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和姨娘视频,也许是在他乡的孤独,也许是太久没见,她聊起了往事,也带着我的思绪回到了童年。多少岁月过去,那些记忆依然鲜明如昨日。
多少年前,有一个小女孩,奋力骑着自行车,从城西穿越到城东,花上一个多小时,为的是去姨娘工作的小学,住上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姨娘家的表弟,小我3岁,是个书虫,比我更甚。那时候的我们,一起翻墙溜进图书室,搜遍每个讲台,或是在书店坐上半天。有时候,为了获准看对方的书,还得做上一个小交易,也许一包零食,也许一根冰棍,也许姨娘做得比肯德基好吃一百倍的炸鸡腿。当然,也有为了谁先看一本书而吵架的时候,也有交流观点演变成争执的时候。在读书,思考这条路上,他是我的启蒙伙伴。再后来,他学了佛,我学了圣经,也许我们的宗教缘分从小时候就打下基础了,期待,有一天……殊途,能,同归。
再来讲讲我的姨娘,虽是同根生,性格却和妈妈很不一样(话说时年轻时候,现在妈妈也改变了很多啊,欣慰,偷笑)。可能妈妈和舅舅遗传了外婆的坏脾气,而姨娘遗传了外公的温厚,因此,每个暑假,我都期待可以去姨娘那边住上一段时间。因为姨夫常年在外,有我的陪伴,姨娘也很开心,直到我去外地上大学。然后,她出国和姨夫团聚,我们的联系就渐渐少了。又直到用起微信,我们才能多一点聊天,虽然也是各自忙碌,偶尔联系。说到她在异国的孤独,说到她的艰辛,那幕幕童年回忆才又浮上心头。那些日子,爸妈因为一些大家庭的纠纷关系不好,我就很害怕假期待在家里,姨娘这儿,就成了我的避风所,自由的港湾。时至今日,依旧搞不定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琐事,但长大的自己必须学会面对,也要学会成为家人的依靠。
除了童年的陪伴,从这个女人身上,我也模糊地明白了什么是坚韧和忠贞。外公家虽然也不富裕,但姨娘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姨夫这个山里的穷小子,坚信着姨夫的人品。在挑女婿这一点上,我不得不佩服外公独到的眼光,包括我爸,也是穷人家,况且爷爷身体不好,去世早,但外公坚持认为我爸也好,姨夫也好,都是能托付她女儿终身的人。姨夫确实工作很努力,但必须常年在外,多少年姨娘就一个人一边上班一边和那个调皮的儿子斗智斗勇,个中心酸我只能体会一二吧。还好,苦尽甘来,后来他们一家终于可以团聚。虽然和姨夫见面不多,但在家族中,能和我谈人生谈理想谈价值的就只有他了。曾经我也怀疑过,常年分居的婚姻有意思吗?姨娘你有没有后悔嫁给姨夫?二十几年过去了,看着现在的他们,我能体会到,姨娘从来没有后悔过,从决定跟着那个山里的穷小子开始,她就没有想过要放弃,也一直坚信着,日子会越过越好,她不仅在背后支持着她跟随的男人,也支持着他的大家庭,帮他履行着他家族责任。姨夫对姨娘说,辛苦了这么多年,担负了兄弟姊妹的责任,送走了父母,养大了儿子,就是还没能给你那套房子装修起来,落叶归根的时候有个安身的地方,现在要为你,为我们俩做这些。
那个年代的爱,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钱,没有房车,但是有责任,有承诺,有风雨同舟的决心,有体谅,有付出,有扶持。圣经约一4:18说,爱里没有恐惧,是的,因为已经有了最强大的力量。 Love never f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