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是一个乖乖女。
即使我在初中时还和男生因为谁做卫生的问题举着扫把打架;即使在高考前紧张的学习之余早恋;即使选择背井离乡留在我最喜欢的城市仅仅是因为能看08年奥运会和人艺的话剧;即使很享受一个人背着行囊独自旅行,但是当我在高考志愿表上填下了父母认可的大学,从事着父母认可的工作,和父母不认可的男生分手时,我的乖乖女形象就做实了。
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我被送到幼儿园上全托,只有周末才能见到家人。那时,我经常躲在被窝里一边想爸爸妈妈一边哭。我当时想我长大了可以当演员,因为只要一想到爸爸妈妈对我的好,我就可以立马哭出来。
从那时起,父母就是我的软肋。
上小学后,有一段时间我住在奶奶家,有一次我偷拿了奶奶钱包里的钱买零食。事情败露后,奶奶在我妈面前告状,晚上,我第一次看见妈妈在被窝里哭了。我当时想,以后一定不能做让妈妈失望难过的事情。
来北京上大学,每次离家返校我的情绪都异常低落,使劲控制着不要落泪,可最后还是哭得稀里哗啦,哭得全家人都觉得我的情感有点儿匪夷所思。
而这种情绪恰恰反应出我对父母的依恋。就像此时写下这段文字时,依然情不自禁地落泪。并不需要刻意回忆他们对我的好,因为那些好已经浓缩成一种感觉,一个概念,一场条件反射,那是你不忍反抗也不能挑战的亲情。
就像我工作后再读研究生时,他们在我的银行卡里悄悄存入了学费,我本可以还给他们,但我做不到,不是因为钱财的吸引,而是无法表达、无法拒绝,无法辩驳,似乎再多说一句,眼泪就要落下来。
大多数人应该不会像我这样在父母面前表现得如此无力,我对亲情就是这样敏感,但又有什么法子呢?
也许,父母也是这么想的吧,在他们面前,我始终是孩子。
二
而最近发生了一件事情,画风有些不同。
母亲的生日快到了,我在商场看好了一件羊绒大衣,趁着有一天倒休的时间,打算陪她去试穿。前一天晚上,老爸就反对,理由有两点:一是我的心意他们领了,但是没有必要花这么多钱买一件生日礼物; 二是我好不容易休息一天就不要逛街了。工作带娃都很辛苦,应该在家休息,身体最重要。
当时我没有反驳,也没有解释,只是说不累,就去睡了,然而辗转反侧。
次日一早起来,便和父母展开了很正式的谈话。
关于父亲关注的财务和健康问题,我是这样解释的:
在健康方面,我比他们想象的更重视。除了工作加班外,我每天晚上10点睡觉,早上7点起床,保证充足的睡眠。上班期间,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到健身房跑步锻炼。在饮食上,我比父母更注重营养均衡,少油低盐(我爸喜欢大鱼大肉,口味很重),甚至有计划在单位安排的常规体检之外,自行定期到慈铭自费体检,同时给自己和家人买重疾险,为健康保驾护航。
在财务方面,我近两年看了不少关于理财的书和文章,基本掌握了财务规划的经典理论,并且充分认识到金钱与人的辩证关系。我的原则是让金钱最大限度的服务于我和家人,最大限度地体现其价值,提升生活品质。我目前的家庭收入是多少,被动收益是多少,我的开支是多少,我的资产配置和消费都是理性选择的结果,包括送给老妈的这件生日礼物。
我还补充道,对于女人来讲,逛街并不辛苦,逛街购物是生活的乐趣,连芳芳都喜欢逛街。
介绍完情况后,老爸的情绪缓和了不少,但只是简单地表达了理解和关心,一家人便开开心心shopping去了。
三
前一阵,张靓颖妈妈因为女儿的婚事发表了一个声明,爆了很多料,个中缘由恐怕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外人不好妄自评说。而张靓颖对此事的理性回应,则让我感同身受。
我尤其认可这段表述:我可以理解她爱我的心,也会继续耐心地跟她解释,就像我这两年来一直在做的一样。我可以明白两代人的代沟,但我只会耐心解释,不会盲从。
理解和沟通应该是80后的我们现在最应该跟父母做的事。
从高中住校以后,其实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所以我们仍然用十多年前的眼光看待彼此,我们在心态上仍旧保持着强势的家长和弱势的孩子这种关系。
这两年因为需要老人帮着带孩子,我们又住在了一起。朝夕相处才开始重新认识对方,父母看到我这十多年来的成长,我也发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父母的局限性。
两年前妈妈做了一个大手术,为了让母亲更好地恢复,除了在日常饮食和生活起居方面加强保障外,我建议她看了《秘密》三部曲,《遇见未知的自己》以及一些冥想方面的书籍,支持她打坐,引导母亲从灵修层面认识自己的情绪,转变思维方式,将身心调节到舒适平和的状态。我还教她注册支付宝账户,用手机购买火车票,用SD卡扩展手机内存,用有道笔记管理病历……上次回老家,小伙伴们都夸她懂得多。
现在,母亲经常会说,这两年看到我的变化很大,相信我可以应对好任何事情。
我想,正是两年来晋升为母亲,身上的责任推动着我成长,让我有了承担更多责任的底气和自信。而与父母广泛地频繁地坦诚地深入地沟通,甚至是触及灵魂的交流,让父母对我有了信心,也更放心。
这种信任便是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