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午休时间去参观了糖球的公司和她自己的小格子间。说是参观,不过是站在她的工位瞭望整个办公区。
我问晚上咱们几点去吃饭?
“六点。每天六点我就走。六点下班,但这些人到点没有动弹的,七点之前离开的很少。” 糖球扬起头朝那片格子间一努嘴,示意我“这些人”都指谁。
办公室有敲键盘,走路,和交谈的声音,但还是很静,我俩只用气息说话。
糖球很爱玩,纸牌和徒步都爱。
“这么进取的工作氛围,你总出去玩领导能给假吗?”
“硬着头皮请呗!”
我看着她宽阔的脑门,感觉一定很硬实,像长了一块半月板。
我对糖球的好感来源于她从来没说过“我要减肥了。”、“明天又是周一。” 这种话。也没说过 “你必须非常努力才能看起来毫不费力。”、“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这种话。
糖球有种本领,叫“瞬移”,换句话说就是翻篇儿快,爱翻篇儿。
玩完马上能投入工作,工作完立刻开始疯玩。
周五干活的时候不惦记周六出去玩的事,周六出去玩不惦记周五没干完的活。
在缓慢行进的滑水艇上,她穿着橘黄色救生衣,扬着头,用脑门劈开迎面而来的风。
电话打来,她坐下来,把听筒音量调到最大,但风呼呼地吹着,信号又时断时续,她一字一顿,一遍一遍解释和回应。
挂了电话,立马气势磅礴地站起来,伸手眯眼张嘴扬头,像没有电话打进来过一样。
她一扬头,船就慢下来了。
“谁打电话啦?”
“没事,让我回去抓紧把PPT改了。”
“怎么办?”
“大后天到家再说。”
多数人对于生活的预设是“努力,努力,不要停,不能停。我要做最好的自己。”
一旦做了一件让自己觉得有松懈迹象的事,也会想办法解释:我是偷得浮生半日闲。
前天铃铛打电话,说你看“微微一笑很倾城”了吗?
“没看。”
“哦,对,你没时间看哈。那个很好看呢!”
说完她好像觉得哪里不对,迅速地吸了一口气说:“其实我也没啥时间,偶尔看一下......”
知乎大神菠菜有段话感人肺腑:
“努力是一种人生技能。知道不努力天也不会塌下来也是一种人生技能。
颓废有颓废的爽,热情专注有热情专注的爽,颓废的时候没人喜欢你有自由自在的爽,热情专注的时候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有被认同的爽,等你发现自己可以自主切换两个频道,两个频道其实殊途同归,你就不太在意自己一定要保持什么样的状态。可以接受的频道越来越多,自卑也好,自信也好,开心也好,郁闷也好,无非是人生的频道,人活一世,转几个台怎么啦。
因为我们是普通人,我们再怎么转台世界道理不会灭亡,而且我相信你也和我一样没有杀人放火的胆子和能力,所以,现在从自信到自卑了,从努力到不想拼了,都是无所谓的事,放心大胆的各种转台吧,转来转去,都轮一遍,这都是日后逻辑自洽,自得其乐的养分啊。 ”
颓废和热情中间的转台,工作和玩耍中间的转台对于每个人都很重要。
转台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有,至少不是每个人都那么容易获得。
因为主流价值观说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停,自然每个个体的努力也不能停。
转台能力练习得少,所以生疏,所以总被惯性牵引。
上学的时候,出去跑个步,回到教室一个小时脑子都静不下来。放个小长假,提前半个月心神不宁。
因为心里追随着“努力不能停”的预设,所以做和学课本知识无关的事,都会累积焦虑。
又因为焦虑,更难以接受自己转换到松懈的状态。
学的时候认真地学,放松的时候彻底地放松,仿佛是件极难的事。
一刻不停地努力是件相当艰难的事,而更艰难,更折磨自己的是内心认为应该一刻不停地努力,却一刻不停地惦记着要去玩耍。
直到慢慢褪掉了“努力不能停”的生活预设,逐渐接受“硬着头皮请假”的意义,生活也似乎没那么艰难了。
一个朋友问,你以前不是挺勤奋地么,坐火车去车厢间接头的地方读英语,早上六点半就吃完饭到教室了,现在怎么老是各处浪,不能消停儿地上班赚钱吗?
我故作轻松地给自己一个台阶下:“我在练转台呢,现在正在“松懈”这个频道上。”
其实心里想说的是这句说出来要么挨骂,要么被诅咒的话:
人生没有重来,贪玩有何不可?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自由的狍子(ID:freepaozi),转载请私信联系白名单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