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讲诗词格律的时候,有一个问题不得不谈,就是中国古代的韵书。这是因为古代尤其是隋唐以后,文人在作诗时都讲究押韵,而标准就是韵书。
参考文献 赵城.中国古代韵书.中华书局.1979.10.
一,韵书定义
所谓韵书,是按照韵来编排的字典。
我国古代,将汉字的读音,分为声韵调三个部分。比如重庆的重。汉字的声韵调,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分类,曾经有一个过程。这要从四声现象的发现和归纳,以及古代反切法的产生和盛行说起。
二,韵书产生原因和条件
我国古人有所谓的长言短言,但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声调问题。比如钉子,钉在墙上。一个是名词,一个是动词,名词的时候,发音比较长,动词的时候发音比较短。于是古人就根据实际读音,注明一个是长音,一个是短音。那么上古声调到底有几类,现在尚无定论。一直到了南北朝时期,才被一些文学家如沈约等发现,并归纳成平上去入四类。
南朝的文人是怎么发现和归纳了四声呢?这与当时文人讲究文学创作的音乐美,注意音律有很大关系。需要说明的是,他们归纳出来的平上去入四类声调,与今天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不完全一致。汉语的语音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反切法,之前我们已经学习过了。反切,是音韵学上的一个常用术语,所谓反切,是古代的一种注音方法,用两个字急读拼出另一个字的读音。所谓急读,就是两个字的合读法。比如不可,叵。比如山东话说,这样这样。
被注音的字叫做切字,有上切子,下切子,拼读的时候,取上切字的声,取下切字的韵和调。比如,东,德红反。在没有注音字母拼音字母以前,反切是古代比较好的注音方法。最早的时候都写成,XX反,到了后来,为了避讳造反,人们开始改写成,XX切。所以,唐朝的时候都写作反,宋以来大多数都写作切。
反切法的产生,与佛教的传入有一定的关系。古人对音素文字的语言有了越来越多的接触,对于拼音也就有了较深的认识。开始以声韵调来描写汉字的读音。
以上是我国古人对于四声的归纳和总结,以及声韵调的认识。
古代的韵书就是在反切和四声的基础上产生的。加上当时人们讲究声律,作诗押韵,有很严格的要求,一般人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客观上就要有一个用韵的规范,以便参考,这就是韵书。
三,韵书发展史
我国古代韵书,根据文献记载,最早的是魏李登的《声类》和晋吕静编的《韵集》。不过这两部书早已散失。从前人注释古书所引用的这两部韵书来看,这两部书已经运用了反切,而且有了简略的注释。可以将这两本书看作是韵书发展的起点。
到了南北朝时期,有大量的韵书出现,这与当时文学创作中声律论的兴起,四声八病的创立,作家致力于讲究声律和形式的美有关。这些韵书均已不存,关于他们的编制体力无从得知。从后人对他们的评价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些韵书多少有一些错误,有一些毛病。但是这些韵书,为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具有历史意义的一部韵书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部书就是《切韵》。它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产物,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是这一系列韵书的定型之作,在汉语语音史的研究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可惜,这部书和其他古韵书一样,早已散佚了,现仅存陆法言写的,《切韵序》,另外在敦煌出土的韵书残卷中,有一种编号为s2683的,据考证,基本上可以确定是陆法言原书的一个片段,在今天看来,他们都是了解切韵一书很宝贵的材料。
