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战略简史其实是商业战略史,颇有黑格尔哲学史的风范!参照一般历史的写作手法,商业战略史至少有三种常规写法,第一种是类似编年体,以战略提出时间为主线顺序写就的方式,这种方式按发生的先后顺序安排内容就可以,这种方法最普通,是一般教科书常用的手法。第二种是以主题归纳汇总的写法,这种写法的常规程序是先基于现有的战略思想构建一个分类框架,然后根据具体战略思想的特点,把这些战略思想逐个填充到不同的类别下,然后按照类别展开阐述。第三种可以是以战略提出者为纲目的写法,这种写法基于战略提出者,阐述战略思想。
这三种商业战略史的写法虽然都足以说明主要的战略观点,阐述清楚这些思想的产生背景和历史渊源,但是总体上呈现给读者的还是显得零碎的战略观点和由这些零碎观点所构成的一幅散乱图景。尽管作者都会注意到这个问题,而且往往也都会做出额外的努力,试图通过时间、类比、作者等要素构建一条思想脉络之线,通过这条线将不同战略思想衔接起来,使得各方面内容能够显得更加紧致一些,但是这种努力即使不是徒劳无功,也是并无多大益处的。因为散乱的,总归还是散乱的,绝不会因为貌似有力的外力聚拢而改变局面。
下面来看作者的写法,作者的写法颇具黑格尔写就《哲学史演讲录》风范。首先在作者看来,商业战略绝对不是由一堆零散的观念、框架和工具构成的一个杂合之体,而是一个经历进化发展而来、必将进一步经历进化发展而去的有机生命体。从商业战略这个概念被模模糊糊的提出来,到第一代商业战略思想初步形成,再到后续的商业战略不断生发,整个历程既像一颗种子落地,生根发芽,吐枝开花的历程,也像一种生命从其原始形态,历经多种生命形态,不断变化,不断进化的过程。所以不同的商业战略也就不再仅是一堆零碎的观点及其框架工具,而是商业战略思想进化历程中不同阶段的产物,这些产物表面上差距极大,但是却一脉相承,表面上有不同的组织,不同的人士提出,但是却源于一根思想主线。
作者正是具有类似黑格尔的历史洞察,也采用了与黑格尔哲学史相仿的观察和阐述手法,商业战略从零碎、散乱走向了系统和秩序,从貌似无关走向了进化。这种处理手法可能尚需实证,对于一些细节的处理也需商榷,但是客观上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商业战略历史解读和构建方式,在这种方式下各种思想之间被发现了或者是被赋予了有意义的逻辑关系,而逻辑关系显然特别受人的大脑和认知体系欢迎,因而也就更易于被读者接受和记忆。
总之,虽有缺点,但是新颖精致,易于记忆,很好。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