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被众人称许,我却不曾一语,不是不爱你的美,只是我深爱以至于无法用言语表达,
我时常在一个无风的午后,拿起手机拍摄下来留住你最美的瞬间,携着说不出看不透的心情置身于你的怀抱。虽然你不言不语,但我依旧踱步在你的腹地,你的内心里;摩挲大地,手掌间传来的是故土的切切思念。
朱升故里,霞雨之乡 —— 回溪,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除了秀丽风光,回溪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因为回溪是明朝的著名军师之一朱升的故乡,村里的老人至今仍口耳相传着朱升的事迹。龙凤四年十一月,朱元璋攻婺源,却“久拒不下”,听三军总管、大将邓愈说,这里有个隐士朱升,是个有学问、有影响的人,才智堪比诸葛亮。于是朱元璋微服从连岭出石门,亲临其室访问大计,朱升一开始便呈交三个计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从战略上提出创基立国的策略,朱元璋所以在龙凤十年之前,称吴国公,直至打败陈友谅后,才改称吴王,就是采纳了朱升的建议。在朱元璋攻打徽州、婺州、处州和鄱阳湖大战及和陈友谅、张士诚多次的交战中,朱升在军事上提供了大量的谋略,为消灭元朝,统一中原,建立明王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毫不隐晦地说,大明的江山有一半是建立在朱升的智计之上的。而作为明初名臣朱升的故里,回溪亦与有荣焉,并且这份骄傲一直延续到了今天。据说当时尚且还是吴国公的朱元璋请朱升出山时,空中微雨,红霞连天,回溪便有了现如今的朱升故里,霞雨之乡的美称。不仅那时的回溪有红霞,有山雨,现在的回溪依旧如此,依旧如画如梦般的美丽动人。
迎着和煦的微风,循着庄稼的芳香,漫步在平整的水泥路上,轻松自在,自由舒适。多年前我们没少受这条路的苦,尤其是在下雨天,坑坑洼洼,水洼泥泞,行人来来往往,总是避免不了泥水泥巴的亲赖。曾经靠山吃山,见树就伐,垃圾随手一扔或是往河里一倒的时代也渐渐离我们远去,放眼望去,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欣欣向荣。路旁的桂树,每逢八月,香飘十里;池塘的荷花,每逢盛夏,亭亭净植,香远益清;农田的禾稻,从夏绿到秋黄,散发着丰收的清香;清澈的河水宛如一面明镜,绵延的小山在河水中显露,微波袭来,小山在水中晃动,与河水交相辉映。
现如今,随着月潭水库工程的正式落实,我的家乡 —— 回溪村也将随着时间慢慢沉入水底。不管是曾经还是现在,无论雨天还是晴天,人们一直为了生活而忙碌着奔波着,他们停不下来,如此的不辞辛劳或许是为了下一代能够生活的更好,亦或是因为多年后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沉入水底而舍不得吧,故而他们的乡愁也就显得更加浓郁些。
那些曾经看着我穿开裆裤长大的叔伯长辈现如今早已染上了霜鬓,幼时的玩伴,那个温柔的小姐姐也已远嫁他乡,曾经的玩伴也已和我一样成为一个青年小伙。当这些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呈现在我面前时,我仿佛以为自己仍是当年的那个穿着开裆裤的男孩。这一步,恍若隔世,这一步,超越虚实。
那座经久不衰的老石桥,是小河两岸村民日夜沟通交流的纽带,可以说是我们两岸村民的生命线。任凭风吹日晒,任凭洪水冲击,始终屹立不倒,守护着两岸村民。我是一个爱桥之人,在我的眼里,那座老石桥如一位动人又充满智慧的美人。她,横卧清流、河道左右,静静的看着人来人往,不言不语,默默无闻。记得小时候的夏夜是格外的美,明月当空,星星闪耀,蝉虫奏乐,村民们不约而同的齐坐在桥上,一边享受着从河面吹来的凉爽夜风,一边神聊海谈。虽说今时今夜的桥上依旧如此,但是总觉得少了当年的味道,也许是老友不在,故人不在。老桥的不远处便是家乡的中心小学,洁白的墙面,干净整洁的教室,清一色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早已不是当年只有课桌黑板的旧模样。但不变的是,校园里总是欢闹声,嬉笑声不断,在五星红旗的渲染下,这些祖国花朵是那么可爱,那么天真,那么活泼。突然在想,十多年以前,当别人看到我的时候,我是否也是这般模样?
倏忽十载过,习惯了流离,也习惯了思念。回溪天际的那一抹红霞仍在,那横跨两岸的一弧长桥仍在,而她也仍待故人归。十年间,家乡变了很多,我也变了很多,不变的是她的淳朴,不变的是我的乡愁。她终究会成为一段没入水中的回忆,连同我幼时的足迹一同被掩埋。
也许又一个十年后,一场风雨过后,但见云烟飘渺,我会泛舟水上,隔着时光与水,轻吻那安眠的故乡。
或许是因为终有一天会彻底离开,每念及故乡,想到的都是儿时年少的朦胧记忆,一如美人在骨,故乡之美永远藏在记忆的最深处。
如今,一人一伞一行囊,哪怕有一天历尽万乡,最美仍是那雨落红霞,最美仍是那永恒的朱升故里,霞雨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