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愿失望。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
01
那个问题少年,热爱的竟是读书,写作和音乐。
1949年1月村上春树出生在日本京都。他在读书时,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和叛逆少年”。经常不用功遭老师责罚。逃课,抽烟,整天和女生厮混。对于是国语教师的父亲来说,这个不成气的家伙没少让他失望。但也是由于在父亲的熏陶下,村上春树很喜欢读书,常在校刊上发表文章,还翻译美国的小说。又由于接触到了美国音乐,让他对爵士乐很痴迷。
1968年4月,村上春树到东京,入大学戏剧专业就读。在校外寄宿的他换了三个地方。除了做零工外,他几乎是不去学校的,早上他没睁开眼就在被窝中看书和写作,晚上则泡在了爵士乐酒吧里。
读书和写字还有听爵士乐,就是他自己一个人时做的三件事,而这三件事陪伴了他整个孤独的在外漂泊的青春岁月。又是这三件事,让他的文笔越来越成熟,使以后的创作有了不断的灵感。
感谢青春岁月时的孤独,才成就了今天的他。
02
孤独的人遇到了另一个孤独的人。灵魂和身体的融合,让孤独变成了的静谧与幸福。
早期在大学读书间,他遇到了他现在的妻子高桥阳子,在交往了一段时间后,他们决定结婚。
在1969年他在《早稻里》发表了一篇文章叫《问题只此一个,没有交流68年电影观感》。之后在1971年,村上办了暂时休学与阳子注册结婚。婚后两个人靠打零工维持日常的开销。1974年,两个人开了一间白天卖咖啡,晚上当酒吧的店。
后来在村上的采访中,他有提到这是他认为一生中最静谧、幸福的时光。他一边经营酒吧,一边读书,一边写字。而这段时光也被他写进了一部小说中,后来被改编成一部电影。《东尼泷谷》是这部电影的名字。影片讲述了自我封闭的东尼泷谷,有着沉闷孤独的童年,但却有着惊人的绘画天赋。在结婚后感到家庭温暖之时,妻子却被病态的购物欲夺去了生命,而东尼找了一位和妻子长像和妻子一模一样的女人,要她每天穿着妻子的衣服给他看故事。
03
有一份自己热爱并坚持的爱好,孤独也是一种骄傲。
1975年三月,村上毕业。随着生活经济的稳定,妻子负责打理着家庭琐事,和对丈夫生活的饮食起居的照顾,而村上春树则是忙于酒吧的经营和业余时间的写作。
写作的时候,他是孤独的,一个人的创作,有时会让他孤独的感到害怕。但又有时他写到忘我时,好像他自己就是故事中的人,和其它人物在故事中,他不感到孤独,因为每个作品他都不感到失望。
1979年他开始专注于小说的创作,每天白天他挥笔不止,晚上吃完晚饭后又跑到书房奋笔疾书。同年6月,他的《且听风吟》获第23届“群像新人奖”。1981年他决定转让酒吧,专门从事写作。到1985年时他已经写了多篇小说并发表于不同报纸与杂志。之后开始世界各国的旅居生活。
04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是孤独的心,寻找被安放的归终。
行走在世界,用心去体会各国文化,用心去看世界。
1986年村上的旅居生活开始于意大利的罗马。在两年后,他发表了一篇《罗马哟罗马,我们必须准备越冬》 。而在这两年中,他没有停止脚步,先后去了希腊,博洛尼亚,法国,又回日本,之后又重赴罗马,雅典,伦敦。1988年8月他由伊斯坦布尔进入土耳其,用21天沿国境线绕土耳其周游,途经黑海、苏联、伊朗、伊拉克国境、地中海、爱琴海,最后折回罗马。可以说他用两年时间,辗转于半个地球。两年时间的所走,所看,所闻,所感,让他的心灵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05
拿奖拿到手软,但唯独没有拿那个奖。
从1991年开始,村上春树主要往返说美国和日本之间。在美国他任职多个大学的客座教授职位。在任职期间,他没有放下笔,而是受美国的文化影响,创作出更多的作品。而这期间的作品,让他获得多个奖项。1996年12月,独自采访东京地铁毒气事件62名受害者。《奇鸟行状录》获第47届“读卖文学奖”。
2006年年初,村上春树凭借着《海边的卡夫卡》入选美国“2005年十大最佳图书”。而后,又获得了有“诺贝尔文学奖前奏”之称的“弗朗茨卡夫卡”奖。
2009年,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
2011年,荣获第11届小林秀雄奖。
2013年4月推出的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该书在发售第7天发行量达到100万册。此书在当当网小说排行榜排名第95位。
2014年4月18日,村上春树新作《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开始发售。据出版商文艺春秋介绍,新作接受预定,发行量达30万册。
2015年11月17日,村上春树获得安徒生文学奖。
就在人们欢呼雀跃时,诺贝尔文学奖却连续9年与他失之交臂。
06
村上春树对于孤独一词,他认为既是褒义又是贬义。
褒义,他感觉孤独是一个人的性格所致,骨子里透出来的孤独,也是一种骄傲。贬义时,这种性格反应出来的被别人认为的是一种缺陷,是一种与他人的格格不入,是一种不被他人理解的悲哀。
他被人称为“陪跑的人”。他说,他不是陪跑的人,只是在那条路上只有他独身一人。
不管有没有人陪伴,他都不会也不曾感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