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篇小文写于四年前的春节。四年,上一次大学的时间,转瞬即逝。回过头来看当时与儿子的对话、对自己的期许,既有欣慰也有遗憾。曾国藩的三样修身之法,自己充其量做到了1/6。接下来,尤其要在谦恭虚心和平实方面下功夫。“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要用每天扎实的行动,撑起梦想,点亮自己,温暖世界。
热热闹闹的除夕夜一年一度,但是属于这一年的除夕夜过去了,永不再来。
窗外的鞭炮声渐歇,妻子正不亦乐乎地做她的羊毛饰品,小暖已经沉沉睡去、鼾声四起。
中午吃饭时跟多多聊天,我说:“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本书,那每天的生活就是一页纸。最终,这本书有多厚,内容有多精彩,多少人愿意读,会流传多久,都取决于自己。”儿子问:“书有多厚,取决于能活多久,对吗?”我答:“是的。但比厚度更重要的是书的质量。我们每天的生活,每个当下的言行举止甚至精神思想,都会成为这一页纸、这一本书的一部分,也许是其中的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行字或者一个插图。”儿子若有所悟。不知道正度过人生第二个本命年的他能有多少感悟,而我,却停不下对这个话题的思索。
想起钱钟书先生有一本书,名为《写在人生边上》。我上初中练字的时候买过一本字帖,上面只摘录了这本书里的很小一部分内容,但是那些精彩睿智的语句已经深深打动了我,让我至今感叹先生的才华与智慧。
再想到中午与儿子的饭间闲聊,反复咂摸,竟然颇有味道。如果真如聊天所言,那我现在每时每刻都在撰写一本人生的书。对于我人生的这本书,最终成书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的?有多厚重?定价几何?有多少人愿意买来读?有多少人愿意推荐给朋友读?这真得取决于这本书的质量。而它的质量,取决于我自己每一个当下的修行和成长。
大年初一,夜读《曾文正公学案》,其中很多话深得我心。“吾辈治心治身,理不可太多,知不可太杂;切身日日用的著的,不过一两句:——所谓守约也。”“吾人身心之间,须有一种清气。饮酒太多,则气必浑浊;说话太多,则神必躁扰。欲保清气,首贵饮酒有节,次贵说话不苟。”“立志学做好人:第一贵勤劳,——凡事皆力作深思,有暇或看书习字;第二贵谦恭,——貌恭则不招人之侮,心虚则可受人之益;第三贵信实,——莫说半句荒唐之言,莫做半点架空之事。修此三者,虽走遍天下,处处顺遂矣。”
曾国藩是近世之大人物。梁启超曾如此评价曾国藩:“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拟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蒋介石和孙中山对曾国藩也是赞誉有加。曾豪言“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的毛泽东也坦言:“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上面顺手所摘录就是曾国藩的修养心得,平日里,他也是这样做的。也正是基于这样的不断修为,才成就了原本天资平庸的他。我想,我们这一代人即使不奢望能取得曾文正公那样的大成就,但只要也沿着这条路,诚意正心、修身养性,让自己的灵魂每天都变得更加纯净,生活就一定会以生活的方式回报给我们。我觉得这就是趋吉避凶、趋利避害的应对之法。人生苦短,我愿做修行路上的行者、学者、耕者,不忘初心、持之以恒、困知勉行,然后,静待花开。
这两年越发觉得时间不够用,但又往往限于怠惰、拖拉,许多的事情耽搁了,也带来不必要的烦恼。如今丙申年开始了,我立志从“勤劳、谦恭和信实”上下功夫,不贪功、不贪大,从每日每件平凡的小事上下功夫,坚持一年,待到来年此时,看看会产生什么样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