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这个词近来频频出现,有一段时间它总是和胖乎乎的罗永浩以及他的锤子品牌相关,这几天它又因为六小龄童老师饰演的孙悟空而不断被人提起。
这两件事有个共同点,就是其中有一小部分人,捧着“情怀”这个词热泪盈眶,瞧不起甚至攻击另外一批不以此为“情怀”的人,仿佛“情怀”是个很牛逼的东西,一拥有就天然站上了道德高地,可以鄙视众生。
所以我在想,大家这么喜欢说这个词,那“情怀”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
我们可以把时光往回推几年,那时罗永浩还没开始做手机,西游记虽然经常重播也还没有大范围讨论,而那时人们提起情怀的时候,多数还在使用“少女情怀总是诗”这样的句式。
对于少女,我们就了解得多了。我回忆了一下过去那些中学女同学,无论胖瘦妍媸,在少女时期的行为却基本都是相似的:暗恋一个少年,然后为他做一些浪漫的傻事。比如听一首歌的时候脑子里忽然想起他,看着窗外的细雨忽然落下泪,见到他和别的女孩子玩委屈到不想说话,甚至还有些女孩子喜欢哪个男孩,就去拔他自行车的气门芯。虽然你没说,但是我猜你的同学们在少女时期也一定做过类似的事情。
这些事情等成年以后再去回忆,看起来既傻又美好。因为成年人再也不会不计较家庭、财富、地位、得失,而只是单纯地喜欢一个人。而这样的傻事又几乎每个女孩都做过。用歌德的话来说:哪个少女不怀春。可见,少女的情怀多数是和喜欢一个人有关的。
所以如果去翻一下字典,“情怀”的释义其实就是对人、物、事的一种感情。
比如罗永浩的情怀我们可以理解为:他对手机人性化设计和对细节完美的追求。而最近的情怀则是大家对六小龄童老师扮演的孙悟空的喜爱之情,以及对自己童年的追忆之情。
了解定义后,现在我们可以来谈谈“情怀”的特点了。
首先,情怀它应该是个人的东西,并且并不局限于喜欢。每个人只要发自内心地去喜欢、讨厌、崇敬、憎恨,都是他自己的情怀。比如我就特别讨厌条条框框的规则限制,所以我追求一定的自由,这就是我的情怀。前几年,韩寒和郭敬明导演的电影作品同期上映。这两部作品里,也有两位导演各自的情怀,他们都在表达自己喜欢的是什么样的东西。虽然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他们追求的并不相同,但是你不能就此判断:韩寒的作品就是有情怀的,郭敬明的就没有情怀。同理,你可以说你喜欢六小龄童的孙悟空是有情怀,但不能就此说别人喜欢周星驰的孙悟空是没有情怀。
其次,情怀是可以评价的,但不能绑架。因为它是属于你私人的东西,不能要求别人一定要情同此心。什么叫可以评价,就是你可以对别人喜欢或憎恨的人事作出评论。比如你喜欢张纪中版的西游记和里面的孙悟空,我可以说我也喜欢,也可以说你的审美好差,这都是正常的评价。那什么是绑架呢?就是我说:不行,你一定要喜欢六小龄童版的,我要逼着你跟我一起看这版。你不和我看一样的,不和我喜欢一样的,我就骂你。这就不是正常人的脑回路了。
同理,“你不和我喜欢一样的手机就是傻逼”,“你喜欢他的电影你就是傻逼”,“你竟然不邀请他来参加晚会所以你就是傻逼”,这都是属于用情怀来绑架。
如果你理解了以上两点,就应该能想通,“情怀”并不是天然牛逼的词藻,它是私人物品,你的“情怀”对于你可能是无价的、宝贵的,但是对于别人可能是毫无价值的,成年人应该承认并秉持这个观念,而不是把它作为一根棍子,去敲打和自己不同的人的脑袋。
放到大圣这件事上,我的意思是:你可以提出合理的诉求,告诉春晚导演六小龄童老师扮演的孙悟空有多经典,是多少人的回忆,有多少人希望能在晚会上看到他。这都是合理的评价和期望。但如果你跑到导演微博,二话不说开始骂娘,甚至要干人全家爆人隐私,那就和绑架无异了。
希望有情怀的朋友,都不要变成不讲理的绑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