这部书写于隋朝,公元601年。根据《切韵序》记载,五八,1-589年,刘臻,颜之推,卢思道,李若,萧该,辛德源,薛道衡,魏颜渊等八个人,到陆法言家里聚会,酒后谈到了古今语言的不同,当时方言的差别,继而评论当时所存各种韵书,由于风韵辩音不同,继而打算编一部既可以工供作家创作选韵,又可供读书时审音用的韵书,当天晚上他们讨论了一些向来疑难的问题,确定了编制原则和体例。这八个人当中,颜之推和萧该,这两个人审音的水平较高,在讨论中起了很大作用。后来陆法言写定了这本书。收字,12158。为了兼顾古音的差别,方言的分歧,这本书所依据的读音主要是当时的读书音,因为读书应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在知识分子中有非常大的势力,在某种情况下读书音可以突破方言的束缚,操不同方言的人可以交谈,读书音引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他们也照顾到了方言的分歧。
切韵问世之后,有不少人为它加字,补训。因为陆法言对字的解释非常简略,有的甚至没有。经过唐朝不少人的扩充增补,尤其是唐韵,一方面使得韵书日臻完善,另一方面也使韵书,具有了字典的限制,这是一大发展,唐韵,在唐代影响最大。当然,对陆法言的切韵进行扩充修订的当然远远不止唐韵一种,这里就不一一叙述了。
宋朝时,出现了另外一部非常重要韵书《广韵》。广运,是,切韵,之后,集大成的著作。是切韵唐韵的继承。在切韵唐韵残卷没有发现之前,学者们一般都把这三种韵书看成是一种东西,说他们都是广韵。虽然它们性质相同,但究竟不能全等。
广韵有206韵。这是我国韵书史上分韵最多的一部韵书。一个韵部,可以是一个韵母,也可以包括好几个韵母,所以一部韵书的韵部总数一般说来常常比某一实际语音系统的韵母总数少。有人研究,它包含了290个韵母,如果不算声调也有90个,很难想象一个实际的语音系统,会有那么多韵母。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认为可能是因为兼顾了古音和方言。广运,因为是集体制作,所以收治迅捷,都增加的很多,全书共收字26194,注解191692。
韵书具有字典的性质,在唐代就已经开始,而到了宋代,广韵则成了典型,由此完全可以说它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字典,很有点儿像现在的同音字典。
广韵,收集的东西很多,就语言研究而言固然是一个优点,但就当时一般人作为工具书来看,的确是太繁冗了。因此,为了供一般人读书,作文考试,皇帝命令把一些重要的、常用的和注解录出来,编一部《韵略》,实际上就是《广韵》的简本。这本书早已不存,无从之道。
后来,《广韵》颁行后31年,即公元1037年,当时的皇帝命令重新修订《韵略》,改称《礼部韵略》,修订《广韵》改称《集韵》。《集韵》编好之后流传并不广泛,共收53525字,根本不为人重视。《礼部韵略》把《集韵》中大量的奇怪冷僻字删去,只收了一般常用的字,共9590,注释也从简,一般只注一个常用的或基本的意义,有些最常见的字则根本不注,因为非常简约,所以叫《韵略》。这本书是当时考官和举子共同遵守的范本,是官韵,唐代开元24年,即公元736年以后,贡举的是由礼部管理,官韵也由礼部颁行,所以叫礼部韵略。当时一般读书人的所谓正途是,十年寒窗一举成名,对于国家颁行的官韵,势必人手一部作为必读之书,这也是为什么礼部韵略遍行天下,而集韵一书,却用之者不多,其原因就在这里。《礼部韵略》经皇帝批准后颁行,不能随随便便更改。关于这本书,后来有很多修订本,修订版比原版好,原本就会淘汰,礼部韵略原本已经不存在了,现在能看到的都是修订本。
你上,我们说的都是正统韵书,就是,切韵系列的韵书,包括《切韵》《广韵》《集韵》《礼部韵略》等。这些书的韵部从193韵到二百零六韵,这是他们的主要标记。
后来,有学者认为应当按照当时的读音来编制,出现了《古今韵会举要》《五音集韵》等等。《古今韵会举要》以后完全摆脱正统韵书的束缚,而根据实际读音另创编排体制编成的韵书,是《中原音韵》。《中原音韵》是元朝周德清,根据元代戏曲家如关汉卿马致远等人的戏曲作品的用字归纳起来编成的,它反映了当时元代京城,今北京的实际语音面貌。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它反映的是当时的口语是说话音。一般说来,读书音多少有一些因循守旧和人文的色彩,甚至还有一些兼顾方言的味道。
明朝,出现了用106部编写的韵书,称为平水韵。106韵比正统韵书更要简化。
清朝康熙年间,皇帝命令编写了一部,《佩文韵府》。公元1711年。此书分106韵。这部书,便于作诗时选择辞藻,查明典故。另外还有词韵专书《词林正韵》。曲韵专书《洪武正韵》制作南曲的参考,北曲韵书《中原音韵》。
以上是韵书的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