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我的小城记忆│孟里(二)
我犹豫了一下,赶到了派出所,见到陈警官,他将一个比较旧的智能机递给我,对我努努嘴。
“看,在那呢?心里有点执着,你帮忙劝劝!”
原来,陈警官本来想通知学校来接她的,可她死活不同意,又不肯多说几句话。当问及她还有什么亲人可以来接她的时候,她说有个哥。警察无奈之下,只好用她的电话打给那个标注着哥哥的,放在第一位的电话。
“怎么了?”我有点不客气的说道。
事实上,贸然之下我并不想去和那个女孩打招呼,我有点怕惹上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毕竟那个女孩,我真的不熟悉,我所了解的,也就是她主动告诉我的那么多。
接近一年没见,我根本记不清她以前是具体长啥样了,何况那个场合她是粗劣的画着妆容。
见到了子怡,仍然是廋廋弱弱的,甚至可以让还有点土气。
“哥!”她轻轻的叫了声,便没有了下文。
我找警察了解了一下,还好,真的不是大事。
学校有个同学做微商,拉她帮忙推销,她也正好想赚点零钱。只是她没有本钱投入,所以也没有加入微商的行列,只是帮她同学推销拿点提成。几个月的时间,同班同学和宿舍的姐妹都很帮她,找她买了不少货。
可是,这一次出问题了。她们所卖的产品属于三无产品,被工商监管曝光,同时,牵扯出一个专门以在校学生为目标的涉嫌变相传销的组织,很多学生牵涉进来了。她因为帮着卖货,也被接受调查讯问。
基本事实也算清楚了,警察主要是针对那个货源公司进行调查处理。子怡没有问题,所以警察也就是请她配合核实了一些事实和销售情况。
可是这孩子自己着魔了,觉得这个社会咋这样,为什么会有“三无”产品售卖。她可能感觉很内疚,对不起相信她的同学,她也没想到一个学校的学友为什么会涉及变相传销的组织。
“带她走吧,劝劝她!”很明显,警察好象也有点担心这孩子出事,因为,她看上去不同于其他的学生,穿着也朴素,情绪还有些紧张。
“走吧,闪子怡!”我第一次完整的叫出她的名字。她静静的和我回到车上。
“饿了不?送你回学校?”她始终没有再吱声。
我把车开离派出所,停在路边,仔细的望着她。名字熟悉了,长相却陌生的女孩。
“没事了,一切都过去。”我稍微而心的和她解释这个社会就是这样,这不是她所熟悉的那个乡村,她始终要学会面对和接触这个现代的社会。
突然,她开始低声哭泣起来。
好吧,我也不再言语,本来就和她没有什么言语上沟通,既然来了,让她发泄下情绪。一会就好了,我想。
“走,我陪你先去吃饭。”我假装不知道她在哭泣,开车到了中心城我常去的那家餐厅。
“想不明白就不用想,先去吃饭吧。”到地后,我直接帮她拉开车门,锁车。
“我没事的。”在餐厅呆了半小时后,她也不整理了一下情绪。这个19岁的女孩太出人意料的安静下来。
讲实话,如果是一个城里长大的孩子,估计早就见识了很多世面,会各种现代操作,我根本不会担心适应能力。
面前的这个女孩,我是第二次见。并且是在白天,终于可以完整的看着她。楚楚可怜,甚至带着稚气,男人惜爱的本能让我软弱了下来。
“既然,把我当哥了,那以后我们就多聊聊,你干脆以后有任何事主动向我汇报好了。我会及时回复你微信的。”
“至少我比你年长,我也比你熟悉这个城市。”至如至终,她都没有向我解释什么,就是听我说话。
“谢谢你,哥。”她轻声应着。
后来送她回到学校宿舍,微信上便传来了她的信息。
说的比较多,不象面对面那么拘谨。
那天,我转了1000元钱给她,在我的执着下,她点了收款。
因为我告诉她,算我借你的,以后你有钱了得还我。
“最好还多算点利息给我。”我对微信那头不再那么紧张的她调侃道。
这件事过后,我们真的聊得多了。一周总会有那么几条信息发过来,了解多了,我也就了解了她为啥叫我哥,在她家乡并不会轻易的认亲戚,更不会莫名其妙的认干亲。她当时是真的无助并感谢我,叫我哥绝不是社会上的那种应酬话。
于是,我也习惯了她叫我“哥”,我也开始叫她“丫头”。
她会开始向我介绍她的大学生活,还有分享宿舍的糗事。
那一年暑假她没有回老家,说想再去做份兼职。恰巧我东莞的一个朋友讲想请个家教。
我把她推荐过去了,说是我外地的一个表妹,朋友很是信任我,并直接为她提供住家食宿,帮他教家里的两个孩子。
一个多月的时候很快就结束了。子怡回到了学校,我给她电话,问她当补习老师感觉如何?习惯不?其实,我早就知道结果。朋友给我打过电话,说这姑娘表现很好,不单单帮孩子补习,家务活也经常干。朋友还额外给了她一个500红包。
电话那头的话看样子心情很不错,比较开心的向我描述朋友补习的情况。最后还说要请我吃饭。
“我一定要请你吃顿饭。我好久没见你了!”可能这几个月我们聊得多了,也互相熟悉一些,丫头在那边有点执着,还带着点撒娇的口气对我说。
(未完待续)
准备要快点结束这篇了,本来只是想练习下对话写文,结果发现太琐碎,又臭又长。自己都看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