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直到前天的早些时候),我都觉得自己是一个爱学习、爱思考的好青年。但在思考过一个问题之后,这个想法被颠覆了。是什么问题呢?
这个问题就是,我所读的书,对我的职业发展、技能水平以及思维境界的提升,有过多少帮助?拿着手中的kindle,翻翻以前读过的书:《东周列国志》《蔡康永的说话之道》(1,2)《放养孩子》《穷爸爸,富爸爸》《时间的朋友2015》《把时间当做朋友》《货币战争真相与未来》《时间管理:如何充分利用你的24小时》《乌合之众》《小狗钱钱》(1,2)《当励志不再有效》《无声告白》……看完这些书名,可以发现其中最大的规律——没有规律。哪本书评价高,比较经典,就读哪本,完全没有体系。
接下来,我问自己第二个问题,读了这么多书,对我有帮助么?毕竟,已经工作几年了,某些程度上,读书更需要有一定的指向性,只有把安身立命的工作做好了,才有资源和精力去追逐其他的知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读书上同样适用,只有低级的需要,也就是事关生存的知识需要被满足,之后才能更好地追逐下一层次,也就是能更好地满足精神的需要。当然这只是条条大路上的一条,并不能代表所有情况。
回到问题本身,读这么些书,对我自然是有帮助的,虽然有些书看到名字之后完全记不起来其中的内容,但仍有一部分给自身的观念更新,思维层次的提升以及以及眼界的拓展,提供了积极的帮助。
把kindle上的书单列出来以后,加上手中的实体书,我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所有的书都跟自己的职业没有直接的关联。在大众的印象中,军人大概有两种形态:“技能型”和“头脑型”。前一种你技能精湛,在自己的专业中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后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用发达的头脑克敌制胜。我现在的阶段处于二者之间,既需要保持充沛的体能和精湛的技能(只需要勤加锻炼和思考就可以达到),又要具备指挥者的头脑,未来还要更向后者倾斜。那作为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前面提到的书对我的职业发展有什么帮助?少到几乎没有。
对过往的阅读过程进行一个审视,可以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地掉进了几个坑。
第一个“坑”,阅读缺乏指向性。作为已经工作的成年人,阅读的首要任务应是更好地生存,提升专业技能水平。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能更好地生存下去,按照阅读的“马斯洛需求理论”去给自己一个定位,而后通过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不断提升境界。而作为我自己,可能是缺少了生存的压力,反而在阅读上更像温室的花朵。
第二个“坑”,读书很好,但一定要结合现实去思考。有两句老话说的非常好,“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由于自身经历的局限,从高中直接进军营,一直到现在,因而并没有真正体会过“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也没有体会过生活的窘迫。这就让我有很长一段时间把很多事情想的很完美,眼里容不得沙子,为此,我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很草率地和前女友分手了(其实很不错的姑娘),并且现在还单身;“完美的想法”与现实碰撞之后,还把自己搞得晕头转向,着实体会了一把“学而不思则罔”。
第三个“坑”,确定想成为的人的样子,并找到榜样,不要太贪心。从订阅“得到”APP和购买新生大学会员开始,我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对新接触的一切都很好奇,觉得什么都很好,那么多厉害的人,可以把文章写的那么好,在那么多领域都很拔尖。我就有一种焦虑,也充满了贪念,什么都想学,跟财迷痴迷于钱财一样一样的。没有客观审视自己的现状、客观环境、想成为并且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等等。这是在第二个“坑”中又陷了一层。顺便说一句,罗振宇确实是个成功的商人,而且是个很有头脑的商人,我被他营造的“知识恐慌”成功俘虏。
第四个“坑”,不是诗人,就不要“天马行空”,学以致用才是王道。做事的时候,我们都大都喜欢务实的人,在学以致用这件事上,我并不需要研究高精尖的东西,也不需要研究大脑的构造和运行方式;不需要研究商业运营模式,也不用对销售研究很深入;不需要抢购全球不同领域的大咖新出版的书,也不需要现在就思考“财富自由”的问题。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把自己的生活过好的基础之上。
以上是我站在“读书的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最底层的一些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我的教训可以给需要的人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