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幼时嗜书,然自入伍,惑于雅道却未尽雅兴。时断时续,未可全矣。至于此处,于俗务之余,重续之,记之如下。
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余今方晓时代待吾輩之厚也。借当当之台,俸去书来,落落大满,吾品之如露,阅之如醇。
时余之读书也,若吾华夏之文明儒释道、若西夷之哲学佳篇、若民国之大家专著、若今人之成家名作,余皆囫囵吞之。读至兴处或展或蹙,或诵或记。或邀好友品茶布道,甚喜!
然再思之,余之读者杂矣,亦患无名师硕儒可从,亦忧也!且新华读书风起,众同仁奋而追之,若余不思学,弗谈领之,必遭其弃也。余恐之甚矣!余必聆听大家之教,名师之熏尔。
余思教育之若干也。
余思一:
时下之世界,信息之时也;时下之中国,经济之繁荣也;时下之国人,物者趋之若鹜也;时下之思潮,杂乱无章也。此者,铸文化、正信仰,整秩序,时之必须也。而为此者,教育之重任也。然时下之教育于此环境中亦勿免脱俗,急功利、輕人品,虽百家争鸣实难百花齐放,若有花亦昙花尔,此举之果却成众夫所指,百囗难辩矣。然余再思,此亦善矣,齐相管仲曰:衣食足知耻辱,仓廪实知礼节,莫非应此时乎?应如是!余曾听一教授之讲《中国当代之启蒙》,颇同感矣。
余思二:
教育之本源:余解之教育者,生命也。生命之追求无非享受之愉悦之过程,亦即成长之快乐!何为快乐,心之乐也!此与西人马斯洛之需求论吻合:时下之国人己摆脱基本生存之需求,或至精神需求之途中,乃至自我实现之终极而行矣!
教之解读:左孝右文,何也?以文化人使孝也,孝者,百德首也。育者,培养、培育,过程也。此亦华夏文明历来之重任乃至本源矣。
再解:教育之术无非有二,一者培养其精神使之合乎社会并发展社会;二者发掘其潜力、实现其价值、完善其人生矣。此二者亦合之为一,终为生命之教育,生命之成长,从自然至于社会之过程也。
余思三:
教育之学校:学校者,育人之所,文化之源也。若言人之一生皆于教育,则学校为其生命旅途之驿站也,其所不同者乃群尔。上有育人之目标,中有育人之术、引領之范、成器之道,下有生命之鲜活,亦此尔。
学校者,当为生命成长、发展之舞台尔。余思生命皆精彩,须臾之时皆闪亮,惟吾輩观时用心之少,称赞之寡尔。学校之一切以学生为之本也,师为生发展之基也,二者虽有先后、互为引领,实为同修矣。学校者,须把握主导,搭建展示之平台,余者,静待花开可矣。
余思四:
学校之校长:有语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斯语也,夸大之词诳语尔。虽如此,亦道出校长之难做矣!何为好学校?其标准又如何?须知当今之社会人人可以指手划脚于教育尔!诚如是!
校长之谓者,一校之长也。此长非权力之长也,乃人格、思想、理念、学识、业务之长矣。依吾地之惯例以“教而优则长”可作结矣。
校长者,当为人格之引领,格局之旷大,容人、知人、善任人,善领人。校长之权,公器尔,必不可带用。老子曰:太上,民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再次畏之,下侮之。余以为充盈其间者人格魅力也。此魅力者当如是:立世当三惜:惜命、惜福、惜缘;处事以三公,公正、公平、公开,予已当三无,无怨、无悔、无愧,立足当三有:目中有人,心中有爱,行事有规。此校长之人格也。
校长者,当为思想、理念之引领。余以为校长须回首过去,立足现在,放眼未来。此者非仅一校之发展之迹也,亦师生之同步发展之必要。校长之教育理想亦遂时徘徊在现在与未来之际也,合乎当下之实际,把脉未来之必须,引领方向,疏导通途,此校长之管理之道也。
校长者,学识业务之引领也。固有“教而优则仕”之说,然知识之更新快矣,日新月异亦不为不当。校长须勤学苦读践行良知方可为引领也。
余思五:
教育之教师。韩愈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语道尽为师者之根本。传道者何?人生之道亦生命之道,此道亦真、善、美之生命本源、教育之根本也。授业者何?古之入世之业,吾亦理解为实现其社会人价值之道也。若今之概括而谈之学业、专修之业亦如此,术也。何为解惑?人生之惑,学业之惑即如此耳。可見教师对学生成长之重要矣。先生陶行知又语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亦如此矣。
余曾在拙议《二十一世纪中国教师所必须具备七点素质》谈及此处,今概述如下。
1,会锻炼并略通养生之道,此为生命之根本也。
2,好心态并阳光积极生活,此健康人生之根基。
3,懂哲学并辨正看待问题,此生命教育之基础。
4,知文化并具备文化自信,此教师尊严之所在。
5,通教育并心理学之基础,此教师从教之术也。
6,善读书并具学习之素质,此非但学识亦人格。
7,有创新并可持善待创新,此未来人才之标准。
以上七点乃余之看法。吾谓师生同修,教学共长亦如此。师与生者,引领也,非但学识之引领,亦人生之引领也。盖教育者,非惟术,亦即道尔。
然余谓人之为人者,其必具双重本质也。一曰之为生物之属,二者社会之属也。则教育从生命之生物属性始归于社会使命后重返于生命,譬如大树之叶萌于春盛于夏归于秋。其过程必有阳光雨露相伴也。师者之关爱亦如阳光雨露,所不同者人为万物之灵,相伴亦是引领,引领乃最好之教育。“亲其师、信其道”,亲其师者非仅呵护之情,亦有仰慕之意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即引领之效也,“难望其项背”非仅为比较亦一引领也。吾于**所言者:严师出高徒至于名师出高徒亦如此也。
为师者,亦必“苟日新”,此语,人者皆之,师者甚矣。须日日新方适应信息时代之变,方不负社会之托负矣。
余思之六:
教育之学生。生者教育之承载,家族乃至民族之承载也,其肩负愉悦人生及社稷之重任。生者须亦苦亦乐。
所谓苦者,磨炼、强大其心志也。成长之过程即淬火之过程,亦即苦之过程,此者人与物即然。然余观今之学生,独生子女居多,自我意识之强亦可想矣。再者,今之时代物质飞跃,生者无须患美食之享、亦无患衾裘之暖,更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之论,此亦今之学生皆以“想当然”之论尔。若此,则无苦之挫折,即有亦不能忍矣,更无感恩、敬畏之念尔。
余谓此更有一说,时下以保护个性、尊重个性而盲目引进之自由主义,且若干大法之保护,致使师者手足无措,亦如此矣!
若此,必无乐之学说在矣。若如?泰然处之?奈何?
余思之七:
教育之家长。论及此处,必先谈及时下之教育。时下教育乃千夫所指,众说纷纭,如此,必无“教育者办教育”之宏伟兰图实现矣,何也?若下。
1,社会之功利、之暴戾之气渗入骨髓,以功利心视之,若优未必言教育之优也,若劣必责骂教育之劣。岂知教育者若春风花雨,静待花开之境界。
2,父母乃孩子第一任老师,然余观当今天下父母莫不熙熙攘攘,极少静待,似此,则何以教子。
故此结论,需教育者非仅孩子,家长亦需矣。余之前携同伴周游于新华讲座即为此尔。
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