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一本育儿书中读到海桑的一首诗《一个小小孩》,其中最后一句是这样写的“他来到世上,是为了教育我们,让我们得以再一次生长,而不是朽坏下去”。
当时读到这句时我并不能理解,孩子怎么还能教育我们?直到最近,我才对这句话有了深深地体悟。
孩子明年就上小学了,他们幼儿园决定从这批孩子开始尝试组建“幼小衔接班”。在这样的模式下,孩子初次接触了“数学”和“语文”。基本每天放学回家都有作业,作为家长,我也提前体验了可怕的陪写作业生活。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女儿身上有一些小问题: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一边玩一边写,拖拖拉拉,这还是次要的。最让我束手无策的是,她接受不了自己写出的作业“不完美”。比如说,每次看到自己写出来的数字歪歪扭扭跟书上的印刷体不一样,她就会发脾气,并且看上去非常痛苦,想哭哭不出来,嘴眼歪斜。然后怒气冲冲地拿起橡皮对着刚刚写的字狠狠地擦,甚至有时都差点把本子擦出个窟窿。
每到这时,我就耐着性子,忍着
怒火看着她把自己的火气对着本子撒完,然后心平气和地对她说:“慢慢学,刚开始学写字都这样,我小时候写得还不如你呢………”有时候,她还能听我说完,可是很多候她会用双手把自己的耳朵用力的堵上。她用行动告诉我,我不听!我不听!我讨厌你说的那些话。
说实话面对这种情况,除了上面几句话外我不知道要如何引导她,如何帮她把这种痛苦的体验转换掉。但我很清楚,这个难题需要我们共同面对、一起解决。这时我第一次体会到,原来海桑说的“孩子让我们再一次成长”是指我们在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问题不断出现,而正是这些问题让我们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想要解决问题就先找原因。
她的这些反应是在证明我平时对她很严格,经常否定和打击她吗?不,我确定我从来没有对她提出苛刻的要求,也不会否定她。相反,我给她宽松的生活环境让她自由成长,并且很多时候我都是在夸奖她。当然,我知道夸奖是有讲究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在《终身成长》中曾阐述过什么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夸奖方式,她说:“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夸奖孩子们以成长为目标的努力过程---夸奖他们通过自身的时间、学习、坚持不懈和有效的学习策略达到的成就。”
所以,我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语。避免让她只看结果不注重过程。
很奇怪,孩子还不算大,为什么会看上去对自己“有过分要求”?我试着去理解她:她想让自己的每次亮相都完美;她看中亮相的那个结果;看到自己表现不好的时候,她接受不了;她厌恶自己甚至会因此爆发脾气。想着这些,我似乎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是的,刚刚说到的那些情况,在我身上统统都有表现,而且完全一样。
细思极恐!这些是基因遗传,还是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我相信孩子都是好孩子,他们出了问题肯定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原因。我不记得是谁说过,“扫描件出了问题,从哪里找原因?当然是原稿了。”孩子是那复印件,而父母就是那张原稿。孩子也像一面照妖镜,通过她的言行照出了父母身上的优缺点。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也就看清了自己哪里还需要改进。至此,我又体会到海桑说的“孩子让我们再一次成长”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及时更正。
那么,我的问题又是从哪里来?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母,我认真地想了一下。他们身上的确有上面提到的那些表现,尤其是妈妈。她总是习惯用否定的词语来评判自己,我这里不行,那里不好,用别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束缚自己的心灵。一旦自己真的没有做到,她更加坚定自己的确不行。然后她会懊恼很长时间。
我完全遗传了她的那种评判自己、否定自己的思想,并且还加以演化,因为我和爸爸一样有一个急躁脾气,还爱面子。我的女儿又完全受到了我的影响,因为从小到大,我带她的时间比其他人都长。
著名的美国心理学家苏珊福沃德在她的著作《原生家庭中》说过:“有毒的家庭体系就像高速公路上的连环追尾,其恶劣影响会代代相传。”如她所说,我家中招了。
或许,直到现在我的爸爸妈妈都不知道他们的某些言行对我影响有多大,当然,我相信他们也是我们家族体系的受害者,只是他们不知道。很幸运,我比他们多上几年学、多看几本书,所以,当问题再一次出现的时候,我能清晰地找出原因。
如果,我不能找到原因而是任由其发展下去的胡,那么下下代可能还会遭受这样的痛苦。
所以接下来的目标就很明确了,就是要陪同孩子一起改变,不再抓住那完美的结果不放,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检视过程中哪里还做的不足上面。这不仅仅是一个行为上的改变,更是一个从心理慢慢接受和改变的漫长过程。也只有这样,才能变成一个终身都在快乐地不断学习的人。
我不能确定自己能带领孩子彻底改变,但是我相信从我这一代开始,代代相传总会越来越好!
成长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是最后的结果一定更美好。
感谢孩子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让我有机会再一次成长。未来的路我陪她长大,她陪我变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