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个星期四的上午,我在给学生讲“动物小说之王”沈石溪先生写的《斑羚飞渡》。在讲到老斑羚用牺牲自己的方式来挽救年轻斑羚的生命时,有个学生向我提出了个问题,他说:“老师,我觉得文章有个地方写得前后矛盾。”
“哦?是在什么地方?”听到有学生对文章提出质疑,我顿时精神倍增,作为一个特立独行的语文老师,我历来是十分鼓励我的学生在读书时要有敢于质疑的精神的。“在书本206页的第二段最后一句,作者说‘好一会儿,悬崖下才传来扑通的落水声’,可在后面209页的第二段的最后一句里,作者却说‘每一只年轻斑羚的成功飞渡,都意味着有一只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前面说‘扑通的落水声’,后面却突然变成了‘粉身碎骨’,这不是自相矛盾吗?因为,老年斑羚既然是掉进水里,应该是尸骨完好才对呀,怎么能说是‘粉身碎骨’呢?”学生继续说道。
我听完后,按照学生所说的仔细再查看文章,发现作者果然是这样写的。我又仔细地阅读了几遍全文,试图能从文中找出一些别的证据,来说明虽然有个老年斑羚掉落在水里,但也许后面的老年斑羚在坠落时,会碰到崖下突出的岩块而“粉身碎骨”也未为可知。可当我看到文章开头第二段的那句“两座山都是笔直的绝壁”,以及208页倒数第二段的那句“它像只突然断翅的鸟笔直坠落下去”时,再加上我自己的一个逻辑推理,我觉得学生的质疑是正确的。
因为,在六米宽的两山间,老年斑羚要想让年轻斑羚在起跳后四只蹄子成功地蹬在自己的背上,那么,老年斑羚至少要往前跃出有三米远才行。而在距离对面崖壁两三米间笔直坠下,虽然老年斑羚被年轻斑羚用四蹄猛蹬了一下,但老年斑羚的身体要真正撞到崖壁,这种可能性,还是微乎其微的。
为了保险起见,我又特意上百度查看了一下百度词典对“粉身碎骨”的解释。只见词典是这样写的:“粉身碎骨”指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从作者用在“粉身碎骨”前面的“摔得”两个字看,作者在文中应该是想用此词的本意。因此,很显然,这是作者思考欠周密而导致的一个小小的败笔。后来,我在班上大大地表扬了该生这种读书敢于质疑的精神。同时,我也为自己未能及时发现这个问题而感到惭愧。
清代学者陈宪章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曾说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经典名言的宋朝大儒张载,也告诉我们说:“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而对于用怀疑的精神读书的重要性,我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在他的《怀疑与学问》一文中,则论述得更为详细,他是这样说的:“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而且,“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我这样拉拉杂杂不厌其烦地引经据典,就是希望我们大家以后在读书时,要牢牢地记住这三个前辈们的教导,具有敢于质疑的精神,不要成为一个书呆子。推而广之,则是希望大家对任何事情都要有自己的一个独立的判断,而不要成为一个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鹦鹉学舌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