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读完了这本760页的《邓小平时代》,正文是660页,100页是注释和引文。
好书总是不舍得一下子读完,本想一股作气读完,结果这段时间自己整天忙于书法直播,还要整理、备课、编辑每天的教学短视频,拖拖拉拉二个多月才读完。
真正的邓小平时代是1978-1989年,正是我5岁到16岁的年纪。最早关于包产到户的朦胧印象,就是在80年代初,改革前的我家所在的村子,一天到晚很安静,各人都按部就班,去地里干农活、喂牲口,挣工分,学生该上学的上学,总有点一潭死水般的安静。忽然有一天,村里人(各生产队)都跑了出来,在田间地头叽叽喳喳,大队部的人也过来了,有拿着皮尺的在忙活着丈量土地,嘴里还念念有词的在计算,有拿着名册在核对农户人口土地的,还有个人拿着铁锹和小木棍,在量好的土地做标志物,人们好象忽然之间从冬眠里醒过来一样,三三五五地在议论纷纷,以前的村子是静态的,从分地的那一刻起,印象中就全是动态的。40多年后回忆起来,那几天全村的空气里也都弥漫着一股生机勃勃的气息。
以后的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再以后全家搬到城里,在城里上学,又体验了社会变革时代城乡生活的巨大鸿沟,这鸿沟在改革开放后近50年的岁月里,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不断在缩小。
80年代中期到了城里念初中,正是改革开放刚开始没几年,在我这个乡下土妞眼里,在我所居住的淄博市,整个城市都洋溢着一种活力满满的积极向上的气氛,就读的初中,也没有因为我是农村学生而受到歧视和霸凌,由于是移民城市,人们大都比较礼貌、善良,以后的若干年中,若说还有点性格优势的话,那么就是这个城市给予我的包容、宽和、与人为善,这也是城市底色之一。
上了高中,这种宽和、平等之气越来越丰富,高中同学多是附近村子的,还有县里到亲戚家借住方便上学的,随着内地生活的好转,原来闯关东的下一代也都纷纷回到原籍,东北同学也有几个,那时升学压力也并不大,有各种各样的出路,作业又不多,对高中生活的回忆是其乐融融,悠哉悠哉。
傅高义的文字很吸引人,就象我读过的不多的几本外国人眼里的中国一样,《利玛窦中国札记》是明末外国传教士眼里的中国,也很有趣,傅先生旁征博引,汇聚十年之功,丝丝缕缕,既有历史事实,又有家人、朋友、同事、下属的采访记录,非常详实生动。最初我是在微信读书APP上读的,大约二章之后,正看得精彩,需要付费阅读,索性买了本纸质书,于是前二章又是逐字逐句重新读了一遍。
我读书对一些细枝末节无端很感兴趣,比如法国的五年、苏联留学一年,比如留学时养成的生活习惯,喜欢红酒面包咖啡,比如和蒋经国是同班同学,与聂帅、李富春、陈延年、陈毅、蔡和森这些留法学生是故交,前两任妻子的不幸故事,以及从文中所附老照片中,延伸开去找一下任卓宣是怎么回事,等等,这些钩沉索隐对我也是一种读书的乐趣。
厚厚的一本书,除了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那段没细看之外,其他的,关于农村改革,外交与军事,一字一句、兴致盎然地读完了,感觉意犹未尽,仿佛660页只是写了个开头。
早年系统读过的,还有毛选和邓选,个人觉得还是邓选更好看,幽默、风趣,干脆、利落的文风,像这个小个子伟人给我的感觉。
就象傅高义先生在文后说的:
他引导中国完成了从落后、封闭、僵化的社会主义制度走向一个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经济强国的艰难过渡。
假如中国人要感谢某一个领导人改善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个人就是邓小平。
在为改善如此之多的人民的生活做出的贡献方面,20世纪是否还有其他领袖能够与他相比?20世纪是否还有其他领袖对世界史产生了如此巨大而持久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