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年前好友报名线下课,我由此开始了解暄桐,到现在,我已成为暄桐线上课一员,快要完成一阶篆隶筑基课程。最大的感觉就是,比手头上功夫变化更快的,是心里的感受。零基础起步,字虽然写得一般,但心境的变化却异常惊人:定力,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虽几经风雨,有所反复,却终不堕向好之志,朝着天空节节拔高。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才能更了然、更超然、更淡然、更怡然。
按照老师的提醒,每天以享受但不沉迷的状态,刷刷咱们的群,读读咱们的书,写写咱们的字,静静坐一坐,认真工作会,温和感恩地和世间万物相处,精进不精明地过生活,这样的状态真的很享受ing。恍若进入一方仙境,游离于肉体与红尘之外,俯仰于天地宇宙之间,获得许多大自在。
常常就感觉,是发自内心的愉悦了,不再孤单,不再焦虑,也不再彷徨了。能够有这样的体会和收获,不光是因为糊糊老师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学、所得倾心相教、孜孜引导,也因为同学之间的相互鼓励、抱团精进的状态,让我感觉找到了组织,找到了亲人。不由得深深感慨:同道中人,不是家人,胜似家人。
因为线上课见不到老师真人,所以我们这些“虚拟书友”们,想要线下一起活动,建立书友会的愿望,就越发强烈。几个北京的同学已经初步约定:平时,扎实做好老师布置的作业;线上,大家随时分享好的书画信息;线下,看大家人数和时间,方便时,就一起看展、赏花、喝茶、郊游。
听说要建立暄桐书友会,大家反响都很强烈,甚至“群情激昂”,纷纷展开想像的翅膀,描绘出一派未来的美好景象:比如,目测糊糊老师的影响力日益扩大,以后咱们书友也定会日渐壮大。“曦学派”组队出行的时候,必是浩浩荡荡,气度非凡。那阵势,虽然比不上王羲之兰亭会曲水流觞的名士风雅,也非得在车后窗贴一个“暄桐频道”贴纸标榜张扬一下才行。远远看去,一目了然,显得既高调又低调,既正经又搞笑,一种强烈的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的还没进化好的小我文化优越感跃然车上。
又比如群友们还纷纷热烈建议:说书友可以帝都为总部,分为若干分舵,京津冀人称“雾霾分舵”,江浙沪又称“包邮分舵”。舵友出入见面,或者悄悄探头、低声问道:“圆通厚?”对方则神秘回头、心照不宣:“逆涩留!”在旁人莫名其妙的目光中,两人莞尔一笑、相伴而去。又或者接头处只听一人音色朗朗:“只生欢喜~”立刻有人朗朗音色:“不生,不生,不生愁~”然后宾主几人仰天大笑,在言传+意会的独特的“暄桐”式美妙体验中,商议着去哪里看展,去哪里喝茶,最近又读了什么书,临了谁的贴这样的风雅话题,只留下尴尬和艳羡,给旁边那些不懂文化的人充分感受着“精神上的贫穷原来才是更可怕”的终极必杀大命题哈哈哈[呲牙][呲牙][呲牙]
美妙的上午,独自YY了许久。请老师和各位童鞋多多担待哈。自律,含蓄,专注,节制,当然是我们“曦友”应该身体力行的。。玩笑归玩笑,说到底,三观一致,情趣相投,志同道合,互谅互让,才能一起走下去,才能相看两不厌,才能执手到天涯。我个人觉得,这,不但是婚恋恩爱之道,也是事业深度合作、亲友密切相处的要义。找到同类人,真的很重要。君不见,糊糊新伴,不就如此?
(捂嘴掌嘴闭嘴🤐)
好期待“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日子,暄桐书友们结伴而会,且歌且行。天朗气清,花红柳绿,阳光明媚,莺歌燕舞,草色愈深,佳人渐欲迷人眼,,,,聚在一起的暄桐书友,必是一群风雅可爱、温润如玉的可人儿。不论外貌,不分男女,他们的脸上身上,举手投足,一定从里向外,散发着柔和良善、有趣又通透的人性光芒。从书法之美,到生活之美,这,就是暄桐的意义。。。。他们,用自己一颗执着向好的心,跟着糊糊坚持修心,坚持探索真善美,坚持在一片混沌里,定要找到那光明处。。不管现实怎样,这许多双闪闪发亮的眼睛,和许多颗熠熠闪光的心灵,未来,必将汇入我们头顶之上的那片星空。
同道人如家人,跟着糊糊,我们一起做家人。
P.S. 如果再加一句:我,已在这里,你,还在哪里?是不是可以顺便做个二阶招生小广告(捂嘴掌嘴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