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负能量,可又道不出为何。这几天看到央视热播历史剧《于成龙》突然带来了一点兴趣,只因为朦胧的记得还是很小的时候,家里那时还没有电视,天天吃完饭去领居家看那两集黑白电视机里播放的《一代廉吏于成龙》,也算是勾起了儿时回忆了。正好这段时间读书会也正在讨论如何读一本历史类的书,我就分享一下我看完这部剧的感受。
可能有的人会觉得一部正能量爆棚的历史剧大多数是假的,是一场政治洗脑,甚至是封建荼毒,但是它的的确确是根据历史为线索拍出的一部没有“小鲜肉”,没有“欧巴”,没有“神仙姐姐”的良心剧,值得一看。
于成龙从45岁开始离开山西老家到广西做县令,先后做过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等各级官员,直至做到两江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在23年的做官履历中,他身上自始至终保持了清官所具有的多种优秀品质。概括起来说,他办事公道,为政清廉,政绩突出,生活简朴,严于律己,善待百姓,嫉恶如仇,对家人、身边人管束极严,直到他68岁去世,他没有留下一点财产,除了破旧衣物以及一些生活必需品之外,四壁萧然,别无长物,见者无不泪下。被清代康熙皇帝称为“天下第一廉吏”。
剧中于成龙被称为“于青天,于青菜”,因为他心系百姓疾苦,一生清贫。那是因为什么练就了于成龙这样的清官呢?
我觉得观念决定行动,有什么样的人生观、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道路选择。人类其实是一种很奇怪的动物,追逐利益,贪图享受固然是人的动物本能,但是出于某种更高的精神追求,人类有时候会自觉放弃物质的诱惑与享受。每个时代,总有那么一些人,在外人看来几乎过着清教徒般的生活,但他们不仅不觉得清苦,而且还能够在艰难困苦中获得某种幸福感、成就感、荣誉感,并孜孜以求,乐此不疲。清官清官,清苦为官——中国历代清官,其人格特征似乎均体现出了这样的集体特质。
然而现如今,真正能为百姓请命的官员有多少?剧中于成龙的同乡章吉仁也想要作为一个清官,但是在百姓和自己的乌纱帽之间,他依然选择了明哲保身,试问谁有于成龙的气魄,一句就算“被五马分尸,我也要开仓放粮”震撼了每一位在场官员!
处世不必邀功以无过为功,与人不求感德以无怨为德!一句处世格言是这部剧带给我最大的感触,如果你也有兴趣,你也可以去看看~或许你会有其他更深刻的见解。
本期知识点推荐如下:
一味坊·读书会·第121期
1、抵制韩国,抵制日本,为什么不抵制美国
2、什么是幸福
3、两会谈“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