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高考季。
想起高考那一段时光,
除了怀念,还是怀念。
会怀念曾经有过一群一起奋斗的伙伴,
会怀念曾经为了考高分而彻夜背书的自己;
会怀念在台上指点江山的历史老师,
会怀念落叶深秋或春意盎然的校园。
很巧,前几天有一个教授找我们一群学生去做一个group research,在问答的过程中,他也提到了一个跟高考有关的问题,他问我们, “What's your memory of Gaokao?(你对高考的印象是什么)”
大多数同学用的词都表达了“怀念”的意思。老师非常好奇和不解,因为他原以为我们会对高考“深恶痛绝”。毕竟在外国人眼里,高考可能就是拼命地读书和填鸭式教学。
这些描述确实也接近事实,但为什么大部分人对高考的感情依然是积极的呢?
最近逛书店,发现《乌合之众》不知道为什么又突然火了起来。新印刷的版本好像就有好几个;在Amazon上面一搜更是,各种出版社在封面设计上争奇斗艳。
然后我就翻出了我在高中时候买的那个版本。因为对内容早已模糊,故此又重新看了一遍。整理了5900字的笔记。
里面谈到关于教育的问题,让我深以为然。
这种(教育)制度的主要危险来自这样一个事实,即它是以根本错误的心理学观点为基础,认为智力是通过一心学好教科书来提高的。由于采用了这种观点,便尽可能强化许多手册中的知识。从小学直到离开大学,一个年轻人只能死记硬背书本,他的判断力和个人主动性从来派不上用场。受教育对于他来说就是背书和服从。
高中的时候,我经常偷懒,不喜欢做英语作业,特别是抄写单词,但是老师永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理由很简单,那就是我大小英语考试的成绩都很稳定,高三的时候我更是一度一直保持在前三。
了解我的“懒惰”情况的同学,会说那是因为“你有语言天赋”。然后他们会继续不动脑地去完成一个抄4个的抄写单词作业;去做老师布置的阅读作业,做完之后对答案,然后也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去背老师指明要听写的单元的单词。
可是我不会这样。
我会在课余时间去读和背新概念4,文章经典而不失趣味性;背单词我会造句子,把它放到课文中去背,理解这个词,还会找相关的同义词和短语;阅读作业我一口气做完,每次会限定时间,全神贯注,然后对答案,总结题型,最重要的还有积累一些地道的表达(所以我的英语阅读文章全部都是画得乱七八糟的,估计只有我看得懂那些标记)。
只要你主动去思考,你就能够判断,怎么学习才是最高效的,如何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而非事倍功半。成功的人是会找方法,而失败的人,总在找借口。
这些东西,学校不会教你。
一个班级里面四五十人,怎么可以奢望老师能够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去制定对应的教学方案呢?
你要靠你自己。
过多地延长实际的学徒期,我们的学校寄宿制度,人为的训练和填鸭式教学,功课过重,不考虑以后的时代,不考虑成人的年龄和人们的职业,不考虑年轻人很快就要投身其中的现实世界,不考虑我们活动于其中、他必须加以适应或提前学会适应的社会,不考虑人类为保护自己而必须从事的斗争,不考虑为了站住脚跟他得提前得到装备、武器和训练并且一直坚强。
勒庞在《乌》里面批判了法国当时这种教育制度,指出它没有为国家培养出有用的人才,而是一堆只想着去政府混一份工作的无用知识分子。
反观中国,貌似也是如此。
大部分高考生填志愿的时候,看着一个个专业名称,可能也是一头雾水。他们习惯了有人给他们布置作业,却从来没有尝试自己去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去实践做这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的时候会是什么感觉。
从小学到高中,6岁到18岁,堪称人生最宝贵的黄金学习时期。而大部分人都被强制(义务教育)按在课桌椅上,听课背书写作业。
外面的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我到底喜欢做什么工作?自己赚钱是什么感觉?如何和社会上的陌生人打交道?
这些事情都是要自己去探寻和实践获得。
我们没有办法去改变现行的教育制度,我们也没有办法奢求老师给我们特别待遇,我们可能也没办法抵抗拼命给我们报补习班和课外兴趣班的父母。
但是人是有主动性的。
我们没办法改变每天走同一条路线去上学的既定事实,但是我们可以去尝试、去实践、去开拓我们自己的世界。
除了上课和补习班之外,最重要的,难道不是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