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初入大学时,市面上曾经有一本书很火:《读大学,究竟读什么》,转眼当我离开校园时,书中的内容早已忘得七七八八,不过这个问题倒是一直萦绕于心,值得去仔细探索思量。
如今想来,读大学最要紧的便是认识自己了。《道德经》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做到“明智”要“知己知彼”,可见也是极为不易。
大多数人大学前的人生皆以读书升学为第一要务,成长过程也大都沿着小学-初中-高中的路径发展。老师,家长是这一段时间的主宰,“自我的诉求”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
而入了大学以后,空虚,迷茫的情绪多多少少都困扰过走出家门的少男少女,一个目标达成以后身心放空的状态,对于未知的恐惧常常使年轻的我们无所适从。
在这一时期,人生三大终极问题:我是谁,从哪来,到哪去开始慢慢浮出水面,“自我意识”也似乎同期开始苏醒,在脑海中发芽生根。冥冥之中似有一座神秘的黑石碑矗立在我们的面前,吸引着我们小心翼翼地触碰它,逐渐开启“自我”的心智。
认识自己,似乎是一个需要用花费大量心力,用一生来探索的事情。这个过程初期也并不愉快,甚至可以说是会带来很多痛苦的,毕竟把自己全方位,一层层展开剖析总是需要点冷酷的意味,不然很可能又缩回原位,浑浑噩噩,得过且过了。
遗憾的是,认识自己是无法逃避的,越早开始受益越大,一直生活在自己或者他人创造的“假象”里,想想也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在“唯成绩论”的单一价值判断体系下,我们自身的很多特性,能力或不足也常常被放大或者遮掩起来,由此呈现出来的并不是一个真实的自己。因“学习不好”导致的妄自菲薄固不可取,而由“学习好”引发的晕轮效应则更值得警惕。采用多元化的评判标准也绝非易事,需要我们有清晰的辨证的批判性思维,尽可能客观的来描述“真实”。
认识自己,通俗的来讲就是知道我是谁,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对于自己来说,有哪些天赋比普通人好一点点,哪些不足还达不到平均水平,怎样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效率,怎样的生活方式可以保持健康,怎样的人相处自己觉得舒服,怎样的事自己做起来问心无愧……借用一位友人的话说:自知最大的好处是让人不再拧巴,舒展开来,迎接这个世界。
知道自己在某些领域资质平平难有建树,就没必要由于别人客气的赞美而沾沾自喜,甚至因此而冲昏了头脑,不自量力;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是优于常人的,那不妨找准赛道,潜心修炼。
知道自己生来智力一般,就没必要与天赋异禀的人一争高下,老老实实地从一点一滴开始积累,同时也没必要感到自卑或者羡慕嫉妒人家,人人生而不同,又何必强求呢。
知道自己身体较为脆弱,就没必要和他人一拼体力,早睡早起,悉心调养,不得大病已是极为幸运,“老干部”提前养生也没什么不好。
知道自己和哪类人志趣相投,相见恨晚,不妨积极寻找,珍惜这样的伙伴。倘若没遇上也没必要强求自己去迎合,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合则聚,不合则散,留点空间给自己,自得其乐也是一大幸事。
知道自己如何行事可以心怀坦荡,那便有选择的接受或者拒绝,听从己心,没必要委曲求全或者夜夜担惊受怕,人生苦短,何不对自己好一点。
……
对于自己有了较清楚的定位后,很多烦恼和焦虑也会迎刃而解。合理地管理对己身的期望值可以有效地减少自己施加给自己的不必要的压力,同时对别人给予自己过高的期待“适度降温”也会使自己更加从容。在被生活或者世俗打击的时候,依然可以不忘初心,勇敢地抵制或反击我们所不应承受的恶意。在我们被别人轻视或者仰望的时候,要学会自己“平视”自己,始终记得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
认识自己,更是要明了自我的需求。知道自己我要什么,我有什么,我能放弃什么。敢于说“我要”,便是明白了自己的追求,由此对症下药总比各种补品的大杂烩见效的快。“谋定而后动”,下手稳,准,狠方能攻城拔寨,所向披靡。知道自己要什么,便是有了清晰的目标,他人于我皆浮云,“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尤未悔”。知道自己有什么,能够放弃什么便是有了“舍得”的智慧。自古有舍有得,欲得先舍,知道自己愿意以怎样的代价或成本去交换自己想要的,对于结果就不会有太多的顾虑或者悔恨。此间更会明确地得知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什么可以讨论妥协,什么坚决不可碰触。只有清楚地划分自己的边界,才能在面对诸多的诱惑时能够生出理智的力量,尽量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悲剧。
认识自己的过程似乎是没有穷尽的,不同的年龄段,读不同的书,接触不同的人,处理不同的事,生活在不同的环境……种种机缘巧合都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从而发生一些改变,因此对自己的认知也是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非一日之功可一蹴而就的。
认识自己愈深,愈是明白自己的珍贵。知道自己是谁,便更加明白世上只有一个我,独一无二,举世无双。生来走一遭,只是为了活出本我,而非成为世人期待的样子。
即使提前了解自己所要经历的人生,我们依然有勇气前来。无论是怀抱鲜花还是挥洒汗水,在泪与笑交替的日子里都可以永远记得自己的珍贵。
爱吾所爱,行吾所行,听从己心,无问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