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初九。我正月初七回京。昨天休整了一天。今天算步入正轨吧。
春节,我是要回家陪父母的。父母年纪越大,越发感觉陪伴的重要。爸爸今年就满70了,妈妈68,对于父母已经这个年纪,我内心很难接受,是抗拒的。孩子心中,父母永远是年轻的,不会老去,不会死去。妈妈告诉我,爸爸去年已经张罗准备“方子”(棺材),说明他自己也在正视衰老和死亡这件事。作为常年不在他们身边的女儿,很难过。
每年,只有春季和父母有长时间的陪伴。现在,春节的很多习俗在慢慢淡化,淡化为仅仅是一个假期,可以放松自我、外出游玩、走亲访友的一个7天长假。
而在我的湖南老家农村,春节还保留了一些传统仪式。细细分析这些仪式,其实就是两点:一是记住自己是谁,从哪里来。二是祈福。
1.大年三十早上的团圆饭(家里叫做团年饭)是年的开始。吃饭前隆重地准备祭祀用品(完整的猪头,鱼),放鞭炮,点上香蜡拜菩萨和祖先。正式开吃之前,为逝去的祖先斟上酒、添上饭,请他们落座,说一些请求保佑后辈平安的话语。他们“享用美食”结束后,把所有酒倒回原来的瓶子里,饭倒进饭锅里,(不可直接使用祖先“使用”过的酒和饭),家人才开始用餐。用餐时,谨言慎行,说吉祥的话,桌上尊老爱幼,其乐融融。
2.大年三十傍晚,会去逝去亲人的坟地,俗称“送亮”。也许是表示为逝去的亲人点亮家里的灯,迎接新年到来。原则上,家族的后人都得去,但是娶进门的媳妇可以在家看家。这些都在不断强化“香火”的概念,重男轻女思想就是这样代代相传的。在祖人坟前是没有悲伤的,只有节日的喜庆。点香蜡,燃放鞭炮,磕头,烧纸钱,是一套完成的程序。
3.大年三十晚上的“出信”是真正的辞旧迎新。这是很神圣的一件事。烟花鞭炮不是为了欣赏和好看,是为了辞旧。出信的地点在每户门前宽敞的“天井”,时间一般在12点。以前,每年会有各种说法,有的年份说要早出信,有的年份说要晚出信,但谁也无法肯定信息来源,只是口口相传。现在也开始质疑这种信息来源了,一般会选在12点。以前,是要守岁的,一整晚不睡觉,一家人围着火盆聊天,总结旧年得失、畅想新年计划。我小时候,大年三十晚上,是爸爸整理各种家庭账目的时间。那时候,家里的小卖部有很多赊账。每年三十晚上,爸爸会用心地誊抄赊账本,新账本产生。现在,父母年纪大了,已经不守岁了。12点出信完了,就会去睡觉。出信前,会敬拜各路菩萨,厨房的、堂屋的。拜完后,全家穿戴整齐,打开大门,在天井的东南方向点上香蜡,全家人恭敬地磕头。然后,按照分工开始燃放鞭炮。放完,在天井的西北角再次磕头。全家人,从大门进屋,在堂屋、厨房再次磕头。这时候出信仪式才算完全结束。可以开始给长辈拜年了,拜年后,长辈给红包。
4.大年初一会起床很早,而且很忙。要去庙堂拜菩萨、拜土地庙、拜祠堂、拜逝去的亲人。由于三十晚上燃放烟花,空气有些污染,这种敬拜越早越好,南方的冬天又容易有雾,能见度很低。所以,很多次,我们一家人是在浓雾中摸索道路前行的。土地庙和祠堂都在乡间,得沿着小道前行,有的小道还有草,深一脚浅一脚的。每到此时,小时候在田埂行走的记忆会爬上来。敬拜仪式还是这样,点香蜡、磕头、燃放鞭炮,边磕头,同行的长辈会在一旁祈福,请求菩萨和先人保佑。
5.大年初一晚上还是敬拜,不过只是去逝去祖先的坟前敬拜。
6.以前,初三、初五、初九都会去祖先坟地烧香磕头的。现在的人懒了,都不去了。正月十五也许还去吧。(我每年初7左右就返京了,拿不太准)
除去敬拜菩萨和祖先,春节的另外一大项目就是走亲访友。对于小孩子来说,这应该是最愉快的,因为有同龄的小朋友可以大聚会,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可以收红包。不过,对于大人来说,是负担。走亲访友需要准备礼品,要给晚辈准备红包,这是一笔大开支。
春节,每年一样的过法。但是,还是得好好过,虔诚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