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我超喜欢学英语,其实我也没有想过具体要干什么?只是觉得万一日后要外出远行,求人不如求己,这不就派上用场了么?通常大家都知道学英语需要坚持,需要掌握一定的单词量,需要会说,最关键的会使。
可是当我们进入职场以后,貌似英语跟我们的生活完全不搭边。学它既没有精力又不会加薪。学习英语似乎成了一股流行的浪潮。比如,一起在百词斩打卡。热了三天,又无法继续前行。比如,偶尔对某首英文歌曲起了兴致,偶尔哼哼几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过了一段日子连软件也删除了。
可是当某天在超市里闲逛突然飞奔过来的外国友人让我帮她们指路的时候,我瞬间发现我连最基本的向左、向右也不知道该如何描述。最后人家用中文对我连说谢谢!尴尬到家。
今天我们跟着:《跟个国人都聊得来-三个月外语流利术》的作者本尼.刘易斯一起学习一下他是如何取得这般成效的?
三个月,真是惊呆了宝宝的双眼。这是一枚怎么样的牛人呢?
本尼21岁前只会说英语,几次学习外语都以失败告终。如今,他可以自信地使用西班牙语、德语、法语、中文普通话等12种语言,多次成功冒充当地人而不被发觉。
常常我们又顾虑自我年纪大了,这个点开启学英文实在是太晚了。
他认为:语言不是用来学习的,而是用来生活的,关键在于“用”。今天我们精选他总结“快速学习外语”的三个诀窍和大家分享,分别是切实可行的目标、间隔重复记忆法和刻意营造环境。
①
『切实可行的目标』
很多人不敢开口说外语,觉得自己说得不够流利,词汇量不够丰富,他们认为:
流利就是可以参加哲学辩论会;
流利就是可以使用高大上的词汇;
流利就是说话不会犹豫和停顿;
确实如此,许多时候我们无论是学英语还是尝试其他的事情,恐惧或者是无法克制的羞涩。尽管有些事情明明是会的,当你发言时或许就结巴了。当你跟一些陌生的人群尝试用他们当地的方言去表达的时候,第一反应产生的效应就是难为情,怕说错了。然而我们一直害怕的是活在自己恐惧尝试新事物的阴影下。
作者说,拉倒吧,我就是英语国家的,我都做不到这样的“流利”。有这种心态其实是学习者被自己想象出来的目标吓到了。真正的流利,只需要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仅此而已。
所以,一开始应该只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为初次见面定制一个1分钟讲话稿,就用自己目前掌握的单词和语法,练熟它,然后勇敢地去找人说。
专注于目前最大的问题,集中力量解决它,会给你带来真实的成就感。
豁出去,发挥“不要脸”的学习模式,敢问、敢说,才能发现自身存在不足的问题并给予及时校对和修正,才能收获显著的成绩。
②
『间隔的重复记忆法』
于外语学习而言,单词记忆是第一道门槛。传统方法往往是按照单词出现顺序,从头到尾背诵记忆。但是我们现在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很难有整块时间从头到尾梳理,结果就是总也背不到结尾,却还在重复那些已经学会的单词。
作者对此提出了间隔重复记忆法。简单说就是把记不住的单词提前,已经学会的靠后。越快学会的越靠后,确保把时间和精力留给没有学会的部分。
通常我们就犯了这么个逻辑错误,喜欢练习轻松的,轻松的已经记忆的觉得学习无障碍。
③
『刻意营造环境』
“去外国才能学好外语”,这是一个最大的借口。有的留学生虽然去国外留学,但是ta 平时圈子里接触的同学大部分是国人,交流和使用的也是以汉语为首,那么ta的英文上进了俺们。凡事也不是绝对的。
马云英文杠杠的,他也并非早期去国外留学。而是刻意给自己营造学习的环境,去参加杭州当地的英语角。和他在西湖边交的国外友人保持用英文通信,小伙伴的父亲通过回信及时反馈他学习英文的状况。
能够提供及时反馈。只有这样才能及早发现问题,不走弯路,而且一定要和真人交流,不管是通过社交媒体,还是网络平台,甚至于直接去找陌生人说话。因为语言不是学会的,而是逐渐适应的。不要恐惧,因为陌生人只是还没有认识的朋友。
拓展一下,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学习外语,也可以用于学习其他技能。不管是学什么,真正的学习都始于走出温室的那一刻。
无论做好什么事情,既需要吃苦耐劳,同时也要丰富一下宇宙小脑瓜,学点技能,灵活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