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1日,周日,风清云淡,日历显示节至秋风,这让我想起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之诗句,仕途宦海三沉三浮的他,豁达且硬气,让贬官之挫无奈他何,反成就了其不朽的诗豪之誉。做人,理应如斯,逆境之中,向死而生,慨当以慷。
早晨八点,乘学校公务车去长宁区图书馆参加“词翰呈双璧,斯文今在兹——《心上过天风——壬寅诗馀二百首》新书发布会暨词作书法展”,同去的除学校严校长和我们张掖三人外,还有上海市书法协会会员、上海长三角画院副院长、罗店中学专业书法教师金爱华老师。周末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全凭严校长的热心帮助,本是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邀约他去参加,为了让我们开拓视野,他便主动带我们一同前往,导师育才之拳拳之心常常让人身心受教。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不是简单的说教,更多是热心的帮助、耐心的身教和艺术的指导。
说及金老师,一爽快人,在罗店中学庆祝教师节时我们已加过微信、彼此熟络,每天从朋友圈看他打卡的书法作品更是一种心灵的陶冶和洗礼,他以行书见长,笔锋行云流水、钢劲凌利,其以林书记词作《黄鹤洞仙•浮世乱花风》为内容的书法作品也被收录于林书记新书中,不失为一件荣耀之事。我不懂书法,但深爱之,正如我不擅长体育和音乐,但酷好之。加之,金老师每天笔耕不辍的练笔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这也是我认识的大多数书法爱好者一贯的优秀品质,他们不为名利起早,也不为升官摸黑,只因兴趣所在、心之所向、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使然,让他们成为了最勤勉的一族。这恰也印证了严校长那句话:“人与人之间的最小差距是智商,最大差距是勤奋、努力和坚持”。试想,一年365天,如果每天坚持干好同一件事,百年之后该是多么恢弘。如果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那么一年后就会活出别人没有的样子。0.99的365次方等于0.0255,1的365次方是1,1.01的365次方是37.78,就多那么一丢丢儿,结果就大相径庭。人生如此,教育概莫能外。
今天活动的主角是文史学者、编剧、词作家、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他于壬寅年创作词牌作品200首,凝聚成著《心上过天风——壬寅诗馀二百首》,为飨读者,其于诸多词作中精选38首,特邀丁申阳、吴雪、童衍方等38位书画家以翰墨妙笔书画呈现,形成诗书合璧、相映生辉的文化新景观。
秦观在《鹊桥仙》中写到:“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今天,上海几十位有名气的书法家将林在勇书记的词作以行书、草书、楷书等的书法形式呈现出来,无疑是金风和玉露的跨学科融合,让诗词有了灵气,让书法更添神韵。
所有美好,恰如其分。今日——2024年9月22日秋分,林书记选择了一年一度“一半收获、一半耕耘,一半清凉、一半湿热,一半翠绿、一半金黄”的秋风之时,怀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高敬意与忠实传承之心,以书为引,召开此次展出活动,用心良苦,他期望更多的人能够勤耕春天、收获秋天;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引领更多人为祖国文化的繁荣昌盛种下一颗种子、收获一片花海;更希望社会各界再忙也要放下手机立即读书、再忙也要写点东西以飲后世。
新书发布会上,文艺界各路大咖代表的发言,让活动又高了一个八度。新书发布,不唯利、不唯名,是人之一生的总结,是又一次吹响的文艺从复兴到创新的号角,是为更高层面启迪下一代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动自觉。
在我看来,这无疑是一次极好的文学和美育领域的高层“领读”,作者几十年如一日勤耕不辍,坚持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身边人爱上读书、习字养心,不啻为教书育人之幸事一件。作为教育人,此种示范应多多益善,由校园辐射社会,发挥“蝴蝶效应”,形成“一人读写,带动一大片人读写”的良好态势。如此,则文化自信越来越有底气。
提及“领读”,我还是有点小确幸。据悉,日前由中华传统文化诵读工程、中国教师教育网、曾仕强教育专项基金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先进单位”评选初审工作已落幕,我校申报材料已通过初审,正等待终审结果,期盼能跻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全国十强”单位。
发布会结束后,在严校长的热心介绍下,我们有幸拜见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先生,拜识了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新书作者林在勇书记,拜识了嘉定一中校长、祖籍陇西的李元校长等等,让我们感受到了学者的学识、气度和修养。与高人为伍,必是智者。我虽非智者,但从今天的活动中、从他们的发言里、从与他们的交流中,启迪颇多、收获不少。我也更坚定了“领读”下去的信心和决定。
衷心感谢我的研修导师、严卫东校长一次又一次的热心引见,让我们的精神世界日益丰盈。
启示与思考:
今天的启示与思考,我抄录了林在勇书记的弟子、青年教师梁诗宸为其老师新书所作的序中的一段话作结:“内卷”疲惫、短视频泛滥的今天,我们的心常常放逐在外,很多人麻木于电子屏幕,五秒钟不见笑点就匆匆划过,失去了那种深沉的仰望星空的耐性与灵性,也就迷失了人最宝贵的本质,遗落了与世界连通的钥匙。而林老师的诗里,“楼外漫天云逐月,楼中人坐神游惬”(《楼上曲·夜读诗书》),正藏着我一直为自己和下一代求索的“养心”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