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特别喜欢过年,
因为过年可以不用去上学,可以发新书。
那时候不像现在,一放假作业一大堆,写也写不完,那时候作业就两本:语文寒假作业、数学寒假作业,写作业成了假期的乐趣,就算不写,因为过大年也不会被家长骂。
过年的年味,可能是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的,家家户户祭灶,虽然我到现在也不懂祭灶怎么祭的,只知道从这一天开始,意味着年味已经拉开序幕。从这一天起,家家户户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开始为过年做准备,各种的忙碌。家里的农活暂且放下,在外打拼的人这时候也都陆陆续续回家了。
小时候记忆深刻的是妈妈会组织我们姐妹几个把家里家外大扫除,把家里所有的家什物件搬出来,摆放了到院子,我们姐妹三个拿着刷子,用冰水刷得干干净净,小手冻得通红。记得妈妈总穿一件洗的有点发白的蓝色棉布外套,肩上披一个塑料布,头上戴着大沿草帽,拿着一把扫帚,站在摞得高高的桌椅上,专注的扫着屋顶房梁旮旯里的灰尘。姐姐在下边扶着妈妈脚下的桌椅,仰起头来看,不时被飘下来的灰尘迷了眼睛,低下头眨巴眨巴眼,又忍不住再抬头看……
最喜欢的是过年准备各种食物,炸油条、炸酥肉、炸丸子、包包子、蒸花糕……一忙都是好几天,我眼巴巴的站在旁边,等着妈妈做好了,还要先祭了各路神仙和祖先们,才允许我们吃。
我最喜欢吃的是饺子,记忆里好像每年也就六月初一和大年三十可以吃饺子,不像现在,想吃什么随时都可以吃到,最爱妈妈包的白萝卜猪肉馅饺子,从腊月二十九开始,家家户户都传出来剁肉馅的声音,爸爸拿着磨的铮亮的菜刀,坐在案板前,梆当梆当剁肉馅的声音此起彼伏,是过年最悦耳的交响乐。妈妈则把一堆白萝卜洗干净了,切成丝,用开水焯了,再用白纱布一点点滤了水,剁碎了掺在肉馅里,满屋子热气氤氲,浓浓的白萝卜味,也是我儿时的年味。
饺子馅盘好了,要到大年三十开始包,吃过午饭,一家人围在一起,一人负责擀面皮,其余负责包饺子,我那时候擀也擀不好,包也包不好,被分到了按面剂的任务,把切好的面剂按的又圆又扁,方便擀饺子皮。饺子煮好了,也是不能先吃的,这时候妈妈盛出一碗来,表情严肃的端到院子里把饺子皮掐一点来扔到地上,饺子汤倒出点洒到地上,小声祷告着:“天上的神仙,老天爷、老灶爷、财神爷……还有老祖宗们……过年了,来吃饺子了……”我们躲在门口偷偷看妈妈祷告,这时候的气氛庄严肃穆,我们是万万不敢再说俏皮话、不敢再捣乱的。
祷告完了还不算,还要先一碗碗盛出来,让我们姐妹几个挨个给爷爷奶奶、大爷大娘,四邻八舍的长辈各送一碗,这时候这些长辈家里往往也正好煮熟了饺子,热情的再给我们回一碗来,说让你妈也尝尝我家的饺子,我们则谢谢都来不及说,着急忙慌的端了饺子往家赶,回到家准有一大挂鞭炮已经挂在院子里,爸爸拿着一根香火点了,霹雳吧啦的鞭炮响起,火药味混合着饺子的香味,全家人在欢笑中吃着团圆饭,妈妈包的饺子,是过年最香的年味。
吃完饺子,村子里已经开始燃放各种放烟花,人们都从家里出来聚集在大街上,放烟花、点稻草垛,我们小孩子最兴奋,跑来跑去看哪家的烟花最好看,等燃完了,大家蜂拥而上去抢燃剩下的漂亮的烟花台……
要说过年的重头戏,那应该是大年初一去拜年,早上天还没亮,把我叫醒的一定是家里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鞭炮一响,意味着新年的饺子已经煮好了,这时候已经睡意全无,一骨碌爬起来,穿上妈妈已经准备好的新衣,过年的新衣是妈妈亲手做的红底碎花条绒外套,罩在破旧的棉袄上面,脚上穿的是妈妈做的同款新棉鞋,上面一定是要缀上两个红色绒线球的,走起路来绒线球在脚上下飞舞,女孩子在这一天总是要比比谁的绒线球又大又圆又漂亮。
大人们也已经穿戴一新,大年初一的早餐仍然是饺子,这时候饺子已经不能吸引我了,随便吃了,就准备跟着大人挨家挨户去拜年了。
去拜年也是有讲究的,出门去拜年之前,要先给自家祠堂祖先们磕头,然后再给家里的长辈磕头,磕头的时候双膝着地,双手按着地面,头挨向地面,嘴里里说着祝福的话,长辈坐在椅子上,面带微笑,双手做出朝上的动作,连声说“起来吧、起来吧”。
接下来就该出门去外边给各家的长辈去拜年了,同族同族同辈的男人们组成一队,同族同辈的妯娌结成一伙,率领着大大小小的孩子,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我们家首先去的一定是南边长长胡同尽头的老奶奶家,我们小孩冲在前面,还没进屋就喊“老奶奶、老奶奶”,老奶奶是个八十多岁的小脚老太太,拄着一根拐棍,一条腿是个瘸子,我们背地里都叫她瘸腿老奶奶。
掀开厚厚的门帘冲进房间,房间里生着煤炉子,很暖和,老奶奶颤巍巍的正要从床上下来,看见我们进来,一边笑呵呵的答应着,一边摸起身边的拐棍。
只见老奶奶一身簇新,头上戴着灰蓝色的针织绒线帽,满脸笑容,身上穿着新做的深蓝色斜襟大棉袄,黑色棉裤,裤腿上用崭新的黑棉布条扎住裤脚,小脚上是一双黑条绒的棉布鞋。等我们站定了,大人们也陆续掀起门帘进了屋,七嘴八舌叫着:“二奶奶,给恁老人家拜年了”,边说边齐刷刷跪了一片,老奶奶摆着手连声说:“快起来吧、快起来吧”,然后转身从枕头下拿出一个大手帕来,从里面抓出一把糖果,往我们手里塞。这时候我们的目的达到了,欢天喜地的跑到院子里,数数谁得的糖多。
从老奶奶家出来,接着去逛另一家,街上已经是熙熙攘攘很热闹了,大家伙互相碰了面一边笑着喊着:“五婶子、二大娘、三大爷……给您拜年了”,一边跪下来准备磕头,另一方赶紧快走几步,又是拉这个又是扶那个,忙不迭地说着:“不磕了、不磕了……”
…………
每年过年,记忆中的年味总会浮现出来,从初一到十五,孩子们的快乐数也数不清。现在长大了,远离开了家乡,过年也少了很多习俗礼仪,再也没有了那种浓浓的年味和单纯的快乐,成年人的年味,变成了努力让下一代人能感受到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