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朋友的画,常会在画面之中找到许多画家的影子,正所谓画如其人,画与人相互印证,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看画识人,真实可靠,画有改变,往往是画家的心境已然不同,这种百转千回的心思,看人未必明白,但画中的点点滴滴却交代的一清二楚。
绝大多数人画画的最初,都只是源自内心本能的单纯喜爱,因此轻松自然,信手拈来,常有神来之笔,但随着在少年宫、附中、本科、研究生的学习,随着自己成为美院教师或画家,随着绘画技巧的日趋成熟,随着种种不知为何却习以为常的附加,我们的画却显得越来越程式化、越来越无趣了。
当我们习惯了厚重而有分量的表达后,我们再难找回画画最原始的初衷,可能是文以载道的观念在中国太深入人心,大家总希望在自己的画面中多附着些什么观念、思考之类的,其实不过是一张画罢了!如杜尚所说:你并不欠世界一幅画。
画画如果捆绑了这许多东西,肩负了如此的责任,沉重得连画家自己都举步维艰起来,画自然也不可能轻松自然。从这个角度讲来,灯灯的画在当今画坛是有个人面貌的。
放松,自由,无拘无束,只有此时,作者才能充分将自身的魅力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事实上一切定论对新一代总是有疑问的,时代的压力迫使我们对以往进行反思,而原有的规范对我们来说越来越不适应。不满足于过去,试验、发展,发展就意味着打破,打破意味着创造,正是这种不同的创造,才推动了画坛的不断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