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重新包装上市的一本经典书《你的灯亮着吗:如何找到真问题》,一些朋友直呼看不懂,营销编辑来找我要抖音文案,我想了想,其实这是非常普遍的一件事,所以准备写篇文章谈谈。
很多书都会有这样的遭遇,因为当作者写书的时候,时代背景是那样的,当我们看书的时候,时代背景是这样的。就像《你的灯亮着吗》,1982年原书出版,到现在已经40年了。所以有些东西,过时了。这个要坦率地承认。
过时的其实是个别案例,比如讲汽车进隧道开大灯这件事,从技术上来说,已经发生了变化。所以,有的人读的时候就会觉得有一种疏离感,因为他所感知的生活不是这样的。包括书里提到的城市、人名等等,都不是我们所熟悉的,所以很难有一种亲近感。电梯案例里讲的哥谭市还好一点,因为DC电影是当代的中国读者所熟悉的。
个别案例过时了,但是思想没有过时,这也是为什么出版机构有勇气再版老书的原因。那么具体到一本书上,为什么有人看不懂它呢?想来大概有这样几种情形。
第一种情况是需要前置知识,比如专业书,或者有一种知识深度的书,没有相关的阅读积累,就读不进去。这种时候不妨换本同主题的通俗读物来看,积累有了再挑战经典书,循序渐进。有的人能够读大部头,还能写出非常有条理的cliff notes(名著导读),我们可以羡慕,但是正确的做法是退而结网。
第二种情况是,你遇到了垃圾书。怎么判断呢?以我的偏见,看见吉林文史出版社、成都地图出版社、黑龙江美术出版社、华侨出版社之类出版社出版的书,先要打个问号。他们确实是正规的出版社,这是可查的,但是制造了大量的低价劣质书——不能称之为书,应该叫文字垃圾。长的是书的样子,可是内容粗制滥造,看什么书名卖火了,马上搞一本同名书,甚至封面都敢和别人长得一样。
而书名没有专利,谁都可以用。我原来经手的一本书《即兴演讲:掌控人生关键时刻》(作者朱迪思·汉弗莱),卖了60多万册,后来吉林文史也出了一本《即兴演讲》,现在卖得比朱迪思那本还多,我曾买来看了,也不能说看了就会死,但是一看就是东拼西凑的。这样的书如果你看不懂,千万不要自我归因,这不是你的错,是无节操无下限的出版社的错。
除了看出版社,还可以怎样辨别是不是垃圾书?豆瓣整体上还是靠谱的,所以可以看豆瓣的评分,如果评分低于7分,就要小心。有没有误伤的?也有。比如评论特别少的,只有一二十条,评分就容易被一小撮人左右,而上百条评论的书,相对而言就不容易被少部分人左右。不过,搞营销的人如果组织能力强,会给图书拉分,所以光看评分还是不行,你得看评论。
如果是水军写的短评,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它舔得特别明显,而认真读书写出来的短评,是能打动你的,它有一种真实感在里面。读上一两页豆瓣评论,你就知道是不是水军屠过评论区。
第三种情况是,这本书不是写给你看的,所以你也没有兴趣去掌握前置知识,这种时候绕道走就行了,当你需要的时候,再来看。
第四种情况,也是最常见的情况,就是一本书所讲的知识是反常识和反直觉的,而它铺的理解坡道又不够长,所以初读的时候会觉得懵圈。这个时候,你可能来情绪了,就说这书不咋地。其实不是那么回事儿,这种时候,我们需要揣摩的功夫。
以《你的灯亮着吗》举例,这本书有的人说看不懂,我想一部分原因是,这本书所讲的事儿和大家的期待不一样。想看怎么解决问题,可是这本书似乎没讲怎么解决问题,没有像PDCA这样的闭环工具,也没有一页纸解决法之类的模型。用麦肯锡的话语说,就是不MECE(指不重不漏),因此,即使是推荐人林老师写序的时候,也为此颇纠结了一番。后来找出温伯格的其他书来看,算是对这本书有了一个更为深入和透彻的解读,那就是:《你的灯亮着吗》其实在讲如何处理一个问题。
处理不等于解决,因为处理的结果可能是,压根不解决它,let it go。当然,这也是一种解决方案了,但是和我们平时遇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直觉与习惯是有冲突的。说白了,我们不适应作者的思维方式——而这,也正是需要我们提升的地方。当我们遇到了不一致,就要多个心眼,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此时你急于保持认知协调,把不理解的东西都斥之以垃圾,那你可能会错过1个亿。
一个有用的经验是,如果直接看正文不太明白,不妨先看前言、后记和推荐序这些内容,因为写序的人会先于你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会先替你找找毛病在哪,并且分享他的理解。而前言后记,则是作者交待写作背景和创作心路的文字,先看它们,你会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一本书,作者为啥非写它不可,到底想实现什么愿望。如此下来,你大概会找到开启宝藏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