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老师《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中有一期的文章是“为什么你总是‘半途而废’?”,看了这篇以后想了很多,也真正认真的去思考回答了文后的几个问题,对于写作这件事情也做了更多的思考。
如果没有这项技能,那么现在我就无法清晰的表达自己,整理消化自己内在的知识框架,磨砺自己的思维方式,内在可能永远都是一团浆糊的状态,一大麻袋不相关的知识的储存器,就像一个没有文件归类检索系统的硬盘一样,而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将可能被卡在不能清晰表达的困境之中,永远成为制约我人生成长的瓶颈,人生永远只能徘徊在被动吸收、填塞、没有自己知识体系的阶段,永远没有办法突破进入另一个人生的阶段。如果最终我竟然没有掌握这项技能,我就跟没有真正活过一样,永远只是在随波逐流,没有知觉的活着,永远是一个追随者、被动学习者,而无法去真正建立自己的系统,真正产出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思想。
其实很多事情在我们一开始着手去做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结果,我们在接触到这件事情甚至还没接触而只是想到这件事的时候我们的潜意识当中就会对这个事情形成一个观念或者信念,而这个观念在事情进行的整个过程当中不断的在起作用,最终就像所谓的“自我预言的实现”一样,指引着我们去得到一个可以印证这个观念的结果,然后这个观念就不断的被强化,如果我们不去觉察这个过程的话,我们的人生最后可能就是在不断的证明这样一些骨子里的观念。
比如说,如果我们小时候没有被父母很好的关心和爱过,并且从小长大的过程当中也没有感受到过无条件的爱和接纳,那么我们骨子里可能会有这样的一个观念——我是不值得被爱的,没有人会真正爱我。当有了这样一个观念以后,即使生活中当真遇到了一个真正爱你的人,你也会去怀疑,认为他/她爱的不是真正的你,所以就开始不断的去试探、去检验,而这个试探的过程本身就是具有破坏性的,当对方终于不能忍受离你而去的时候,你心里可能既难过又有些得意的对自己说,果然没有人会真正爱我,我果然是不值得被爱的。
这也让我联想到很多我自己读书时候的经历,很多时候我们挣扎纠结于学习做事的方式方法,但是这些就像是给种子浇水施肥一样,无论做什么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作为观念的种子,从根子上已经偏离了轨道,所以越是基础的东西越是重要,尤其是我们在一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想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做,做这件事对自己有什么样重大的意义,只有把内心对这件事情的观念理顺了,后面的事情才会顺理成章,即使缓慢,也是在正确的慢慢积累的路上,终会发芽、开花、结出果实。而如果不去仔细思考清楚,一来费时费力,二来很有可能忙活了大半天却发现总是在重复一些徒劳无功的事情。
一念可致天堂,一念可致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