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云馆创始人 于昕
10秒认识基因云馆
平台名称:基因云馆
创始人:于昕
创始人年龄:32岁
上线时间:2016年6月
平台功能:基因数据查询分析、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分析
平台规模:2016年营收数百万元
特色应用:无创产前诊断、肿瘤治疗、儿童天赋检测等
融资阶段:天使轮
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天才,是每一个家长的梦想。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从小就检测出孩子的天赋呢?当然有,而且这种方法正悄然走进大众的生活。
用互联网技术把基因大数据整合到一个网站平台,既能为科研人员提供基因数据库查询,也能根据顾客需求提供基因检测、生物信息分析。说得简单些,只要通过对一个人进行唾液获血液分析得出基因序列,平台就能够预测他的身体生长情况和个人天赋潜力。这个名为“基因云馆”的平台,是由济南一名85后创办。
创业:从生物实验室走出来的创业者
于昕在创业之前,一直在上海交大的生物实验室里。实验室里的工作,就是常年累月地做各种生物实验,做生物信息分析。在年复一年的试验中,他发现实验室里的人有一个很大的需求:许多老师和科研人员做生物分析时,常常需要大量数据,并且还要掌握一堆计算机技术,对于钻研生物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很大的负担。
2012年,于昕离开了上海交大实验室,回到济南开始创业之旅。他看好的,正是生物实验室里科研人员的这些需求。带着10多人的技术团队,于昕创办济南弘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发了一个网站,专门为生物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提供基因数据库查询服务、在线生物信息分析服务。
于昕开发的这个平台,正是基因云馆的前身。它把国内外公开的基因大数据整合到一个资源库,访问者既可以通过数据资源库查询基因数据,也可以通过上传数据和点击运行分析等简单步骤,完成一个专业的生物信息分析人员才能完成的数据分析工作。2016年6月平台正式命名“基因云馆”并上线对外公开。
因为简化了复杂的实验流程,所以于昕把这个平台定位于“网上实验室”。
转型:从“网上实验室”到基因检测定制服务商
“网上实验室”的确让科研人员省力不少,可以更专心地做生物实验。但是这个“网上实验室”的市场却并不像于昕当初想象的那般:由于客户定位于高校科研人员,本来圈子就狭小的群体,再加上使用频率不高,导致“网上实验室”看上去比较时髦但盈利能力不强。一年的营收规模不过几百万元,仅能盈亏平衡。如何转型成了于昕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在行业摸爬滚打多年让他意识到,基因检测真正的潜力还是在与产业结合的服务上。
基因测序产业链,商业上游是仪器和试剂的生产供应商,因技术壁垒高,几乎被国外巨头垄断;行业中游为基因测序的服务商,其中一方面就是基因云馆此前的主要业务——面向科研人员提供的基因测序和生物信息分析,另一方面则是将基因测序技术与医疗、农业、教育等行业相结合的应用;行业下游则是大学实验室、医疗机构、药企以及其他应用领域的用户。
作为行业中游的基因云馆要想转型,只能将服务人群从科研实验人员转移到商业用户。从目前来看,这是个趋势。基因云馆开始探索将基因技术应用到医疗、教育、农业等领域。目前国内在基因检测服务领域做得最好的是华大基因,在临床应用端几乎已横向布局完善,开始向上游拓展。
然而华大这样的龙头基因企业尽管实力雄厚,但是服务已经流程化,难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基因检测服务。而这一点恰恰基因云馆可以做到。比如同样的基因数据,基因云馆可以根据提供者的要求定制检测项目,解读检测结果。
应用:除了测天赋、治癌症,基因还能做什么?
基因检测几乎可以与任何生物有关的领域结合。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医疗,目前流行的是无创产前诊断、新生儿检测、遗传性肿瘤、癌症个性化治疗以及精准化医疗等方面。所谓的无创产前诊断,就是无需手术等创伤,通过分析孕妇的基因就能诊断胎儿患唐氏综合征(先天性痴呆)的几率。对癌症的个性化治疗,则是通过分析病人的基因,找出患癌症的根源,有针对性破坏癌细胞基因达到治病的目的。
教育也是基因检测技术较有潜力的领域。通过对儿童的唾液分析出个人的基因序列,可以比对出有哪种天赋基因,进而因材施教。在美容行业,基因检测也有着潜在的应用场景。
当然,在未来农业也是基因检测技术较有潜力的应用领域,包括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治等等。
未来:千亿市场,基因技术商业化之路在何方?
在2001年,做一次基因测序要花费至少1亿美元。时至今日,做一次基因测序最低花费不足千元。科技的成熟让这项看似遥远的技术已经悄然走进大众的生活。很多技术已经在我们生活中,只是我们还不曾察觉。比如许多医院已经有了借助基因测序实现无创产前诊断、新生儿检测、遗传性肿瘤治疗等项目。
于昕的最终目标是,基因测序能像查体一样方便,而且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
按照机构预测,全球基因测序市场在2018年或达到近117亿美元的规模,未来随着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这一规模或可达到千亿以上的规模。
尽管基因测序服务被普遍看好,但是就算华大基因这样的行业巨头,科研能力、应用领域都已经处于行业翘楚,估值百亿以上,但净利润却不足亿元。其他基因公司也面临同样困境。这和基因行业历史较短不无关系。
基因技术的商业化之路,仍有待探索。
本文由小创创原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