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见山
差评在市场中应该是中性的,差评的意义到消费者这才形成,而网购平台作为一个运营商的同时,也是一种市场主体,它不会或者没有以自由市场的形式给予市场中中性的差评一个中性的位置。
网上提到的中差评,对店铺的杀伤力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权重下降,宝贝搜索排名靠后
2.不良评语内容更是降低进店访客的转化
3.直通车roi降低,宝贝质量得分差,投入产出低
4.由于好评率低导致无法报名官方活动
看其中列的四条当中只有一条是消费者对于差评做出的反馈,而其余三条都是平台通过差评对商家做出的反应,平台在代替消费者对差评做出反应,而结果就导致了差评未到达消费者之前就以各种形式消失了。这像极了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所反映的思想,不是消费者确定了价值,而是大部分的价值已经由平台所决定了,消费者被动的接受了大部分的价值,而此时所谓的评价还能称之为评价吗?评价首先在运行过程中在其概念层面上出现了某些问题,起始的评价是部分消费者确确实实提出的,而后这些差评不是交由其他的消费者去评价,平台介入并处理,而后可以说消费者接触到商品已经加入了平台的评价。这真的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哈耶克的思想,我不知道对不对,但在我写的时候就直接撞进了我的思路里,他的意思是计划经济替不同的人民决定了不同商品的价值,而在这个平台的评价运行体系里,多少也有这种意思,平台替我们决定了评价应该怎么样得到处理,甚至也某种程度决定了商品出现在我们眼前的顺序。当然看起来逻辑上似乎很对,你的产品差就应该存在惩罚的机制,但实际上逻辑的运行撇开了很多实际购买的消费者。
所以我觉得差评在市场中或者从平台来看是中性的,而差评最终惩罚的实施应该消费者来确定和评判,简单一点的讲就是市场经济中本来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双方来决定商品的供求关系,计划经济中国家大规模的干预了这种供需关系,而在平台上,平台就是形成大规模干预供需关系的力量。当然它本身以营利为目的就是会干预这种供需关系,但现在它干预了评价的供需关系,也就是消费者已经不能根据本来平台上的评价来做出决策了,甚至更像是被动的接受。计划经济中消费者被动的接受商品的价值,平台评价中消费者被动的接受评价的价值。
下面再讲讲由前一种问题引起的另一种灰犀牛式的评价概念的缺失或者说灵魂的缺失。大家都清清楚楚的知道这种现象的存在,平台有平台的政策,商家有商家的对策。商家为了好评或者为了删除差评,会给予消费者各种好处,一种是没有思量的好评,我觉得就是评价概念的缺失;另一种是产品的问题存在,但是删除了差评,我觉得是灵魂的缺失,因为他没有他的价值观(我把价值观视为接近灵魂的东西),没有价值观,也就没有所谓的评价可言了。就是这么一些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让消费者倒持太阿,把属于自己的权力交了出去,并伤害到自己。首先他让自己的灵魂缺失,这当然是说严重了,但是我始终秉持这种观念,一个人能为了一个理由放弃自己的意志,不管理由大小,意志丧失的多少,我觉得就完全有可能为了一个更有利的理由放弃更大的意志,甚至可能更没有底线,为了一个很小的理由就丧失了某些重要的意志,我如果被滑坡效应所迷惑,我完全有理由让自己相信他完全可以为了任何一种理由放弃自己的意志。再者一个人基本不可能只购买一次商品就不再购物了,他就没有想过自己下次购买商品的时候如何看待商品的评价,我觉得可以这么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怀疑大部分的评价都是假的,加上刷的单子(正常商品,正经人谁写评价呀,皮!)
而在商家层面上,他收买了消费者,再由消费者来欺骗自己(比没有灵魂的消费者好多了,他至少看起来是被骗的,不是自我欺骗的),商品有问题,管他呢,花点钱就能否认现实和自我欺骗,再碰上几只死耗子,大不了卖完这批换另一批,或者有更惨的商品确实非常的不好,运营和营销又不会,就只能吃哑巴亏了,不行,听说直播卖货很火,清仓价直播卖货试一试。
我是真的觉得我们的营销、运营之类的是做得太好太好了,精益求精,大家也在互相欺骗和自我欺骗中其乐融融,好像确实是有供给就有需求,所以也就不去在意生产什么,不去在意什么匠心,毕竟匠心说有就有,说没就没了,也可能是有匠心的师傅跑了,我控制不了,也就是我控制不了匠心,或者匠心根本就不是我的。所以消费者得指望自己呀,倒持太阿就别指望能用上什么好产品了,反正什么都能让你“没病走两步”,然后稳稳当当的架上“双拐”,什么?不满意?这次给你换个“轮椅”,还不满意?“担架”吧,实在不行的话,赠送个“黑人抬棺服务”试一试?
最近我自己购物体验不太好,所以瞎想了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