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电视剧的狗血剧情,热门综艺的娱乐性,我更喜欢看有关人文地理的纪录片。
《小海鲜》是15年的人文美食的纪录片,制作团队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原班人马,主要讲述的是中国沿海地区的一些老百姓与“小海鲜”的故事。这一部纪录片很短,总共只有两集,每一集20+分钟,很快就可以看完。
第一集的名字叫做“讨小海”,主要讲述的是捕捞、寻找小海鲜的渔民的生活。
从老方和儿子捕捞白蟹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很多当代社会的现状。
大部分的90后都是独生子女,而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家人一般会将所有的心愿都放在子女身上,会希望孩子拥有稳定安全的工作,而出海捕蟹这样危险性高的工作父母几乎是不可能允许子女去的。海上工作危险,工作辛苦工资不高,天气变幻莫测,时不时可能就会遇到大风大浪……这样的工作现在就业的人已经是少之又少了,如果将来连上一辈船长的后辈们也放弃“继承”的话,可能这种职业就会消失,捕捞海产品就会成为一个问题。
片中说到:“传统的四大渔场名存实亡”、“鱼类大幅减少”。在十几亿人口的嘴下,各大渔场或许早就“不堪重任”,若不是有人工养殖,海产被吃光说不定也有可能……里面介绍到中国是唯一一个海水养殖超过海水捕捞的国家,但即便是这样鱼类也大幅减少,渔场与以往已经是天壤之别(纪录片讲的是2015前几年的状况)。
对于第一集,我记得最清楚的一句话是丁素翠说的:“累开心,赚钞票开心。辛苦赚钱补贴家用。”她说这些话的时候是笑眯眯的,尽管她常常穿着破旧的衣服,身上也会溅满泥巴变得脏兮兮,但她的脸上洋溢着“罕见”的幸福感。我想,那种幸福感该是中国农村大部分农民的满足感。丁素翠的家就在小渔村,因为丈夫体弱多病,她便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大概是个很乐观的女人吧。捡完蛏子后回家,给家里做一顿蛏子大餐,从渔民又变回家庭妇女。丈夫看起来也很幸福,大概是因为娶了这样的妻子吧,丈夫笑着说:“里里外外一把手。”丁素翠听了后尽管嘴上说他在说笑话,但心里应该乐开了花,哈哈大笑着。生活,本应那么简单。
对比第一集,第二集主要表现在餐桌上。所以,第二集的名字也是叫“烹小鲜”。
里面也反映了“隔代亲”。堂堂八岁,父母工作忙常常由外婆照顾。堂堂是个非常挑食的孩子,外婆为了迎合堂堂的口味,常常做上一大桌子的菜,但堂堂有时面对一大桌子的菜,也可能没有一个菜合他胃口。外婆枉费心思,变着做法处理各种菜,说是怕饿着外孙、导致他营养不良。其实这就是很典型的溺爱。小孩子不吃饭给他饿会儿,肚子受不了了再难吃的菜也会吃的,或许还会觉得好吃并且爱上;但是一直惯着孩子,去迎合他的口味,只会让他的嘴变得更加挑剔。额,作为一个未来教育……我想说,小孩在家可以惯着,可到了学校总得适应学校的食堂,如果是跨省更得适应不一样的口味,外婆能跟一辈子吗?外婆是会老的啊。
浙江的一间小屋里,100岁的太奶奶正在等待五个孙女带着她们的孩子一同来为她祝寿。五姊妹都离开了家乡,嫁到了全国五个不同的地方。对这样的家庭而言,团聚成了头等难事。可能现在大多数年轻人的想法都是大同小异的,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想去多赚些钱,世界看了钱也赚了但离家却越来越远,爷爷奶奶的头发越来越白,父母都皱纹越来越明显……
这个时候,才意识到其实家已成了曾经最期盼抵达的远方。我想,那样的家庭虽然不能经常团圆,但家庭氛围应该是极好的。比如她们五姊妹会一起带着孩子去厨房忙活,那是她们交流情感的家庭游戏;嫁在陕西的大姐学会了擀面条,西北的面条加上东部的海鲜成就了一种新风味的手擀面;全家人坐在一起,一一为太奶奶献上祝福……
当我看到五妹在要离开是偷偷擦眼泪时,当我看到车的背影渐渐缩小时,当我看到太奶奶用满是皱纹的双手捂着眼睛时……我更加明白,家庭团圆对中国人的重要性。
三门的元宵节前夕,会有一项特别的活动,那就是“糟羹节”。糟羹其实有点像我们湖南人做酒席时会有的“甜菜”,将一些水果、蔬菜和干果等煮在一起,加上一些糯米圆子,熬成浓郁的甜汤或咸汤。三门的每家每户都做好糟羹,等待男女老少们前来“乞讨”,糟羹分给越多的人,主人家就越觉得光彩。我们这边元宵节的前夕会有“偷青”,就是去别人家的菜地里偷菜,在我很小时还挺流行,但现在已经很少有人那么做了。我一直以来很羡慕那种有每逢佳节,就会有各种传统活动的地方,他们对老一辈定下来的一些好的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一些特殊的日子变得更加有仪式感,那令我向往。
我昨天看完这短短的两集纪录片后,在思考纪录片的意义是什么?或许,是早就预想到了某些事物会在不远的将来后彻底消失,而这些事物又是具有价值具有特别意义的,或者说是现在的人舍不得遗弃的……总而言之,就是一种情怀。所以,总会有那么一群人去努力地用影像将它们记录下来,即使在它们消失之后,并无一二人再次观看。
我觉得纪录片最大的魅力在于,它可以让我们去感受不一样的人文情怀。我认为一部好的纪录片,会将现有的社会问题从影像中巧妙地呈现出来,从而去启发观看者的心灵,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