绰有余。
我希望自己能坚持,不自我怀疑,不自我设限,主动提升写作技巧,丰富写作内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写作之路上自信、勇敢地走下去。
写作于我是如同吃饭、睡觉一般自然的事,值得我的热忱与认真,即使如蜀道之艰难,“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