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相处,真是斗智斗勇的过程,也可以说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真实版再现。
进入中班下学期,幼升小的压力孩子没感觉,我倒是被家长会、班上谁谁谁已经会什么了搞得焦虑症都要犯了,心想着,不说要多拔尖,总不能太落后了吧,免得啥也不会进入小学,反而自卑了。所以不得已,我也开始给她布置作业了。每天让她抽出一点时间完成数学作业,先是加法,掰掰小指头,也算能够熟练应用了。随后我就试着给她进阶到减法,小家伙的思维还是停留在加法上,一开始接触减法,觉得好难啊。于是就动起了歪脑筋,改题目!
把我出的题目全部从减法改成加法。也是,只要在减法上加一竖,轻轻松松就能改了题目,变成自己相对擅长的加法了,多棒!
看着不仔细瞧还真看不出被改了的题目,我真是又好气又好笑。好吧,用铅笔给你出的题目,你可以改,我直接换成红色水笔给你出题目,你总改不了了吧。看我用红笔在写题目,小家伙一直在旁边看着,还嘀咕说,妈妈,能不能出简单点,不要出减法,我还不会,给我出加法吧。我一边鼓励说,你已经会了,只是不太熟悉,所以更要好好练习,一边用红笔在纸上唰唰唰写上更多的减法题目。临了,为了杜绝她用红笔改题目,我还特意把红笔藏了起来。想着,这下你总改不了了吧!
第二天下班回来,检查作业,又是一个大“惊喜”。她居然用铅笔把所有题目都描了一遍,当然目的就是把减法改成加法。我对着小家伙说:哇塞,你好厉害啊,太佩服了,就为了把减法改成加法,你也太不容易了。看看,这小脑袋瓜子转的多快,懒出一种境界了!
看着那页被铅笔认真描过的红色加减法,我想这也不是办法,俗话说,堵不如疏。小家伙当然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批评肯定还是必要的。把小家伙叫到面前,我很认真的说:“妈妈知道你觉得减法难,但是这样改题目是不对的,以后你考试能改题目吗?越是不会的东西,越要学习,只有学了才能会啊!”“可是这个对我真的有点难,我还不太会啊,我还太小了。”看着委屈的孩子,说心不软是假的。想想我们小时候,什么加减法,都是要到小学才会学的东西,对一个5岁的孩子来说,真的不容易。可是,现在社会已经不一样了,当同龄人都在学这学那的时候,妈妈我还没那个自信说,让你一直玩,什么都不要学。不是因为我希望你能成龙成凤,而是因为我不想让你掉队。怕当其他孩子会这会那的时候,你只能傻傻在一边,因为什么都不会而自卑,因为什么都不会而被老师忽视同学欺负。社会美好又残酷,这是无法改变的现实。唯有让自己能干一点,我们抵御残酷的能力才能更强一点。
我抱着你,对你说:宝贝,你看,以前你跳绳也不会啊,但是学着学着就会了,现在都能跳很多很多了,老师都表扬你了呢!听到老师的表扬,你来了兴趣:对的,吴老师和俞老师都说我跳的很好,还要我教小朋友呢。其实孩子跟大人一样,都是需要被肯定,都需要有成就感。“所以妈妈相信你,你认真练习,减法也很快就会了。”一边说着,我一边拿起铅笔:“我今天不用红笔给你出题目了,我就用铅笔给你写,但是我希望你不要再改题目了,而是要用心学,如果不会,妈妈可以跟你一起做,但是改题目绝对是不允许的!”
第二天,小家伙真的没有改题目,而且很自豪的跟我说:妈妈,我都答对了,一题都没有错哦!哈哈,那是当然,因为我又强化了一下做减法的方法,还刻意把题目出得简单了点。我想,我的目的是让你养成好习惯,让你喜欢学习,而不是厌恶和失去自信。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类似的小故事还很多,我一边感慨着现在的孩子不好教,一边又佩服现在的孩子太聪明。所以对我们家长而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里哪有容易二字,孩子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呢。教育孩子的过程,其实更是大人不断反思和再教育自己的过程。意大利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皮耶罗•费鲁奇在《孩子是个哲学家》一书中写道:“我的孩子把我拉回了当下,他是一位严格的老师,指出我所有的弱点,告诉我活在此时此地的艺术——所有艺术中最为重要的艺术。”你日常生活中教她的,她冷不丁哪天也会像小大人一样来“教育”你。她会教育我,告诉我手机充电的时候不要玩,否则会爆炸的;她会告诉我,躺着的时候不要看手机,对眼睛不好;她会提醒我,吃饭的时候好好吃饭,不能玩手机;她还会要求我,妈妈你看着我,不要看手机……
大人们回报意识都很强,觉得付出了一定要收获什么,所以容易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家长要学会戒掉焦虑症,允许孩子犯错,允许孩子不完美,允许孩子不得第一。懒是正常的,爱玩更是天性,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又如何去强求孩子。我们要善用刚柔并济的方式方法,站在孩子的视角,理解、帮助、一起进步!
循序渐进绝不是嘴巴上说说的理论,需要从内心到行动都要一致,所谓成长,家长要做的,应该就是带着孩子从爬到走再跑的过程,跌倒了不怕,只要不失去自信,不管怎样,我们都可以走出自己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