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高尔夫是一项历史悠久的户外运动,也是一种尊重传统、诚信自律、恪守礼仪的“绅士运动”。但是,这项运动的启蒙既不是绅士文化的“原版”,也不是代表上流社会“贵族集团”的“原创”,而是来自社会底层,是牧羊人在劳动之余自娱自乐游戏的启蒙。从牧羊人的游戏,到人所共识的“绅士运动”,是什么力量改变了这项“游戏”的主题?
我们今天揭开这项运动的面纱。。
苏格兰起源说
在14世纪末15世纪初,苏格兰的牧羊人在放牧时,用牧鞭击打石子吉入前方的兔子洞里,作为自娱自乐的游戏。这是他们放牧期间重要的活动和娱乐手段。(苏格兰全称苏格兰王国,最早建立于约公元843年左右,两个世纪后,在1603年与英格兰组成共主邦联,《1707年联合法案》通过后,苏格兰王国与英格兰王国正式合并为大不列颠王国。苏格兰现在是英国的一部分。)
由于苏格兰地区冬季阴湿寒冷,牧羊人再玩这种游戏之前总要带上一瓶烈性酒(威士忌)在身上,每将石子打入前方的一个洞穴必须要用瓶盖喝1小瓶盖酒,既是庆贺也是驱寒。而这一瓶酒的容量通常是18盎司,1酒瓶盖正好为1盎司。1瓶酒喝完正好是18个洞穴,久而久之这种游戏也就形成以打完18个洞穴为基本规则的游戏方法。
14世纪中叶,高尔夫作为牧羊人的游戏,在苏格兰的东海岸流传甚广,也影响到了当地的渔夫。
15世纪中叶,苏格兰国王詹姆士二士颁布了一项法令,“完全停止并取缔”高尔夫游戏。究其原因是因为这项消遣性极强的游戏“严重妨碍了正常的军事训练”,进而使军队无法保卫疆土抗击英格兰人。这期间正是苏格兰与英格兰“百年战争”的时期,后来苏格兰人戏言:苏格兰在战争中败于英格兰人,就是因为苏格兰人沉醉于高尔夫,而荒废了军事训练。
这有点传说的意思,很难评价,但是1457年3月由苏格兰詹姆士二世签发的苏格兰议会法令,则是有据可查。
我想要说明一点,“高尔夫”的启蒙绝非是“贵族集团”的原创,高尔夫是早期“贵族运动”的说法也应该给予纠正。
中国起源说
中国历史上有种运动叫“捶丸”,是一种源自“马球”游戏方法的变异与文化延伸的历史产物,它与苏格兰早期的高尔夫球启蒙于牧羊人自娱自乐的游戏,有着不同的“文化载体”,中国的“捶丸”首先是作为一种“宫廷文化”的娱乐方式,而逐渐波及民间推向社会;而苏格兰的高尔夫则反之,起源于民间,后又得到了“绅士文化”的强力填充,变成了“绅士文化”的“舶来品(外国制造,从国外进口回来的商品,加引号隐喻是想表达这项运动来自民间)”。
唐朝的“马球”游戏通常是在宫殿前所铺设的球场中进行,这种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庶民百姓人人皆喜爱的娱乐活动,自然也得到了侍奉皇亲国戚的仆人或宫女们的偏爱。由于不擅长骑马,于是这些仆人和宫女,便徒步持杖打球,深得皇上赏识,还以这种游戏方式为皇帝表演。这种有别于“马球”的游戏,就是中国历史上“捶丸”游戏的雏形——“步打球”。在唐代贞观年间,“步打球”作为一种纯粹的娱乐游戏,深受不骑马的中原人的喜爱,迅速得到了民间的广泛认同。
从现有史料记载,启蒙于唐朝的“步打球”游戏,到了元朝达到了鼎盛时期,这时,“步打球”游戏从社会层面来看,已经不再是一种简单的休闲娱乐的游戏,而是形成了一种将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融为一体,促进人们交流往来、切磋球艺的“竞技文化”。
历史上的“捶丸”游戏,由“鼎盛”走向“覆灭”,从明朝中期,至整个清朝,上下四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一步步从历史足迹中消失,这也是我们的“文化遗憾”,这与中国明清两朝统治者在治国策略上有关。
在明清四百年发展过程中,理性主义不断回潮,社会根源是统治者以强权手段,把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看做是治国策略之根本。按照儒家的礼仪思想,都应当以“仪”与“礼”为唯一的道德准则。无论为官之人还是庶民百姓,男人以危冠巨衲、博带宽服为至高仪表,而女人则更以深处闺房、抚琴作画、小脚传情为至高美德。明、清两朝男人的“重文轻武”和清朝女人的“小脚缠足”之习,充分体现了统治者强加于民生的文化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